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汗工厂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其他发达国家也经过这个年代,我们只是用了一代人的时间来经历,期间爆发的问题和群体事件还没有及时的解决,更没有完全解决。血汗工厂将在一段时间内依然存在,需要政府的监管和舆论的督促。
中国的贫富悬殊特别严重,可能和自己的工作有关。VIP顾客动不动就是几十万,一般的顾客(入厂打工开户发工资)就是来开户,存10元进卡里都觉得浪费。而且时常VIP顾客比一般顾客的人流量要多。
产业转移并非易事,一要政府的支持,二要工厂高管人员的觉悟,三要不影响地方政府的保8。所以要分阶段的进行,还要忍耐阵痛(上面领导的批评)。
产业转型以后城市的人流量还有这么多吗?城市前几年为了疏导人流而建设的道路扩宽,增加公交,增加公务员等等需要“量”来维持城市发展速度的“工程”还要继续吗?有没有看过过年前,外地人都离开的时候,本地人都觉得不习惯,没有过年的气氛,平时都那么多人,反而过年街上没人。本地人也希望外地人留下来过年,留下来消费。可能从过年的这段时间就可以想象一下产业转型以后的城市。
产业转型难,而且很难,尤其对于血汗工厂较多的地方更难,但难,我们也要去转型。不转型不知道以后是不是还说“一个缺血者,面前只有一瓶艾滋病的血液适合,要艾滋病还是要生命”。要转型要更好的生命,才是我们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