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学(理论版)
10434 23
2010-07-08
20世纪世界伟大的金融家:米尔肯

迈克尔·米尔肯,自J.P摩根以来美国金融界最有影响力的风云人物他的成功秘诀就是找到了一个无人竞争的资本市场,先入为主并成为垄断者。

从宾夕法尼亚大学走出的两位名人
  美国知名财经杂志《福布斯》近日评出了产生亿万富翁最多的美国14所大学,其中哈佛大学以拥有50名亿万富翁校友而名列榜首。进入该榜单的美国知名大学还包括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等。
  在《福布斯》最近评出的469位美国亿万富翁排行榜中,其中50名曾在哈佛大学就读(包括中途辍学者)。由于亿万富翁校友数量最多,哈佛也成为美国得到捐款金额最高的大学,达350亿美元。与名列第二的斯坦福大学相比,哈佛所拥有的亿万富翁校友数量要多出20位。
  以下就是《福布斯》评出产生亿万富翁最多的14所大学简介:


宾夕法尼亚大学一角


  第三名:宾夕法尼亚大学
  亿万富翁校友数量:27名
  宾夕法尼亚大学之所以拥有多名亿万富翁校友,是因为该校创建了知名沃顿(Wharton)商学院。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27名亿万富翁校友中,20名毕业于沃顿商学院。该校亿万富翁代表人物包括“垃圾债券之王”迈克尔·米尔肯(Michael Milken)和SAC Capital投资公司创始人史蒂文·科恩(Steven Cohen)等。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59d8b50100i2rf.html) - 迈克尔·米尔肯,垃圾债券’大王,伟大的金融思想家_做精一支股一图一趋势_新浪博客

斯蒂文·科恩(Steven Cohen)是著名对冲基金SAC Capital的创始人



“垃圾债券之王”迈克尔·米尔肯


  在美国现代金融发展史上,迈克尔·米尔肯的地位举足轻重。这位“‘垃圾债券’大王”靠高收益债券赚取了数十亿美元,被《华尔街时报》称为“最伟大的金融思想家”。
  曾经在20世纪80年代驰骋华尔街的“垃圾债券大王”迈克尔·米尔肯,是自J.P。摩根以来美国金融界最有影响力的风云人物,曾经影响并轻轻改写了美国的证券金融业发展的历史。他的成功秘诀就是找到了一个无人竞争的资本市场,先入为主并成为垄断者。
  米尔肯生于1946年,父亲是一位会计兼律师,从小他就帮助父亲进行支票的分类、编制银行的报表和会计账目。
  1970年,米尔肯在美国著名的费城大学沃顿商学院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随后加入费城的德雷克斯投资公司当分析师。他研究发现传统的华尔街投资者在选择贷款或投资对象的时候只看重那些过去业绩优良的企业,往往忽视了它们未来的发展势头,并由此开始了他的“垃圾债券”的投资之路。
  慧眼淘金“垃圾债券”
  1974年,美国的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攀升,信用严重紧缩,刹那间,许多基金公司的投资组合中的高回报债券都被债券评级机构降低了信用等级,沦为了“垃圾债券”,在投资者眼中,它们成了不能带来任何回报的垃圾。许多基金公司都急于将手中的低等级债券出手,以免影响基金的质量形象。
  但米尔肯却敏锐地发现:“由于美国在二战后逐步完善了许多监管措施,旨在保护投资者不会因为企业的破产或拖欠债务而遭到损失,如克莱斯勒汽车公司这类大公司是不准许破产的,它的股票并不会停止交易。因而债券的信用等级越低,其违约后投资者得到的回报越高。”他把这些垃圾债券形象地定义成值得拥有的“所有权债券”,并且认为,这些债券在利率风险很大的时期反倒能保持稳定,因为其回报是与公司的发展前景相连,而不是同利率挂钩的。
  当时,拥有大量“垃圾债券”的“第一投资者基金”接受了米尔肯的意见,坚定地持有了这些“垃圾债券”,结果1974年至1976年,“第一投资者基金”连续3年成为全美业绩最佳的基金,基金的销售量大增。
  米尔肯在德雷克斯投资公司成立了专门经营低等级债券的买卖部,由此开始了他的“垃圾债券”的投资之路。他四处游说,寻找愿意购买“垃圾债券”的人,德雷克斯公司再把这些人变成“垃圾债券”的发行人,很快经他推荐的机构投资者投资的“垃圾债券”的年收益率达到了50%。米尔肯和德雷克斯公司则因此声名鹊起,并成为了“垃圾债券”的垄断者。
  成为“垃圾债券”之王
  到了上世纪70年代末期,由于米尔肯的引领,这种高回报的债券已经成为非常抢手的投资产品了。由于“垃圾债券”的数量有限,已经无法满足众多基金公司的购买欲望。
  米尔肯灵机一动:与其坐等那些拥有“垃圾债券”的公司信誉滑坡,信用降级,不如自己去找一些正在发展的公司,若放债给他们,他们的信用同那些高回报债券的公司差不多,但正处在发展阶段,债券质量比那种效益下滑、拼命减亏的公司的债券好得多。
  于是,米尔肯成了替新兴公司甚至是高风险公司包销高回报债券融资的财神爷,其中与MCI公司的合作堪称经典之笔。MCI公司创立于1963年,仅靠3000美元起家,当MCI向世界上最大的电信公司美国电报电话公司(AT&T)发出了挑战的时候,米尔肯为MCI筹得了20亿美元的垃圾债券,使得MCI成功地打破AT&T对长途电话市场的垄断。
  1977年到1987年的10年间,米尔肯筹集到了930亿美元,德雷克斯公司在“垃圾债券”市场上的份额增长到了2000亿美元,让米尔肯成为了全美“垃圾债券大王”。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59d8b50100i2rf.html) - 迈克尔·米尔肯,垃圾债券’大王,伟大的金融思想家_做精一支股一图一趋势_新浪博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7-8 10:12:22
垃圾债券大王------迈克·米尔肯
迈克·米尔肯, 大王, 垃圾债券
1990年4月20日
  “垃圾债券大王”迈克·米尔肯服罪,同意检察官提出的伪造税项等6项重罪指控。不过,其罪名没有一种跟内部交易、操纵股价以及受贿有关。就在官司审理过程中,《华尔街日报》曾评论说:“米尔肯是最伟大的金融思想家。”
  自由市场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靠一个个天才创造推动的,管理天才、金融天才、营销天才、技术天才等等。米尔肯也是一个天才,被人认为是继摩根以来美国金融界最有影响力的人物,因为他创造了垃圾债券市场,而这个市场对于美国高科技企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8 10:15:18
金融神童
  迈克·米尔肯于1946年出生在美国加州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米尔肯从小就对数字特别有兴趣,心算能力惊人。10岁起,就帮做会计师的父亲整理票据、核对账簿,后来还填写税单。
  1968年,米尔肯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毕业,这所学校当时是美国青年反战、反叛的先锋,学生中流行的是游行、吸毒和滥交,而米尔肯却洁身自好。而且,他学习的是当时遭人鄙视的商业管理。毕业后,米尔肯进入著名的费城大学沃顿商学院,1970年,以全优成绩获得MBA学位,并加入费城的德雷塞尔投资公司当分析师。
  还在上学的时候,米尔肯就注意到一个现象:传统的华尔街投资者在选择贷款或投资对象时,只看中那些过去业绩优良的蓝筹企业,而往往忽视那些目前收益不好、但具有巨大潜力的公司。然而,他通过对历史数据的研究发现,一个多样化的长期低级别债券组合,不仅会带来更高的回报,而且同可比的蓝筹股组合相比,并没有太高的风险。垃圾债券不是垃圾,从收益上看,它是黄金。债券的信用等级越低,其违约后投资者得到的回报越高。
  聪明的米尔肯发现了一个潜力巨大的利润机会。1971年,他说服德雷塞尔投资公司,成立了高收益债券买卖部,自任主管,时年25岁。米尔肯拉开了金融工具创新史的重要一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8 10:19:36
垃圾债券国王
  所谓垃圾债券,是指债券评级级别低于投资级(BBB或Baa)的债券。垃圾债券最早起源于美国,在上世纪20年代及30年代就已存在。但70年代前,美国投资银行不发行垃圾债券,都是现有债券被信用评级公司调降级别形成的。由于这种债券的信用受到怀疑,问津者较小。70年代初,其交易量还不到20亿美元。
  米尔肯用详尽的数据和滔滔的辩才说服了他的客户。他们开始谨慎地投资米尔肯推荐的垃圾债券。结果,收益可观:经他推荐的垃圾债券年收益率达50%,高于任何投资产品。于是,越来越多的投资人让他做代理。
  而当时,美国正经历痛苦的滞胀时期,信用严重紧缩,许多基金的投资组合中都出现了被降级的垃圾债券。基金急于脱手这些债券,而整个华尔街无人敢于接手,只有米尔肯有信心从这些垃圾中挖掘出黄金来。于是,人们都找米尔肯帮忙。
  到1977年,米尔肯成为垃圾债券的垄断者,他控制了整个垃圾债券市场份额的25%强,只有他是这个领域中真正具有创新精神的金融家,而不仅仅是投机者,他是努力提高这个市场流动性的惟一做市商。而德雷塞尔投资公司的全部收入几乎都来自米尔肯的部门。
  其他投资银行看到米尔肯的成功,也争相介入垃圾债券市场。一个全新的金融工具诞生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8 10:20:28
科技企业的催生者
  初获成功的米尔肯继续探索垃圾债券的潜能。70年代末,刚过而立之年的米尔肯开始从买卖已发行的债券,发展至为中小企业承销低级债券。传统投资银行被旧的风险评估理论束缚,大量前景看好、拥有优秀管理人才、敢于大胆创新、拥有有价值的专利和技术的企业被认为投机性太强而无法获得贷款,也不能发行债券。
  米尔肯却从这些企业发现了利润机会:他决定自己去找这些正在发展的公司,放债给他们。这些公司的信用同那些垃圾债券的公司差不多,但正处在发展阶段,债券质量比那种效益下滑、拼命减亏的公司的债券好得多。他专门搜寻那些没有达到投资等级标准或是被其他证券公司拒之门外的公司,甚至是那些风险很大的中小企业。米尔肯把替新兴公司、甚至是高风险公司包销高回报债券看成是在资本市场上融资的一条有效途径。而华尔街对这个市场一直敬而远之,所以,是米尔肯一个人独自创造了这个市场。
  我们或许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美国80年代以来高新技术的发展,也许没有任何人的贡献能超过米尔肯。正是他解决了高风险技术公司的融资问题。CNN和MCI电讯公司得以发展成今日家喻户晓的美国大公司,米尔肯居功至伟。1970年,MCI还只是一个只有几百名员工的小公司。传统思路的贷款者根本没有兴趣支持它与同行业的AT&T等大企业较量。但是米尔肯通过垃圾债券包销筹措的资金给MCI提供了发展的动力。其他如“时代—华纳”、TCI等许多大公司,也都从米尔肯创造的金融新产品中获益匪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8 10:21:44
虎落平阳
  米尔肯的另一项重要业务是通过垃圾债券形式发放较大比例的贷款来兼并企业,即杠杆收购。米尔肯本人最初并不赞成在兼并市场上发展,但他的同事鼓动他这么干,这些人认为这将是垃圾债券的新增长点。这一业务让米尔肯成为金融市场上呼风唤雨的人物,但也让他栽了跟头。
  此时,投资公司对米尔肯的判断高度信任,只要他一个电话,就能立即筹措到上亿美元的资金。他曾经夸口,如果需要,他可以筹集到购买世界最大企业之一的通用电气公司的资金。1988年底,亨利· 克莱斯收购雷诺烟草公司,收购价高达250亿美元,但克莱斯本身动用的资金仅1500万美元,其余99.94%的资金都是靠米尔肯发行垃圾债券筹得的。米尔肯的收入也随之飚升。多年来,米尔肯的工资一直是固定的,每周1000美元,他真正的收入是交易佣金,1986年一年曾达到5.5亿美元。
  米尔肯在金融界的影响也如日中天。只要米尔肯所在的德雷塞尔公司为客户发一封信,声明“有高度信心”为收购企业提供必需的债券融资,就没有一家在上市公司能逃过被收购的命运。因此,不愿被收购的公司管理人员对米尔肯“有高度信心”的信,无不胆战心惊。1984年12月,米尔肯策划了使他名声大振的皮根斯袭击海湾石油公司的标购事件。标购虽因海湾公司转头与标准石油公司合并而未获成功,却证明了米尔肯有在数天内筹集数10亿、甚至上百亿美元的能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