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并不赞同楼主的分析。
你用的西方评价体系,列的也是西方的评价标准;当然,这对于研究中国本土问题的学者来说就是一个不公。谁说陆、陈二人不可比,请问下lz:你听过他的课程?认真读过他的文章么?
实话告诉你,我也读过不少JOF JOFE AER上的经典文章。什么是经典?有思想性的,而不是一味地作个理论模型,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然后在动态分析下,就算是顶级论文。陆、陈二人的文章我认为从思想性上不亚于这些主流杂志靠技术做出来的东西。
不要拿西方的一套评价体系和标准来评比,这本身就是一种错误。就例如说中国的社会主义相比西方国家,如何如何不好一样?拜托,在实现方法上,没有优劣之分。关键在于:对于这个社会有多大的影响?陆、陈二人在我看来,根本就没有刻意去为自己宣传什么;而只是因为他们研究的正是中国的实际问题,倡导人性,关注民生。得到社会的认可罢了?
试问楼主:通过一大堆的模型、技术推导能够解决生产力进步?能够解决社会问题么?
可能这又要回答另外一个问题,做学术研究、其目的是为了什么?还不是回到现实当中,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他们做到了这些。奉劝:有些人,不要带着习惯性的那种西方价值观标准的人来对国事评头论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