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解决“美元陷阱”和人民币汇率问题致国务院的公开信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贾根良
摘要:停止引进外资并回购外资企业是解决“中国深陷美元陷阱”的根本办法。人民币不能升值,但可以采取如下办法应对外国强迫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提高出口部门工人的工资;国家统筹对外贸易,通过建立中国出口产品特别是劳动密集产品出口的卡特尔,大幅度提高出口产品价格;停止出口退税;把出口部门过剩消费品直接配给给低收入和失业群体。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开始启动内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国务院办公厅:
众所周知,中国外汇储备的安全面临着严重威胁。余永定先生2010年5月31日在第一财经日报发表《中国深陷美元陷阱》的文章,文章指出,美元贬值、美国的通货膨胀和美国财政状况的急剧恶化正在严重地侵蚀着中国外汇储备的价值。余永定指出,自2002年4 月开始到2009 年年底,美元已经贬值41%,这实际上等于美元贬值这一项就使中国的美元储备损失了41%。余永定认为,事到如今,除了向美国“晓以大义”,中国手中并没有什么牌可打。他还认为,更加令人扼腕的是,即便我们自知已经陷入陷阱,但却无法自拔。
笔者认为,向美国“晓以大义”是没有用处的。中国实际上有一张大牌可打,而要打这张大牌就需要先弄明白为什么“我们自知已经陷入陷阱,但在陷阱里却越陷越深”的原因。首先,大家可能已经注意到,国家发改委今年在庆贺引进外资的成就并推行外资“新政”的时候,宣称截止到2010年3月,中国引进外资累计超过1万亿美元,而中国外汇储备同时达到约2.4万亿美元。由于引进的外资不能直接在国内使用,必须在中国人民银行兑换成人民币,因此中国人民银行收到的1万亿美元就直接变成了中国的外汇储备,这1万亿美元就占到中国外汇储备的42%。其次,2010年 3月14日温总理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幕后与中外记者见面时指出,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占中国出口总构成的60%,这也就是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对于中国在美元陷阱里越陷越深的“贡献率”达到34%。因此,引进的外资和外商投资企业出口的“创汇”在中国积累的外汇中就占到中国外汇储备的76%。毫无疑问,引进外资和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是中国在美元陷阱里越陷越深的罪魁祸首!当然,外资的危害要远比这个方面更加严重(笔者将撰文揭露外资的八大危害),但仅此一项就足以支持笔者为什么写《就停止引进外资并回购外资企业致温总理的信》。显而易见,停止引进外资并回购外资企业是中国“避免进一步落入美元陷阱,并尽量减少已有外汇存量可能发生损失”的根本办法,令笔者感到疑惑不解的是,中国的学者们和中国政府为什么对此视而不见呢?难道还有别的根本性办法吗?
赫德森先生在《广东商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发表的文章不仅提出了类似于笔者回购外资企业的建议,而且也分析了人民币升值根本就不可能解决美国的贸易逆差问题,但却可以达到打击中国经济的目的:人民币升值对在华外资企业影响不大,而以本国原材料为投入品的中国企业却要大量倒闭。然而,2010年6月19日晚,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了实际上是人民币升值的政策,据6月28日报道,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公报草案表示,各国欢迎中国不久前做出的逐步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的表态,认为人民币升值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中国人民银行有关人民币升值的决定得到了旨在于摧毁中国经济的美欧反华联盟的肯定和表扬。
最近读到黄树东先生的一篇会议论文,他精辟地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巨大危害:一旦市场形成人民币持续升值的预期,在中国没有从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中摆脱出来之前和美国巨额财政赤字不断增长的情况下,人民币将被迫持续升值,其结果是中国不仅在事实上失去汇率主权,而且也将导致工资增长出现全面的结构性停滞,贫富差距更加悬殊,内需市场更加萎缩,对外需市场更加依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成为泡影。很明显,美国正在复制20世纪70年代以来通过迫使日元升值摧毁日本经济的做法。由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水平与当时的日本根本就无法相比,因此,一旦中国重蹈日本的覆辙,其后果将不堪设想:中国将陷入持续不断的社会经济危机乃至暴力革命之中。
正如笔者在过去的文章中提到的:应对美国迫使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办法是提高工人工资,廖子光先生在笔者之前也提出了这种建议:与其人民币名义汇率升值10%,远不如将出口部门的工资增加10%,后者不仅在抑制中国贸易顺差上比前者效果要好,而且也能解决工人血汗工资的问题。黄树东在文章中进一步分析了提高工人工资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作用:第一,迫使出口企业从价格竞争转向技术创新竞争;第二,出口部门的工资增加将拉升中国整体工资水平的上升,这不仅将缓解贫富差距悬殊的状况,而且将达到启动内需的作用;第三,出口产品的成本上升和利润下降将改变对外部市场的依赖,从而成为抛弃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的动力。中国人民银行的官员们看来是早把胡总书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方针扔到爪哇国去了!
为了配合出口部门工资增长的战略,粉碎美帝国主义摧毁中国经济的战略,我国还应该采取强有力的政府干预,统筹对外贸易,建立中国出口产品特别是劳动密集出口产品的卡特尔,并通过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合作,效仿中东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建立国际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做法,建立中国大宗出口产品的国际卡特尔,以便大幅度提高出口产品价格,这不仅可以为国内工资增长拓展空间,而且也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企业之间以及我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之间“打入底端”的自相残杀的局面,还可以给美国等发达国家制造通货膨胀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外需减少,出口部门生产的消费品过剩将增加,应对办法是停止出口退税,把原先每年用于出口退税但实际上大部分落入跨国公司之手的7000-9000亿人民币财政收入拿出相当部分采取发放消费券的办法直接补贴给低收入和失业群体,使之购买出口部门生产过剩的消费品。
笔者提出的以上办法只是为了抛砖引玉,无疑这将需要一个系统的大战略,笔者希望国务院研究笔者和其他学者的类似建议,这些建议非常值得国务院组织人力深入研究。笔者认为,一旦停止引进外资并回购外资企业、出口部门采取提高工资应对人民币升值压力并配之以相关战略,中国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将会出现一个崭新的局面,从而在避免沦为帝国主义经济殖民地的道路上迈出正确的第一步。
(以上文字的修改稿将以《解决“美元陷阱”和人民币汇率问题的正确思路》发表于7月份出版的《广东商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参考文献:
1.贾根良:《就停止引进外资并回购外资企业的一封信》,乌有之乡2010年4月23日
2.贾根良:《为中国的自主创新政策送葬:致把“外资企业都视同于中国企业”的某君》,乌有之乡2010年5月25日
3.左大培、贾根良、张仁德和杨虎涛:《坚决支持政府在“美中战略与经济对话”中击退外国对我国自主创新政策的粗暴干涉》,乌有之乡2010年5月22日
4.贾根良:《国内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与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乌有之乡2010年6月15日,拟发表于《经济纵横》2010年第5期。
5.贾根良:《国际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批判》,将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2010年第4期。
6.黄树东:《捍卫核心经济利益、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智库第3届高层论坛”会议论文,清华大学,2010年6月15日。
7.贾根良:《美国在经济崛起前排斥外国直接投资的原因解析》,广东商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8.迈克尔·赫德森:《美元霸权与中国崛起——兼论如何应对美国强制人民币升值》,乌有之乡2010年6月29日,将发表于《广东商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