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赚了6000亿利润 又能证明什么
今年国企报道有6000亿利润,但是。。。。。?有些 垄断行业的赢利情况,是不难想像的。比如烟草业,作为中国的第一利税大户,其利润肯定也是以千亿为单位。电力行业,在 能源紧缺并价格上浮的情况下,去年的赢利状况也好于往年。煤炭行业更是“一片飘红”,不断攀升的价格使各家煤炭企业都变成了印钞机,国有大煤矿当然盆满钵溢……不用再列举了吧?因为,仅这几个行业的利润恐怕就有六七千亿了。
这说明了什么呢?“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4年的国有企业中,资源性与垄断性的大型国企支撑着其赢利的大半壁江山,而其余绝大多数国企赢利下滑。”2005年的情况也大抵如此,甚至有所过之,因为资源紧缺的矛盾更加突出,“煤电油”普遍涨价。可以断定,“赢利企业”在所有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中只占很小的一部分,而且这些企业基本上都是资源性或垄断性的。
讨论国企的赢利水平,必须把资源性和垄断性的企业与一般性的企业区分开来。资源性的企业能赚钱,主要因为它“卖”的是国家紧缺的资源。垄断性的企业能赢利,主要因为它是垄断的。对于这些企业来说,赚钱根本就不是什么难事。只要它们“愿意”,休说几千亿,就是几万亿,也不在话下。这不,油价又涨了,中国的石油行业今年比去年再多赚个千把亿,还不是小菜一碟吗?
由此可见,“国企年赚6000多亿”并不能证明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率高和赢利能力强,更不能证明“国退民进”的方向是不对的。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率和赢利水平大大低于民营企业,已经被无数的事实所证明。国有企业所面临的困境,并不是谁“唱衰”的,而是其自身的机制所决定的。因此,在一般性竞争性领域,国有企业应该逐步退出市场,并且很多行业的政府垄断也应该打破,虽然那些垄断行业都是赢利大户。我们必须明白:现代政府的职能应该是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而不是“做生意”、“赚大钱”;政府垄断那些可以市场化的行业不仅是职能错位,而且是“与民争利”——我们不仅不应该为那些垄断企业的高利润高兴,而且应该为之感到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