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0-7-8 07:39:03
fujo11 发表于 2010-7-8 07:19
29# whm303
===========================
如果连这样的证明,你都看不明白,我不但怀疑你的付研究员
职称是买来的,而且怀疑你从事学术研究到底有没有伦理底线。
   李兄,你说转型是伪命题,我完全拥护。可是,你研究经济学问题存在一个毛病,动辄就说人家没有研究所有权。说实在的,谁不是把所有权当成前提条件,还用挂在嘴边嘛。如果市场不尊重所有权,还存在交换吗?直接像抢夺人家生产的产品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8 07:53:56
多少年来,我一直受到原教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信奉者们和原教旨西方经济学的信奉者们的攻击。
对于前者来说,马克思是神,他不可能有错误;对于后者来说,马克思就是愚蠢透顶,他不可能有
正确的地方。
我的观点是,马克思,作为一个大经济学家,他对经济理论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由于
历史及个人素质的局限性,马克思也犯了一系列错误,提出了许多不合逻辑及被实践已经证伪的结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8 08:06:05
31# 吴本龙
=========================
在“现代殖民理论”一章中,马克思也意识到北美殖民地和母国
的所有权关系(生产关系)是不同的,但他并没有理解,基于这种
不同所有权下的商品经济,其交换价值的决定因素是不同的。这样
一个重大发现,会改写他的《资本论》的逻辑起点及整个体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8 23:15:29
fujo11 发表于 2010-7-8 08:06
31# 吴本龙
=========================
在“现代殖民理论”一章中,马克思也意识到北美殖民地和母国
的所有权关系(生产关系)是不同的,但他并没有理解,基于这种
不同所有权下的商品经济,其交换价值的决定因素是不同的。这样
一个重大发现,会改写他的《资本论》的逻辑起点及整个体系。
本龙有一帖,名曰“论口径差别”(http://www.pinggu.org/bbs/thread-851415-1-1.html),估计你老李也没看,或许是看了也没懂。要是我来为此帖命名,我会称之为“学术批评的原则”。为什么这么说呢?我觉得批判一个人的观点,或者宣称某个人的观点错误,必须要按照你所批评的对象的逻辑,推导出其自相矛盾的结论,这样才算你证明了对方的错误。而不是以你自己的逻辑评判对方的观点。动辄说别人没有考虑什么,没有看到什么,因而没有得出什么结论,因而就是错误的。这是极其可笑的学术批评方法。

按照这种批评原则,你要证明马克思的错误,就必须要按照马克思的逻辑,利用马克思的条件,推出其自相矛盾的结论,这样才算你“证明”了马克思的错误。到目前为止,你证明了吗?

老李,不知道你现在是否明白我一直要你给出“证明”的原因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9 04:23:5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9 04:28:2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9 04:31:2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9 04:31:5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9 04:32:4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9 04:34:2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9 05:28: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9 09:21:33
whm303 发表于 2010-7-8 23:15
本龙有一帖,名曰“论口径差别”(http://www.pinggu.org/bbs/thread-851415-1-1.html),估计你老李也没看,或许是看了也没懂。要是我来为此帖命名,我会称之为“学术批评的原则”。为什么这么说呢?我觉得批判一个人的观点,或者宣称某个人的观点错误,必须要按照你所批评的对象的逻辑,推导出其自相矛盾的结论,这样才算你证明了对方的错误。而不是以你自己的逻辑评判对方的观点。动辄说别人没有考虑什么,没有看到什么,因而没有得出什么结论,因而就是错误的。这是极其可笑的学术批评方法。

按照这种批评原则,你要证明马克思的错误,就必须要按照马克思的逻辑,利用马克思的条件,推出其自相矛盾的结论,这样才算你“证明”了马克思的错误。到目前为止,你证明了吗?

老李,不知道你现在是否明白我一直要你给出“证明”的原因吧。
=============================
303,你说的:“你要证明马克思的错误,就必须要按照马克思的逻辑,利用马克思的条件,推出其自相矛盾的结论,这样才算你“证明”了马克思的错误。”
我的回答:这个工作,属于研究的第一步,已经被许多人(代表为庞巴维克),做过了。
尽管他们都是“知其有错误的内容,而未知其所以错误的原因”。
我的《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研究》,做的是第二步的工作:“既知其有错误的内容,也知其所以错误的原因;
同时更重要的,亦知其有正确的部分,并且知道其所以正确的原因”。
连篇累牍的“价值转型”专著和论文,不过是对马克思的一个错误的粉饰和辩护,意图使马克思的这个错误,达到逻辑的“自洽”或自圆其说。
如果我们已经知道马克思的这个错误的来源及形成的原因,还有必要对那些替这个错误“圆谎”的观点和理论,进行郑重其事的批判吗?我认为,完全没有必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9 09:39:15
简单的树根 发表于 2010-7-9 05:28
我觉得所有历史上留下踪迹的大理论家的理论都是对“直觉”的演绎,有的人佐证能力强,有的人佐证能力弱,洋洋洒洒千万言,闪光的智慧,得到的是如潮般的拥护者。

没有佐证意识的人,比如千千万万老百姓,哪怕观点再贴合时代也不能发挥作用。

“一句话”无论如何是激不起千层浪的,人心是个大池子,必须扔下个巨石才能使人的面部表情改变一点点,特别是学问普遍都很深的现代社会,水池子五颜六色,你的学问如果不够分量,如同针尖落到了如山的麦芒里,成不了气候。针尖修炼成孙悟空的金箍棒才能把麦芒统统搅成浆糊。这就是观点必须上升到理论的道理,也是理论家和老百姓的区别。所以翻来覆去的论证,加深读者的印象,让大家看到美好的前景,最终赢得普遍认可,是理论工作者的职业本分,不能怕吃苦。
上面这段话权当给 被303泼了一身冷水的11打气。
==========================
谢谢简单的树根的鼓励。
叔本华很年青的时候,就写出了《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这部世界名著,但是,出版时知者寥若晨星。
当叔本华年逾古稀行将走完人生的时候,他的思想才被这个世界所理解,从而使他享誉世界。
对此,叔本华说,能在活着的时候,看到自己的思想被世人理解,就是最大的荣幸和欣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9 09:57:11
whm303 发表于 2010-7-8 23:15
按照这种批评原则,你要证明马克思的错误,就必须要按照马克思的逻辑,利用马克思的条件,推出其自相矛盾的结论,这样才算你“证明”了马克思的错误。到目前为止,你证明了吗?

老李,不知道你现在是否明白我一直要你给出“证明”的原因吧。
应该是这样吧:
按照这种批评原则,你要证明马克思的错误,就必须要按照公认的逻辑,利用马克思的条件,推出其自相矛盾的结论或者证明其结论不成立,这样才算你“证明”了马克思的错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9 15:56:34
44# 王志成2010
====================
老弟,请参考42楼的回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9 16:40:22
fujo11 发表于 2010-7-9 09:21
whm303 发表于 2010-7-8 23:15
本龙有一帖,名曰“论口径差别”(http://www.pinggu.org/bbs/thread-851415-1-1.html),估计你老李也没看,或许是看了也没懂。要是我来为此帖命名,我会称之为“学术批评的原则”。为什么这么说呢?我觉得批判一个人的观点,或者宣称某个人的观点错误,必须要按照你所批评的对象的逻辑,推导出其自相矛盾的结论,这样才算你证明了对方的错误。而不是以你自己的逻辑评判对方的观点。动辄说别人没有考虑什么,没有看到什么,因而没有得出什么结论,因而就是错误的。这是极其可笑的学术批评方法。

按照这种批评原则,你要证明马克思的错误,就必须要按照马克思的逻辑,利用马克思的条件,推出其自相矛盾的结论,这样才算你“证明”了马克思的错误。到目前为止,你证明了吗?

老李,不知道你现在是否明白我一直要你给出“证明”的原因吧。
=============================
303,你说的:“你要证明马克思的错误,就必须要按照马克思的逻辑,利用马克思的条件,推出其自相矛盾的结论,这样才算你“证明”了马克思的错误。”
我的回答:这个工作,属于研究的第一步,已经被许多人(代表为庞巴维克),做过了。
尽管他们都是“知其有错误的内容,而未知其所以错误的原因”。
我的《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研究》,做的是第二步的工作:“既知其有错误的内容,也知其所以错误的原因;
同时更重要的,亦知其有正确的部分,并且知道其所以正确的原因”。
连篇累牍的“价值转型”专著和论文,不过是对马克思的一个错误的粉饰和辩护,意图使马克思的这个错误,达到逻辑的“自洽”或自圆其说。
如果我们已经知道马克思的这个错误的来源及形成的原因,还有必要对那些替这个错误“圆谎”的观点和理论,进行郑重其事的批判吗?我认为,完全没有必要。
你太牛了,期待你的工作成果。
问题在於马克思很多东西自己都没讲清楚,比如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数学公式马克思根本没有定义过,这正是马克思的狡猾之处。因为含糊的定义很容易被用来诡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7 20:11:59
warrenzhang 发表于 2010-7-9 16:40
=============================
303,你说的:“你要证明马克思的错误,就必须要按照马克思的逻辑,利用 ...
比如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数学公式马克思根本没有定义过,
劳动时间=劳动量=劳动着的人员*钟表时间,并且,劳动时间=产品数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7 20:16:23
如题!
最近想写萨缪尔森和森岛通夫对转形问题研究的批判,想和大家探讨下!


我想请教一下,关于价值转形问题的本身,围绕价值转形的其他的相关问题,到底是想说明什么问题呢,是说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存在(或者可能存在)哪些难以自圆其说的问题,或者有待于完善的问题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7 20:18:07
whm303 发表于 2010-7-6 01:48
老李,只要有人谈起转形问题,你必回复,且回复的内容必如上述。我想请您明示一下:为什么转形问题是伪问 ...


兄弟我觉得,所谓价值转形,应该不是问题啊?
关于价值转形问题的本身,围绕价值转形的其他的相关问题,到底是想说明什么问题呢?
是说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存在(或者可能存在)哪些难以自圆其说的问题,或者有待于完善的问题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8 12:23:57
吴本龙 发表于 2010-7-4 22:35
给你链接一个看看,生产价格不是价值转型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 ...
众所周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诞生在银本位时代。由于白银的价格就是它自身的实物量,因此,白银生产行业的利润率不可能通过价格波动趋于社会平均水平。倘若上述两种产品之一是白银,那么,商品必须按照白银生产行业的利润率制定价格。无论商品的价格高于还是低于价值,白银的价格都不可能背离价值。这样的社会价值总和与市场价格总和就不一定相等了。其实,金银本位时代的生产价格就是价值,而不是什么价值转型。
—————————————————————————————————————
以上这段话肯定是有问题的,在逻辑上也说不通。如果白银生产行业没有处于任何形式的垄断的话,这个行业肯定也会参与整个社会的利润平均化趋势,其利润率完全可能通过资本流入或流出该部门(不是通过价格波动)而趋于社会平均水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8 13:26:49
1993110 发表于 2020-1-27 20:18
兄弟我觉得,所谓价值转形,应该不是问题啊?
关于价值转形问题的本身,围绕价值转形的其 ...
你怎么把这个2010年的帖子翻出来了,起始价值转型既是个伪命题,也不是个伪命题。
我刚才从头至尾看了一遍,对我也是有启发的,特别是这句才是fujo11的核心表达:但他在第一篇进行抽象时,无意识地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那就是他把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存在前提——资本所有权(及土地所有权)及其在商品价值中的经济体现形式(利润和地租),抽象掉了,进而用这种错误抽象的结果为基础,建立了他的整个经济理论体系,因而在他的《资本论》这一经济理论体系中,犯了一系列错误。但是,我并不完全承认他的主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8 13:39:32
臧东峰 发表于 2020-1-28 13:26
你怎么把这个2010年的帖子翻出来了,起始价值转型既是个伪命题,也不是个伪命题。
我刚才从头至尾看了一 ...
fujo11的核心表达:但他在第一篇进行抽象时,无意识地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那就是他把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存在前提——资本所有权(及土地所有权)及其在商品价值中的经济体现形式(利润和地租),抽象掉了,进而用这种错误抽象的结果为基础,建立了他的整个经济理论体系,因而在他的《资本论》这一经济理论体系中,犯了一系列错误。
小李子他是说,或者,他是想说,

1,资本家有资本的所有权,劳动者有劳动力的所有权,等等。所以,资本家所有权之下的属于资本家的生产劳动及其产品,那就是属于资本家的,并不属于劳动者。

但是,问题在于,譬如奴隶是属于奴隶主的,奴隶的人身,奴隶的劳动,都属于奴隶主。
但是,奴隶的剃头,是奴隶干的活,这个确实是奴隶给剃的。
虽然,奴隶属于奴隶主,奴隶的剃头行为属于奴隶主,奴隶所剃的头发属于奴隶主,奴隶所使用的剪刀属于奴隶主,等等。

一切所有权都归资本家的劳动,产品,那仍旧是劳动,仍旧是产品。


2,资本家拥有所有权的产品,是资本家亲自出售的,或者委托经理总裁出售的。那么,这是产品的所有权,在市场上的让渡。

但是,问题在于,产品确实是产品,且是劳动的产品,且这是在出售产品。而产值,价钱,也确实是产品它给带来的。

换言之,产品的所有权,这并不是消费者的消费对象。消费者,买的是产品,消费的也是产品。

换言之,小李子不过是说,产品的所有权归资本家,产品带来的收入归资本家,如此而已,仅此而已。


3,其他意思,其他内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8 13:50:17
臧东峰 发表于 2020-1-28 13:26
你怎么把这个2010年的帖子翻出来了,起始价值转型既是个伪命题,也不是个伪命题。
我刚才从头至尾看了一 ...
你怎么把这个2010年的帖子翻出来了,起始价值转型既是个伪命题,也不是个伪命题。
价值转形,按说不是问题啊。可是好多专家学者,都一直在搞,搞来搞去,所以,这里面确实是有什么真正的问题吗??是预示了,或者揭示了,马克思经济学的什么漏洞缺陷弊端了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8 13:58:30
臧东峰 发表于 2020-1-28 13:26
你怎么把这个2010年的帖子翻出来了,起始价值转型既是个伪命题,也不是个伪命题。
我刚才从头至尾看了一 ...
ujo11的核心表达:但他在第一篇进行抽象时,无意识地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那就是他把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存在前提——资本所有权(及土地所有权)及其在商品价值中的经济体现形式(利润和地租),抽象掉了,进而用这种错误抽象的结果为基础,建立了他的整个经济理论体系,
小李子是说:商品,是货主的商品。

马克思是说,商品,是劳动的产品。

就是说,二者根本不是一码事。并且,马克思说的,劳动价值论说的,根本不依赖于任何人的任何所有权啊,与人际权利无关的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8 14:04:06
1993110 发表于 2020-1-28 13:50
价值转形,按说不是问题啊。可是好多专家学者,都一直在搞,搞来搞去,所以,这里面确实是有什么真正的 ...
这里面有大漏洞,比如我们之前谈到的“平均成本+平均利润=生产价格”,就仅仅只是一个通式,它说明不了具体的价格决定问题,也就是,无论价格怎么变动这个通式都是成立的,其实呢,和价格真正相等的就是零利润企业的成本。而且平均成本+平均利润=生产价格,这个生产价格,结合资本有机构成,也并不能说明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是成立的,事实上,对于没有效率优势的资本来说,其资本平均利润率的理论值为零。

上面仅仅是其中存在的一部分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8 14:07:44
臧东峰 发表于 2020-1-28 14:04
这里面有大漏洞,比如我们之前谈到的“平均成本+平均利润=生产价格”,就仅仅只是一个通式,它说明不了具 ...
生产价格=行业成本(也是个别成本,也是平均化成本)+全社会平均化利润。

这是个理论工具,是理论上的理论价格,基准价格,平均价格,用来作为市场价格波动的中心,用来作为那些五花八门的各种各样的市场价格、现实价格的代表,作为标准化的商品价钱,来和商品价值(商品的劳动),来搞对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8 14:09:41
臧东峰 发表于 2020-1-28 14:04
这里面有大漏洞,比如我们之前谈到的“平均成本+平均利润=生产价格”,就仅仅只是一个通式,它说明不了具 ...
和价格真正相等的就是零利润企业的成本
另外来说,大哥你也是在说,任何的价格=成本*系数,系数可以为1,等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8 14:14:06
臧东峰 发表于 2020-1-28 14:04
这里面有大漏洞,比如我们之前谈到的“平均成本+平均利润=生产价格”,就仅仅只是一个通式,它说明不了具 ...
也并不能说明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是成立的,事实上,对于没有效率优势的资本来说,其资本平均利润率的理论值为零。
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是个趋势,并不是现象现实。

譬如牛顿惯性定律,就是个趋势,必然趋势。这并不是现象现实。现象现实中来看,很多东西都在相对静止,一动不动。


譬如,大家的高考成绩,趋向于平均数。那么,有的满分,有的零分,等等,而这些现象现实,并没有否定对平均数的趋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8 14:16:42
臧东峰 发表于 2020-1-28 14:04
这里面有大漏洞,比如我们之前谈到的“平均成本+平均利润=生产价格”,就仅仅只是一个通式,它说明不了具 ...
其实呢,和价格真正相等的就是零利润企业的成本。
大哥需要挖掘出上述的潜在含义,如果有的话,如果能挖掘出来的话。

否则,上述只是泛泛的话了,如同,任何价格=长江的长度的数值*系数,系数取值范围为等等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8 14:19:22
1993110 发表于 2020-1-28 14:07
生产价格=行业成本(也是个别成本,也是平均化成本)+全社会平均化利润。

这是个理论工具,是理论上的 ...
问题是:这个理论工具,虽然是某些理论上的理论价格,基准价格,平均价格,但它的确说明不了市场价格波动的中心,这个东西与黄佶的东西相比,貌似不同,但也是属于没有“重心”的一种东西,因为,任意价格在这个工具里面都是成立的,这与劳动时间决定价格的理念是相背离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