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4465 20
2010-06-06
好像行为经济学也应该属于这一板块中的吧。浙大有一个跨学科研究中心,包括社会学,哲学,心理学及物理学多重学科的交叉研究,叶航教授和罗卫东教授领衔每周会有seminar探讨相关问题。当时在的时候在讨论novak(哈佛教授)在Science上发表的文章,现在已经毕业了,不知道已经进展到什么程度了。可以到www.icss.zju.edu.cn去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6-6 17:15:50
社会学的,顶一下,强烈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9 20:39:10
我是学经济学的,但是对跨学科蛮感兴趣的,一门科学不能仅仅局限在其理论框架内,与其他学科的交融会是一些问题得到解决,例如社会何以形成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10 00:47:50
我也是学经济的,毕业后进入企业,深深觉得理论如要指导实际,的确要博。举个简单例子,一个营销方案,从定价到促销到激励到执行,真正做好,需要在市场营销的框架下应用统计、数据挖掘、消费者行为、组织行为、宏微经等各方面知识。跨学科讨论板块开辟,当有助于理论讨论贴近现实问题。
论坛曾有文指出中外部分人士对待学术的不同态度,国外认为,理论解释不了实际,是应用错了理论或理论仍需完善,本质上仍是相信理论能够指导实际的。国内不少人则是认为,理论解释不了实际,说明理论没有用,扔开理论,用经验和直觉指导商务活动。深以为然,也不能不感到沉重。用经验和直觉不是不好,在天才的领导人出现的情况下,也能造就优秀的企业,但是经验和直觉重个性,最大的缺陷是难以通过系统的培养进行传承、组织协调和为下一代的发展奠定基础。一流创意三流实施,三流创意一流实施,后者常常优胜,只是,我们目前的土壤,出现和认可的是常常是前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10 09:50:07
perfumerain 发表于 2010-6-10 00:47
我也是学经济的,毕业后进入企业,深深觉得理论如要指导实际,的确要博。举个简单例子,一个营销方案,从定价到促销到激励到执行,真正做好,需要在市场营销的框架下应用统计、数据挖掘、消费者行为、组织行为、宏微经等各方面知识。跨学科讨论板块开辟,当有助于理论讨论贴近现实问题。
论坛曾有文指出中外部分人士对待学术的不同态度,国外认为,理论解释不了实际,是应用错了理论或理论仍需完善,本质上仍是相信理论能够指导实际的。国内不少人则是认为,理论解释不了实际,说明理论没有用,扔开理论,用经验和直觉指导商务活动。深以为然,也不能不感到沉重。用经验和直觉不是不好,在天才的领导人出现的情况下,也能造就优秀的企业,但是经验和直觉重个性,最大的缺陷是难以通过系统的培养进行传承、组织协调和为下一代的发展奠定基础。一流创意三流实施,三流创意一流实施,后者常常优胜,只是,我们目前的土壤,出现和认可的是常常是前者。
个人以为,跨学科的努力首要的也是最主要的是在学术理论层面。它要解决的是科学理论本身在应对现实社会宏大问题上的划地而居支离破碎的局面。理论对于实际生活的指导,我想,其实还在于超越层面上对社会整体方向上的指导,可能还不是对于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后者可以归为技术,自然的或者社会的。它多少还是还是与理论本身有些层次上的差距。换句话说,技术是具体解决形而下的问题,而理论首先要解决的是形而上的问题(当然最终还是要观照并从高屋建瓴的层面指导进而融入形而下)。至于说具体商务活动的知识或社会技术正是前人智力经验的结晶,在变动不居的现实面前,创新才显得那么重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10 11:10:04
理论和实际都不可偏废,当然只有在理论得以理解后,应用的层面才会游刃有余,否则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会遇到重重麻烦,当然也不能抱着书本不放,离开市场,这样做的局限可能就是会使自己落伍,尤其是金融方面的,离开金融市场的话,纸上谈兵对自己都不会有好处。知识一定要学扎实,跨学科也有应用的这一层面。Fehr的实验经济学就是这样的,假设一个理论,然后通过大量的模拟,计算机仿真和实验,最终一些问题得以解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