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20-4-4 10:16:1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4-4 10:20:3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4-4 10:39:05
半床花影抱书眠 发表于 2020-4-4 09:35
种不出好庄稼来,说什么都是空话。可以到全国所有农村都去走一走,看一看,是不是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
以工业换农业,这是朝廷参与国际分工,自由贸易的政策所为,跟联产承包制有何关系?这么多年来,这种政策之下,农民挨饿,吃不上肉了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4-4 10:55:54
天知地知 发表于 2020-4-4 10:16
我的家乡——杭州郊区西湖人民公社梵村大队,人民公社时期,每个劳动日值达到2.64元。
-------------
这 ...
是的,杭州西湖人民公社梵村大队,位于杭州西湖的风景区,我的一位亲戚就是那个大队的人。那个大队盛产龙井茶,而且,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那个大队还办起了大量社队企业,产值很高。那个大队的普通社员的收入水平,超过了杭州城内局级干部的收入水平。我说的这个梵村大队,不是西湖人民公社中平均收入水平最高的,比梵村大队收入水平更高的(在全国也更有名气的)是同一个西湖人民公社的梅家坞大队。当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在杭州就是参观的梅家坞大队。

所以,不要老拿人民公社时期收入水平最低、最穷的地方的情况来做例子,那个时代,也有收入水平很高的农村地区。我们当知青的那个时候,在火车上遇到其他地方的知青,只要一问:你们那儿一个劳动日多少钱,就可以知道他们插队的地方是穷还是富。那些在浙江省内农村插队的同学,所在生产队的一个劳动日值大多在一元以上;在其他省份的,五、六毛,七、八毛的都有,象我所在地方只有三毛,算是低的,毕竟是贫困山区。至于一毛钱左右的,不敢说没有,但那也是全国罕见的最最贫穷的生产队了,不能代表那个时代全国农民普遍的生活水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4-4 10:59:31
he_zr 发表于 2020-4-4 10:39
以工业换农业,这是朝廷参与国际分工,自由贸易的政策所为,跟联产承包制有何关系?这么多年来,这种政策 ...
所以呀,农民能吃上肉,不靠联产承包责任制,靠进城打工,说错了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4-4 11:11:49
半床花影抱书眠 发表于 2020-4-4 10:55
是的,杭州西湖人民公社梵村大队,位于杭州西湖的风景区,我的一位亲戚就是那个大队的人。那个大队盛产龙 ...
杭州西湖人民公社梵村大队,位于杭州西湖的风景区,我的一位亲戚就是那个大队的人。那个大队盛产龙井茶
-----------
这就没劲了吧?那要是哪个大队地下有金子呢?收入更高!
你这个例子,根本没有典型性,说明不了任何问题。

所以,不要老拿人民公社时期收入水平最低、最穷的地方的情况来做例子。
----------
你呢?拿最富的,有特产的地方来做例子?

可以说,是农民自己选择的承包制,农民不是傻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4-4 11:13:51
半床花影抱书眠 发表于 2020-4-4 10:59
所以呀,农民能吃上肉,不靠联产承包责任制,靠进城打工,说错了吗?
农民自家完全可以养猪吃肉,过年杀头猪过节杀只鸡,是没问题的,不靠进城打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4-4 11:22:0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4-4 11:31:04
半床花影抱书眠 发表于 2020-4-4 10:55
是的,杭州西湖人民公社梵村大队,位于杭州西湖的风景区,我的一位亲戚就是那个大队的人。那个大队盛产龙 ...
跟你揭示一下其中的秘密吧:

农民要是光靠种粮食,根本就富不起来的。首先,种经济作物就比种粮食容易富,我说的杭州郊区的梵村大队和梅家坞大队,种的是著名的西湖龙井茶,自然就要比种粮食的农村富;其次,从事工商业的,更容易富起来。那些在人民公社时期就已经富得流油的农村地区,通常都是大办社队企业的地区。我说的杭州,乃至浙江省、江苏省很多农村地区(如江苏的华西村,还有我知道的不少地方),之所以在人民公社时期就很富,都是因为大办了社队企业。

农民搞集体化,如果集体化以后的农民还只是单纯地种粮食,那还是富不起来的。关键是要在集体化以后,把土地连成一大片,用各种农业机械来种地,这样,原来的土地只需要少数人耕种就可以了,大多数劳动力可以腾出来,大办工商企业,再用办工商企业赚来的钱贴补农业,进一步提高农业的机械化水平和科学种田水平,同时,将一个生产大队内的从事工商业劳动的社员和从事农业劳动的社员实行统一分配,使这两种社员的收入水平大致相同。当年设想的就是走这样一条路。

但是,全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集体经济解散了,上面所说的这条路还没有走了一半就夭折了。只有当年步子迈得比较快的少数几个地方(如华西村等)还保留了集体经济,还在继续走这条路,但在全国农村中已经不成气候了。

大包干以后,我国农业劳动力向工商业转移的路子,就只能走另一条路,即农民进城打工的路,用这样的办法来解决农民家庭温饱问题。(原来的路子是:农民依靠集体的力量就地办集体所有制的工商企业的路子)。

两条路子的本质是一样的:即社会生产的重心从农业向工业转移,农业劳动力不断转化为工业劳动力和第三产业劳动力。这是经济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4-4 11:58:1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4-4 12:07:41
王大头62 发表于 2020-4-3 23:38
水利都成那个时代的遮羞布了。

好像历朝历代都不修水利一样,好想那个时代的水利修了,就可以一劳永 ...
你不觉得你的论述正好说明了包产到户不是完美无缺的吗?历朝历代都兴修水利,那包产到户之后为什么不修了?既然水利设施不是一劳永逸,那包产到户之后为什么不继续投入或者加以维护?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4-4 12:16:04
王大头62 发表于 2020-4-3 23:38
水利都成那个时代的遮羞布了。

好像历朝历代都不修水利一样,好想那个时代的水利修了,就可以一劳永 ...
我不知道“不知稼穑之为艰”说的是什么情况,也许你敲键盘是感受不到水利的意义,不管你知不知道都不妨碍这样一个道理:农业的一个命根子就是水利。你既然贬低为遮羞布,那可以这样说,水利设施是区分人类文明和荒蛮时期的标志,有了这块遮羞布,人才不至于裸奔,才异之于禽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4-4 12:22:1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4-4 12:25:0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4-4 12:28:00
人民公社制度,连种地农民的吃饱饭的问题也解决不了,别说其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4-4 13:26:18
王大头62 发表于 2020-4-4 12:25
既然水利如此重要,2000年前就有都江堰、郑国渠,历朝历代都在兴修水利,某些人怎么就敢贪天之功,把农村 ...
把都江堰算到49年之后那是你个人脑补,别人可没这么说。现在说的就是49年之后兴修大量水利设施,但从包产到户之后不仅没有增加而且年久失修。南水北调、淮河治理那都是国家级工程,这种工程所以能够成功恰恰是集体的力量体现。一定程度上,也是对多年来水利欠账的补救。同样,农村基层的水利设施本来是由农村集体修建、集体维护,包产到户之后,农村基层治理逐渐空心化,水利设施只管用不管修、更不管建。你一方面说国家出面靠集体的力量修建水利工程,一方面又说丧失了集体力量的农村基层水利建设没问题,不矛盾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4-4 14:01:11
王大头62 发表于 2020-4-4 12:22
包产到户后怎么可能没修?南水北调是什么?某一年淮河发洪水,那年冬天国家花了几十亿在淮河流域修水利。 ...
就农村末端的水利设施,有个几年不维护就彻底荒废了,哪里会像某人嘴里的保用3、50年
=======
谁说水利建设一劳永逸了?又是你脑补出来的靶子。

你也知道水利设施需要维护?问题是,原来集体修建、集体维护的设施,包产到户之后谁去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4-4 15:37:3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4-4 15:40:0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4-4 15:48:49
王大头62 发表于 2020-4-4 15:40
既然修水利不是一劳永逸,为什么总有某些人老是提几十年前的水利,把那时候的水利说得比什么都重要?
...
既然修水利不是一劳永逸,为什么总有某些人老是提几十年前的水利
===========
因为当年修的水利设施后来就没人管了!因为若干年来就是在吃当年的老本却翻过头来说当年的水利不重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4-4 15:51:49
王大头62 发表于 2020-4-4 15:40
既然修水利不是一劳永逸,为什么总有某些人老是提几十年前的水利,把那时候的水利说得比什么都重要?
...
把那时候的水利说得比什么都重要?

在他们眼里,即使那是一个连饭都都吃不饱的年代,把那个年代的水利拿出来也足够遮羞。
=======
你这个逻辑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就是因为当年粮食产量还不能保证温饱,所以才格外重视农业;就是因为格外重视农业,所以才格外重视水利;就是因为水利很重要,所以才说若干年年间,对水利设施缺少投入是个大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4-4 15:59:55
既然修水利不是一劳永逸,为什么总有某些人老是提几十年前的水利,把那时候的水利说得比什么都重要?

在他们眼里,即使那是一个连饭都都吃不饱的年代,把那个年代的水利拿出来也足够遮羞
============
你是不是觉得只要一承包,粮食产量就毫无问题了?种子、化肥、农药、水利,这些都不需要经年累月的基础设施投入、不需要工业的积累,像打游戏一样默认具备,是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4-4 16:07:55
王大头62 发表于 2020-4-4 15:40
既然修水利不是一劳永逸,为什么总有某些人老是提几十年前的水利,把那时候的水利说得比什么都重要?
...
既然修水利不是一劳永逸,为什么总有某些人老是提几十年前的水利,把那时候的水利说得比什么都重要?

在他们眼里,即使那是一个连饭都都吃不饱的年代,把那个年代的水利拿出来也足够遮羞。
=======
敲键盘之余,你也到田间地头去看看。你去问问那种地的,春耕的时候没水意味着什么,小麦灌浆的时候没水意味着什么,只靠自然降水能不能保证亩产稳定。或者你试试,挑水浇地是个啥概念。然后或许你就知道修水利和吃饱饭是个什么关系了。它和你敲键盘正好相反,你是吃饱了才会敲键盘;那个是修了水利才可能吃饱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4-4 16:20:40
既然修水利不是一劳永逸,为什么总有某些人老是提几十年前的水利,把那时候的水利说得比什么都重要?
=======
原来你的逻辑是这样的:人的身体健康需要早睡早起,所以每个人都会早睡早起,不存在熬夜上网的人;水利设施需要维护,所以必定就有人维护,不存在疏于管理的情况。

把“需要有”等同于“必定有”,这个逻辑我还能说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4-5 00:09:36
半床花影抱书眠 发表于 2020-4-4 10:59
所以呀,农民能吃上肉,不靠联产承包责任制,靠进城打工,说错了吗?
既然发展工业可以吃得上肉,导致农民不愿种地,因而农业的问题就不是什么联产承包制,要怪也是因为发展工业嘛。再说,联产承包制的意义在于与人民公社做比较,你怎么把这种意义撇到一边,而把农业问题归咎于联产承包制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4-5 09:28:11
zazheng 发表于 2020-4-4 15:48
既然修水利不是一劳永逸,为什么总有某些人老是提几十年前的水利
===========
因为当年修的水利设施后来 ...
修水利当然不能一劳永逸,但不修水利就会没饭吃。你为什么总是要吃饭呢?四十年前吃一顿饭,一劳永逸不用吃饭了,多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4-5 09:49:44
天知地知 发表于 2020-4-4 11:13
农民自家完全可以养猪吃肉,过年杀头猪过节杀只鸡,是没问题的,不靠进城打工。
这里所说的“吃肉”,不是指真的让农民吃一顿肉,而是比喻,指农民过上较富裕的日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4-5 10:41:36
王大头62 发表于 2020-4-4 11:58
他嘴里的最穷地区也有一天3毛的工分,即使这是没有扣除口粮款之前的工分,也足够买大米2斤,不存在吃不饱 ...
从农村来的入伍新兵每月45斤粮都不够吃,你能推论这些新兵入伍前常年吃不饱?这是什么逻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4-5 10:49:52
王大头62 发表于 2020-4-4 15:37
什么叫种出好粮食?

粮食是用来看的吗?用来说的吗?
粮食不是用来看的,而是用来吃的。但是,连看都看不到了,那吃什么?白痴呀?
我就是要问问:小岗村的村民吃饱饭了,是靠国家补助救济吃饱的,还是靠家庭联产承包制下诚实的劳动吃饱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4-5 17:27:16
王大头62 发表于 2020-4-4 11:58
他嘴里的最穷地区也有一天3毛的工分,即使这是没有扣除口粮款之前的工分,也足够买大米2斤,不存在吃不饱 ...
他净胡扯,哪里来的钱?都到公社去喝粥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