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本科生就业难这个问题已经是老生常谈的一个问题啦,似乎每天随时随处都听到有人在谈,旧像谈家常一样。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致使的呢?各类专家学者都在不断地研究分析:是市场经济的改革致使,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弊端,是大学教育质量的下降,本科生自身综合素质的降低.......各说风云。
其实这是一个并不那么难分析清楚的问题,只要找准了突破口,找到了关键线索,问题的本质尽显无疑。问题发生的主体是什么?大学本科生。他们怎么啦?没人要啦,没人敢要啦!为什么不要他们呢?问一下招工方不就清楚啦。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他们给招工方带来损失!再咨询一下心理学家:大学本科生大多年轻气胜,豪情万丈。都想一毕业就找到一个薪水又高,工作环境又好,地位又高的工作。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是本科生啊,学历高啊!于是问题就接踵而来,老板稍有建议就要把老板炒啦,几个月不见加薪就要跳巢等等问题,看似很平常的问题一再的发生,不但使用人单位得不到原本想要的效果,反而使单位蒙受损失。
因此就出现了现在的“家常”大学本科生就业难——没人敢收大学本科生啦!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奖励魅力50,金钱50
晕 `~~
我觉得是教育问题
没有教育大学生真正实用于社会需求的本事
也没有教育大学生真正服务社会的道德
楼主所说也属实。
社会上“大学生就业的冬天”也已经叫喊了好几年,可是年年“冬天”难过年年在“过”,但这个“过”是不情不愿的“过”。本科生都想找到就业的“一个理想的地域、一个理想的单位、一个较理想的薪酬”。——在目前就业环境与产业结构,大学生扎堆以求的“三理想”是很难付诸实施的,于是,很多人都只好降格以求,本着“骑马找马”思想,或暂图地域好、或暂图薪酬过得去,于是一二年,至多二三年,有机会就跳槽,于是社会印象便形成了……
去玩《三国志11》
-------------------------好好体会,
1。毛主席“工农兵”前瞻性战略
2。军事布局已少胜多的重要性
3。人才管理忠诚度控制
4。人是会死的,是会死人的。是不是“逻辑”真,“事实真”。&理论联系实际
逻辑vs事实=〉dead
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真正的问题吗???
凭什么你上本科后就一定有业就?
其它的老百姓呢?
全民的就业率低才是问题!
特别是经济猛增就业率低就更是问题
楼主说的有一定道理 但我又个问题
1。企业都要有工作经验的 可谁不是从新人开始?
2。高校为什么不教些实用性的东西和提供有意义的实践机会?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18 17:32:43编辑过]
要怪也不要怪本科生,也不要怪老板,谁都有选择的余地!没见得在学生失业率的升高,大学生就饿死,更不见得老板不招本科生就遭爱什么损失!要两厢情愿!我个人认为,教育再怎么发达,学校的教育不可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试想想,现实生活的实践经验要发展成为理论再教授给学生,这当中经历的时间可想而知,其中还有理论的起步,成长,成熟的过程呢?那学生又怎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呢?要想跟得上,只能学到一种学习的方法,到工作后又要不断地学习充实才能说跟得上时代的步伐,这样也才能说是国家需要的人才!
上了四年大学,除了“两课”,没一本书是学完的,
都是老师讲了半本书,去应聘实在是心里没底,不知道只是我们学校这样还是其他学校也有类似的情况?
郁闷in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27 10:15:38编辑过]
MS有道理
大学生对于薪水要求高,是因为他们的成本太高
结果确使自己找不到工作,真的是悲哀啊
对于本科生就业难这个问题,我认为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
主观原因我想大家应该明白。有的大学生在校没兴趣学习,缺少上进心和危机感,没有积极地发掘自己的潜力,离校后求职又没有很好的给自己定位,高不成低不就。
客观原因也有很多。每年民工就有大十几万在跟大学毕业生抢工作,还有好多城镇登记失业人口也在抢……政策,体制有些方面直接导致了这一社会现象。
我还认为大学生之所以会就业难,其实有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我国大学生缺少实践经验,也就是我们从学校到社会工作的过渡过程中缺少了一个重要环节——义工!义工就是工作不计报酬义务工作。如果我们的学校能和地区的有关企事业单位,公司等达成共识,共同培养我们大学生,我想就业危机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毕业生就业诚信危机也能有所缓解!
这是个竞争的社会,要加油啊同志们
现在大学生们自己的态度有所转变 但问题还是存在
该变的不止是大学生
同意这句话 现在好像从小就教育一些很正面却不客观的事实 导致往往得到反面的事实得到过分的夸大 最后性质更不客观。
于是人大了就难以接受相关的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 认为这些都是垃圾 于是某种真正应该得到很好发扬的道德观被忽视、废弃 就出现了LZ所说的情况了 其实问题还不止这些呢吧
那依楼主的理论推断研究生和博士生是不是更加恃才狂妄,更难找工作了?
3楼和8楼两位楼主说得不错,我觉得主要问题不在大学生自身,他们都是中国
教育体制下的产品,即使产品"不合格",那真正应该对此负责的是产品设计者
而不是产品自己!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4 21:44:17编辑过]
斯文强奸,也可以称作“诱奸”,有钱人最爱玩的游戏。当你受生活所迫,不得不排着队到人才市场供垄断了生产资料的资本家挑选的时候,你应该明白,人才市场在形式上其实与妓女的青楼没有两样,都是在接受资本家的斯文强奸,后者出卖的是肉体,前者出卖的体力智力,这其中还不算属于你自己的时间(时间即生命)。
当然了,如果你本身不存在饥寒交迫,而是为了追求更好发展或是工作乐趣而去求职,那又不同了,可算是你情我愿的“通奸”吧。
你说的好对啊,只要你不挖社会主义墙角,怎么挖都行,但我想这不是你我能“改革”的了的事。你最好作个调查报告交给教育部,或许有效啊!
http://www.cninfo.com.cn/defaul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