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版看到一篇文章《
时代周刊:俄罗斯经济为什么迅速超越中国》
但是我从所有在俄罗斯长年呆过的人那里了解到的情况看,俄罗斯现在经济很糟糕,老百姓生活很差,不像某些文章描述得那么美好。
下面是转载来的,我不见得认同作者的政治观点,但是作者都是长期住在俄罗斯的人,所描述的俄罗斯现状无误。
=========================================================
这篇文章提到(作者:SXCNO1):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worldlook/1/253320.shtml
在俄罗斯最富有的城市之一,第二大城市,最美丽的城市彼得堡(地位相当于我国上海), 他们2010年规划,记住是规划的最低工作工资(看清楚是工作工资) 才每月7200 卢布(1440 元人民币)
俄罗斯在09年初制定的全俄工作工资为4330 卢布(962人民币) , 看清楚了是工作工资!实际远远没达到!
Минимальная зарплата в 2010 году в Петербурге составит 7200 рублей
--------------------------------------------------------------------------------
Не менее 7 тысяч 200 рублей должна составить минимальная зарплата в Петербурге в 2010 году, считают в Федерации профсоюзов Петербурга и Ленинградской области. Соответствующее предложение профсоюзники предлагают закрепить в ежегодном трехстороннем соглашении, заключаемом между ними, объединением региональных работодателей и Смольным.
Документ по традиции подписывается в конце текущего года – начале следующего. В Смольном готовы гарантировать горожанам лишь 6 тысяч 600 рублей. В свою очередь, работодатели согласны и на 7 200, но при одном маленьком условии: в эту сумму будут включены и все премии и доплаты.
Как сообщили корреспонденту «Фонтанки» в Федерации профсоюзов Петербурга и Ленинградской области, действующим в 2009 году документом для всех работодателей размер минимальной заработной платы установлен на уровне 6 тысяч 200 рублей. Причем, в эту сумму не включаются стимулирующие и компенсационные выплаты (премии, надбавки за «вредность» и т.п.).
..........
http://www.jobsmarket.ru/?get_page=239&content_id=9885473
这里提到(作者:扬云飞):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worldlook/1/230619.shtml
但是市场经济对解体后的俄罗斯民众来说,还真是一道考验,严酷的考验。考试的结果是大概10万人去了天堂,剩下的集体去了地狱.......或许有那么10%不到的人口留在地球上面打酱油。
虽然我还应该不到怀念过去的年纪,但是如果说对90年代俄罗斯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那肯定是这样一幅画面: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妇人,穿着破旧的大衣站在在寒风中,颤抖的手里,拿着一点小钱。
这不是一个具体的某个人的形象,而是无数类似画面的集合体。
比如站在路边拉上小推车,拿几瓶罐头在叫卖。这些是苏联末期与俄罗斯前期,物价反复震荡的时候,为了保值,把家里的钱买上几箱罐头放在家里。需要钱用了在上街卖几罐罐头。
比如93年强行废除旧卢布,银行存款一律作废,每人凭身份证只能用旧卢布兑换10万新卢布,其他的也作废。站在路边的老妇人拿着兑换出来的钱,泪水都流不出来了。对了,在此之前不久,俄国进行了全面私有化的行动,就是把国民对苏联的贡献,按照工龄折算为代替券,支付现金给国民。代替券一事被部分国内高级JY分子....也就是那几个野鸡大学毕业的山寨经济砖家津津乐道。如果有人看明白了这个不复杂的小把戏,请在每年的六月初为当年世祖陛下的英明决断而干杯。
比如当每次终于拿到政府拖欠了几年的退休金,赶紧出来买些能长期保存的食品(比如罐头)的老妇人们。
又比如,很多老太太为了补贴家用,每天在面包店八点钟关门前买几个面包,当面包店关门后,站在寒风中卖面包给想吃夜宵的人,如果碰到没人买的时候,站到10点,11点都是常事。大概能赚多少钱呢?97年左右每个面包能赚2000卢布(97年换币之前的币值,97年换币没有废除存款,而是钞票上面抹掉了3个0)。当时1个美元换6000卢布,一个面包赚33美分,不如中国网特一个贴50美分多。当时人民币汇率对美元基本也在8块左右,也就是2块5毛钱,不到3块钱人民币。考虑到当时彼得堡的物价比国内一线城市高四倍........
这些情况,以及整个九十年代,俄罗斯十年的时间里,经济常年处于崩溃状态,当时去商店买东西,如果发现居然没有比头一天更贵,都会当作大新闻。这些是否都是市场经济造成的?还是有其他因素,例如苏联末期的经济问题遗留,又或者是因为对斯大林的批判不够导致的?又或者是狡猾的犹太人建立的地下联盟,要掌控俄罗斯而实施的阴谋(反犹主义在欧洲从来没有停息过,尤其去年金融危机后,甚至有一种说法:元首阁下开始了,可惜没完成)。又或者是美国人实行的阴谋?用欺骗的手段摧毁了俄罗斯的经济?(这事其实倒是比犹太人阴谋论靠谱不少,最少有直接的证据。90年代初美国人参与制定的那个神奇的“五百天计划”,为了实施这个激进的(比当年大跃进还激进)的计划,不可或缺的是来自西方的贷款,必须及时提供,应该是500亿美元左右的贷款。结果在计划开始后100多天,也就是完全停不下来的时候,之前信誓旦旦的贷款一毛钱也没了。等一年多之后,俄罗斯经济体系彻底崩溃的时候,贷款又渐渐来了.....不过都是附加条件的,例如10万美元卖给美国公司一个油田等等,而这时已经陷入了经济恶性循环当中)
当时连续好几年,最少有4年的时间,每年年底电视台做节目,请某些个经济学家来预测明年的经济走势。每年请来的人都信誓旦旦的说明年肯定会正增长,理由是今年已经差的不能再差了......可惜的是一次也没有成功过。
进入2000年后,目前俄罗斯社会当中得势的“主流经济学家们”,基本上都是严苛批判老叶时代的经济改革。“这是阴谋”“目的是对俄罗斯民族进行种族灭绝的阴谋”“经济损失超过二战期间造成的损失”“人口净损失超过二战带来的牺牲”。
必须说的是,市场经济好还是不好,事实上是个毫无价值的伪命题。只能说,这种被定义为市场经济的东西,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具体历史国度中,对其国家长远发展,对其国民的福利,起到的短中长期的作用,是正面,还是反面,又或者是反中有正,正中有反。
就像欧洲有个谚语:对某些人是美食的东西,对另外一些人可能就是毒药。
至于很多JY伙同一些脑残们试图使另外的众多脑残们相信的,存在于俄罗斯的完善社会福利制度......
苏联时代的社会福利制度,多少和这个梦幻蓝图靠点边。范围和广度差不多,但是质量绝对没有这个吹嘘的好。至于俄罗斯时代,无论老叶还是普京时代,边也靠不上,影子都没有。
有个基本常识希望大家能够注意:福利制度的基础是有足够的资源(资金,物资,设备,人力,基础设施)进行按人头的分配,这是福利制度的基础。在此基础上的法规规划是有意义,有价值,有商榷空间的。没有这个基础的福利规划,许诺,都是瞎忽悠,逗傻瓜玩的。例如阿三那里,各个邦和中央法律,都规定了免费上学,全民上学。但是实际情况是没有那么多学校,也没有那么多老师,所以还是上不了学。这种规定都是瞎扯淡,毫无实际意义。
同样的道理,靠选票,修宪,以及其他很多被宣传有神奇效果的大力丸,都要在有足够的资源基础之上进行分配。打个比方,十个人一起商量,如何英明合理民主自由的分配1000块钱,但是最终绝对不会因为分配方式的过于神奇导致被分配的钱变为了10000块。
苏联时代(赫鲁晓夫时代之后),基本上,冷热水,电,煤气,供暖都是免费的,大多象征性的交点。93年之前还赶上过一个尾巴,当时莫斯科一户三室一厅的房子,水电煤气供暖房费物业费,加起来交了折合人民币3分钱一个月。医疗,上学,基本上都是免费的,去海边疗养院度年假也是基本免费的。92年还见过有人抱怨,物价太高,没法活了,我得申请去疗养院待两月,省点钱花。住房大多是分配,别墅一般在郊区自己砍伐木头盖得,这些都有。
当然,这里有些地方要注意。首先是货币在苏联这个典型的计划经济体系当中作用不大,对其GDP进行比较意义很小。比如一个人去了医院看病,花费的药物就是一个象征性的出厂价报给上面做“产值”统计。而市场经济状态下就不一定翻了几倍价格计算进GDP了。
同样的,苏联人的劳动也不都用工资作为报酬体现,而是这种全面覆盖的全民福利更有价值。白话说就是工资象征性的给点,但是你的生老病死,婚丧嫁娶,大部分事情国家都替你包了。理解这点很重要,就是要明白苏联时代哪里来的资源进行社会福利分配。
必须说的是这个体制很平均,但是未必公平。“当时我比旁边那些个傻瓜多干十倍的活,得到的回报却一样-----一个朋友2003年谈起苏联时代的评价”
另外还有就是其分级制度。就是说,这些待遇几乎是人人都有的,但是待遇的质量不一样。比如各个级别的官员,比如工人的技术职称,比如教授的职称,所有的这些都导致了福利待遇的区别。
比如同样都是去海边度假疗养院,但是不同级别的只能入住相应级别的地方。地位高的条件就会更好。
当然,很多JY以及被他们弄傻的脑残会蹦出来大骂这是腐败,这是特权,这是“停滞的时代”。不过比较起来老叶时代的俄罗斯,基本上很难有什么立场进行这样的责骂。新老左派或许会痛斥就是这些官僚毁了苏联.....
Бюжетник,财政人,就是指从财政支出当中领取工资的人。比如教师,医生,退休人员,警察,公务员等等。都是财政人。
要来国际贷款,就能发钱给“财政人”,拖欠很久的工资,因为苏联时代没有让人们养成攒钱的习惯(没有必要,福利都基本涵盖了),所以人们拿到钱后一般不超过两个星期就花光了。这个时候,可以很明显的观察到市场上面的繁荣景象,过了两周后,就又回到那种状态了。理解这点很重要,这是日后“普京繁荣”的关键所在。
当然,国际贷款也不会都发到财政人的手里....或者说,也是到了财政人手里,毕竟总统以及他手下的高官们,也是财政人.....来100亿美元,先分到手一半再说。很多贷款到了俄国中央银行,连财政部的账户的没有进入,直接又汇回开在美国的私人账户了。90年代末期类似报道很多。
话说回来,即使总统级别的财政人们不多分点,最后也还是不够。大概到了1995年,俄国已经是世界上通过法律法案最多的的国度了(法制社会啊),因为国家,州,市三级议会都能通过,提案过程又很古怪,所以通过的议案多的不得了。95年一次议会听证会上,有人接受质询的时候就说:现在别说法案的内容了,我来听证会之前两个人星期就让人整理所有法案的名称,以便列出清单,结果至今没有整理完。甚至问一些发起提案的议员们,他们自己都忘记了自己的提案。下面法院或是行政部门更是记不住,所以只能对这些(法律)一切无视,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