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bbs0805在2006-4-30 15:55:00的发言: 好书!!
 全书内容涉及不多,但都是由初级计量通往高级计量的一些基本知识,因此我认为名为《中级计量经济学》更好。
   
李子奈那本都称自己“高级”,这本书称“高级”自然就不过分了。
 算不算“高级”不是看它在内容上铺了多大的范围,而是要看它是否把涉及的每个内容都讲清楚了。 很多“高级”教材都只是在内容上摊开地很广,但是每个内容都没讲清楚。
 比如李子奈那本《高级计量经济学》,内容之广几乎无所不包。但是每个问题都点到为止。
  我初学计量经济学的时候,以为把模型参数估计出来就大功告成了。后来才知道,那只是计量模型分析的三分之一的工作。剩下三分之二的工作是构造参数估计量的分布,和构造参数估计量的假设检验方法。 
  我们老师告戒我们,只估计出参数,而不能给出参数估计量的统计分布,这样的计量分析没有多大意义。 国内其他的“高级”计量教材都是讲各种各样的参数估计法,而不讲这样估计出来的参数具有什么样的统计分布。 其实无论多么古怪的计量模型,比如时间序列,面板数据,受限数据,贝叶斯方法,联立模型,生存模型........,单纯的构造参数估计方法都不难,难的是你能否得到你的估计量的统计分布。
  我们老师说“能估计出参数,那还只是学生;能给参数估计量构造统计分布,那才是老师。”我贴的这本书不仅给出了各种参数估计量,还给出了每个参数估计量的统计分布。
 这是本书的“高级”之处。 军事上有种说法“外行喜欢谈战术战略,内行更关注后勤供给”。在计量经济学中类似的是“新手喜欢谈参数估计方法,内行更关注参数估计量的统计分布”。
 以上是我个人学习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