hj58 发表于 2010-5-13 20:52 
与其靠国家基金解决经济问题,还是自己去做生意比较好。据我所知,黄佶原来是做推销员和个体户的。找到大学教职的工作是写完《资本异论》之后的事情。
国家课题经费的申请也有很多潜规则的。例如申请材料里不能说自己的研究颠覆了哪个名家的理论。因为这个名家或其崇拜者可能恰好是经费评审人员之一。靠一个普通研究者(即使是大学教师)也很难申请到经费,最好能够联络几个学术权威组成课题组,进行申请。等等。
现在大学里面申请国家经费越来越难了,因为,国家投资了那么多研究经费,全部给这些没有社会经验的书呆子玩完了。虽然搞了那么多华而不实的专利、理论等,结果都放在专利局的档案库中。不仅占用了那么多资源,还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所以,这些年国家意识到,真正的原动力来自于市场主体,就是企业和充满活力的民间力量。现在的项目经费,大学独立申请越来越难了。
虽然民间科技研究没有规范的研究思路,未尝不是一个创新?
现在,我们国家的正规研究为什么没有大的突破,就是因为,长期以来,我们这些在象牙塔里面的所谓的研究者,长期的思维定势,对理论的研究形成了注重表象,不注重实质的“八股”式套路。对于这种规范,在我国就是毛主席所批判的”八股“。正是这种“八股”精神,我们很多大学的所谓“学者”在理论上盲目的膜拜、囚禁于国外的理论,没有自己的思想和突破。hj58把研究者分为普通研究者和贵族研究者?研究者没有主次之分,我的理解,你提到的普通研究者是不是那些没有主体项目的助手?这些人,我认为不是研究者,他们应该是工作人员,是为研究者服务的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