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580 4
2006-04-15

在写这段文字之前我想了很久,这是一种现象.但我一次次的看到它时,一次次的沮丧,和无奈.

助学贷款,是国家的一项政策,它为那些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改变命运却交不起学费的人们从新开启了大学的门.然而,这些救人救命的钱往往却用不到最需要的人的手中.

就我知道的西安的一所普通高校而言,它的贷款是这样下发的.

首先,要学生们自己写申请.这应该是一道公共的程序.

其次,有院系的负责老师主要是辅导员老师进行实地考察.考察的内容很多,有申请人的学习成绩,家庭情况还有生活习惯和生活作风.....这些考察看似没有什么特别的,但是就是在这里面出现了问题.

老师问周围的学生某个学生的生活状况,有条件的还会亲自去家里考察.如果他们(申请人)真的很困难,老师会如实的记下他们的经济状况,并且列一章表有相对较好到最差.并把这些列表贴到公布栏上.

第三,所有考察结束后,老师们就在一起商量到底要上报哪些学生.这时老师们就会将最穷的那些学生去掉,原因很简单,校方担心他们还不起.而这时候,那些真正的穷孩子,看到公布栏里的表后正在满怀希望和喜悦为自己的下一学年做着安排,他们的生活只有这样算下去.表上剩下的人,老师会逐一谈话,告诉他们学校的难处,目的就是叫他们尽早在贷款起满之前就把钱还了.

这里还有一个很怪的现象,就是往往贷款的申请人有8个名额,公布出来的只有5个.原来另外3个早已经被学生会的干事和某些老师的关系户提前预约了,不管这些人是否贫困,这些申请是必然准许的.

这就是国家为了让那些上不起学的孩子圆梦而设置的贷款,它们也就是这样发挥作用的.

可悲....越穷的人越上不起学,越上不起学就会越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4-15 10:14:00
哎。。。。。这些问题还是体制问题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4-15 12:04:00
以下是引用周梓凯在2006-4-15 10:14:00的发言:
哎。。。。。这些问题还是体制问题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4-15 15:23:00

外国可参考的例子之一是美国的做法。众所周知,美国的高等教育体系,是最市场化,政府扮演的角色最小的。但是,就在这一政府放手不管的体制下,政府还是直接给学生提供大量的经济资助。比如联邦政府最大的一笔奖学金Pell Grants,总金额超过126亿美元,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每人可以获得4000美元出头。这样,仅此一项奖学金,每年就资助了300万学生——当然,我们国家目前还拿不出这样大一笔钱(如果下决心整治了公车消费或吃喝招待,钱还是有的)但少拿一点可以吧,整肃一下助学贷款中的暗箱操作还是可以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4-16 13:12:00

偶在新西兰,这里的学生贷款那有那么麻烦,新西兰国籍的人都可以无息贷款上学, 而且穷学生(父母收入少与多少多少万,或学生的收入少于多少多少的)还有学生补助.每周百十来新西兰元把. 其实所谓的穷学生根本不穷,说白了穷人就是中产阶级.而且学生3/4的大学学费由国家出,小学,中学,高中全部免费.

不过教育开支那么大国家负担就加大了,要么削减其他方面的开支,要么多受税.另外新西兰福利也不错,没工作或收入少的国家没周给几百新元.国家开支很大. 这就导致了新西兰的税是很高的,富人交多少钱还是富人,可中产阶级叫了30%几的税在加上 12.5% GST(GOOD AND SERVICE TAX)和什么其他的烂七把糟的税之后就很苦了.我认为是个穷人养穷人的制度.

而且个人认为有很多负影响.比如学生出勤率低,成绩低等问题(反正自己只交一点学费,在加上上学有补助),另外就是鼓励人们不工作,(反正有福利拿,而且和中产阶级的差不了太多). 新西兰的补助好像不想美国那样有限制的补助制度(具体是递减补助还是限期补助我记不轻了,).申请者可以无限期的那补助(补助有很多种了,不止我上边提到的2中).

这块经济蛋糕是不是切的太均匀了--效率太低了. 标榜贫富差距的机会成本太大了把.

望大家讨论,纠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