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逼仄的作业现场。

两场表演间隙时,躺在悬崖边抽上一支烟真叫舒服。

山高路陡,如履平地。
5月26日上午,在龙虎山仙水岩景区见到李志明时,他正在更衣准备上山表演,1.7米的个子,浓眉大眼,肌肉发达,双手布满老茧,黝黑的脸上透着一股自信。
1989年出生的李志明受父辈影响,3岁时会爬树5岁能攀崖,10岁就与父亲一同上山采药。谈及3年前的第一次升棺表演,他记忆犹新。2007年7月的一天,骄阳似火,17岁的李志明第一次站在山顶俯瞰泸溪河:这么高呀,掉下去可就没命啦!在父亲的鼓励下他捆上绳索咬咬牙冲下山,人在空中荡来荡去出了一身冷汗,没表演任何动作便上了船。回家后父亲在树上挂根绳子指导他反复练习。第二天,他胆量就大了一些,在空中做了几个简单的动作。第三天,李志明不再胆怯。
10时左右,我们一行沿着陡峭的岩石开始攀登。这是升棺表演者长年累月走的一条崖壁小道,山路崎岖,有几处与地面垂直或凸出,要借助绳索才能攀行。李志明背着我们的摄影包在陡峭的岩壁上如走平地般轻松,而我们则要四肢并用才能前行。大约一个小时终于艰难登顶。李志明说,平时他们上山最快时仅要8分钟。
11时30分,仙水岩响起了鞭炮声,升棺表演开始。李志明熟练地将粗粗的麻绳捆在腰间,打上绳结沿着崖壁跳跃着冲下河面,不一会便悬在空中,他时而倒挂金钩,时而上下翻滚表演各种动作。远处是层层叠叠的秀丽群峰,身下是清清的泸溪河,空中的李志明优美的身姿犹如置身画中,引得在水面上观看的游客不时发出阵阵惊呼。但是站在他起跳的地方往下看,我们仍为他捏着一把汗。
如今,李志明已担纲升棺表演的主力,他每天都要和升棺表演队一道演出两场,风雨无阻。遇上节假日和重要接待还要加场。虽然每月只有1700元的工资和每场加演20元的补贴,但李志明觉得比外出打工更合算,何况现在做的事情毕竟是父辈们开创的一份事业。因此工作之余,他除了上网玩游戏之外,还大量阅读与崖墓文化有关的书籍,并从网上收集外地旅游表演的资料来丰富自己升棺表演的内涵。
到龙虎山采访的电视台记者必拍升棺,但不是每位记者都能跟着他登顶,于是常常有记者将摄像机交给李志明并教他如何拍摄,以便志明在山顶上俯拍群山,记录升棺过程和秀丽的龙虎山风光。所以,很多电视台播出的画面其实都是他拍摄的。说起这个,李志明很是自豪。
作为一名80后,参加升棺表演后,李志明变得更成熟了。有时,母亲和父亲争吵,他总劝母亲让着点,因为他深知父亲每天和自己做的事容不得半点闪失。所以,他从不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