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制度经济学
2007-4-1 14:13:00

感谢各位的工作,我发现好文章也要船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4-2 22:28:00
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4-9 22:03:00
新制度经济学前沿 不能找到亚,很遗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4-14 20:52:00

怎么还要钱咯

我是新手

没这么多金币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4-15 10:19:00

[原创]读书心得

有限理性、机会主义倾向和企业

《企业的性质》一文是Coase的两篇经典论文之一,也被认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开山之作,Coase在文中认为节约交易费用(虽然他在这篇文章中并没有直接提出“transaction cost”这一术语,而多用诸如“marketing cost”这样的词汇)是企业之所以代替市场的原因。但是,Coase在文中并没有回答,是哪些因素决定着交易费用的大小,以及为什么企业能够节约交易费用。

循着Coase的思路,新制度经济学的另一位代表人物Williamson认为:在四种基本因素综合相互作用下,市场作为一种交易管理机制便会因交易费用过高而失效,一是理性有限,二是机会主义行为,三是未来不确定性,四是交易的小数目条件。在市场作为交易管理机制失灵的情况下,企业制度就应运而生。本文试图阐明的是理性有限和机会主义行为为什么会导致交易费用过高以至于市场失灵,而企业的产生为什么就能够比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一、初始的市场状况

1、模型的基本假设

1)市场上只有两个理性的交易人AB,两个人各自独立生产一种产品。

2)市场中不存在货币,实行的是物物交换。交易人A拿自己的产品交换交易人B的产品,交易人B反之。

3)每个交易人都从交易中得到一定的净收益,在这里我们不用效用这一概念来度量收益,而用利润(L)来度量。利润等于收入减去成本,即

L(Q)R(Q)C(Q)

①式即为我们在初级微观中学习过的经典公式。我们假设当这个市场处于均衡时,交易人得到的经济利润均为正数。即L(Q)>0

2、对模型的分析

由于交易双方的理性有限以及存在机会主义倾向,交易双方可能试图通过欺骗对方的方式来取得超过正常经济利润的额外收入。我们想象这样一种情况,就是当自己受到对方欺骗时,收益为零,成本不变;而当自己欺骗对方时,收益不变,成本为零。(比如广泛存在于现实中的供货方发了货但没有收到货款或者收货方收到货但没有付款的情况)因此实际中的利润函数还要加上两个虚拟变量D1和D2,其中,

D11,对方欺骗;D10,对方不欺骗

D21,自己欺骗;D20,自己不欺骗

这时双方的利润函数就改写为

L(Q)R(Q)(1D1)C(Q)(1D2)

从②式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具体的类似于“囚徒困境”的支付矩阵,见下表(假设R(Q)=10,C(Q)=5,括号中第一个数字为A得到的支付,第二个数字为B得到的支付)。

B

欺骗

不欺骗

A

欺骗

(00)

(10,-5)

不欺骗

(510)

(55)

在以上的支付矩阵中,很明显双方的占优策略都是“欺骗”,于是博弈的均衡结果就只能是(欺骗,欺骗),双方都得到0的支付,没有实现集体最优。因此在交易人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倾向的条件下,不存在“自觉力量的小岛”的“不自觉的统筹协调的大海”——也就是没有企业存在的市场——会存在着这样的困境,这对市场的正常运行是一个非常大的威胁。实际上,这种情况下交易人双方所遭受的损失(或潜在损失)就是Coase在《企业的性质》中提出的“利用价格机制的成本”(cost of using the price mechanism)的一部分,也就是交易成本的一部分。

二、企业产生后的市场状况

现在我们假设交易双方组成一个企业,原来的市场交易就被企业内部的行政调配所取代。很明显,交易双方组成企业的一个最大的好处由原先在市场上的利益冲突者变为了现在的一个利益共同体,由于双方收益均分,损失共担,同时原先各自独立的生产过程和生产成本变成了同一个生产过程和生产成本,因此可以消除掉在原先市场上存在着的信息不对称和机会主义行为。交易双方都失去了欺骗对方而得到的收益(因为现在这样做会使自己受到相同程度的损失),同时由于双方都失去了欺骗的激励,因此也就不会遭受对方欺骗自己所带来的损失。于是在第一部分中引入的两个虚拟变量就都恒等于零,企业的利润函数又变为①式,于是双方都可以得到一个正的经济利润,从而避免了上述市场交易中出现的问题。

在以上的分析中,隐含的假定是双方组成一个企业的交易费用为零,同时也没有论述企业内部的管理费用(必然存在的)和欺骗行为(可能存在的)。但是这些问题无关讨论主旨,组成企业的费用和企业中的管理费用是企业的扩张中应该考察的问题,而企业内部交易中的欺骗问题即使存在,严重程度也必然要大大低于市场交易所存在的水平。

当然,除了两个交易人合伙之外,我们完全可以找到许多其他方法来尽可能地减少双方之间由于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倾向带来的交易风险,但是,毫无疑问这些措施和手段都会带来一系列新的成本,部分甚至全部地抵消风险降低而带来的收益。而企业之所以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制度安排,是因为企业的产生从根本上解决了交易人之间的利益冲突问题,从而实施成本最小,而效果最优。

三、结论

企业的意义(之一)在于为市场上的经济人提供了一种纯粹的市场所不能提供的约束和激励机制,用企业内部的生产命令取代了市场的交易行为,使原先市场上的利益冲突者变为一个利益共同体。通过这样一种制度安排,使得经济人出于自利的目的不选择欺骗行为,而倾向于彼此合作,这样就减少乃至消除了原先市场上由于交易各方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行为而带来的交易费用,从而使双方都获得比在先前市场上交易所得到的更高的收益。

参考文献

卢现祥,朱巧玲.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4-21 16:11:58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4-15 10:35:00

这个置顶帖里学术课件比较多,读书笔记比较少,因此把自己写的一篇读书心得(从学术要求来说不能算读书笔记)传上来供大家分享。因为自己还是本科生,本学期刚开始学习新制度经济学,水平有限,希望大家多多批评指正。

写作本文的初衷是觉得目前所用的教科书《新制度经济学》(卢现祥、朱巧玲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很多地方侧重于理论综述,是对已有研究成果的一个回顾,而对理论本身缺乏比较清晰的,数学化的阐述(当然可能这对本科生要求太高了),读起来有点晕晕的。所以想尝试用一个简单的模型来描述书中的部分思想,因此有了以上这篇文章。

我读过的新制度经济学文献很少,这篇文章里所阐述的内容我想一定有先行者更完整更准确地揭示过了,因此这只能算是我个人的一篇读书心得,虽然是原创,但谈不上什么创新。最后希望大家多多给我批评,谢谢。

本文在4月21日根据网友 上兵伐谋 的建议做了部分修改,在此对其提出的中肯意见表示衷心感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4-21 16:16:02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4-20 19:39:00
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4-23 08:59:00
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4-26 16:56:00

many thanks

many thanks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4-28 16:31:00
收获颇丰!感激不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2 17:16:00

哇,突然发现一篇读书笔记,写的还是蛮精简的,支持支持

原创大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3 22:36:00
谢谢,好好学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6 19:24:00
感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21 12:48:00

[下载]制定与契约经济学

118690.rar
大小:(859.66 KB)

只需: 1 个论坛币  马上下载


制定与契约经济学

上海财经大学课件.PPT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25 20:44:00
好多都是免费的,谢谢那些为大家考虑的作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6-7 18:44:00
多谢 各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6-11 02:15:00
谢谢,希望再多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6-11 11:29:00

格雷夫的《制度变迁史分析》

125192.rar
大小:(2.15 MB)

 马上下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6-16 15:46:00

thanks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7-1 13:09:00
谢谢,我要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7-2 17:54:00
谢谢 那些免费为大家做贡献的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7-12 21:08:00

金融时报的China_Goes_Global

免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7-12 21:10:00
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7-17 17:55:00
好好学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7-21 11:01:00
呵呵,很好很好!!!!!!!!!!!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6 15:56:00

谢谢,下了几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18 15:18:0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24 22:23:00

为什么我的现金越来越少呢?我都不敢下东西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28 08:51:00
8错8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6 15:56:00

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