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在美国蔓延后,中美外交面的口水战不断,双边关系降温,如今香港问题或引爆中美新一轮政治博弈。由此带来的地缘政治紧张情势打压市场冒险意愿,美元上涨,亚币下跌。
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但在中美摩擦压抑下市场避险情绪上升。
避险情绪下人民币周五下挫至7.1416,创八个半月新低。不过分析师提出,中期人民币并不具备大幅下跌空间。
至于欧元方面,在对欧盟复苏基金的支撑下,欧元创下两周高位。而英镑则在脱欧后贸易协议谈判陷入僵局、负利率前景及疲弱数据三层夹击下,兑欧元跌至八周低位。
展望下周,中美关系进展将继续受到关注,也仍然是主导市场走势的一大关键因素。数据和经济事件方面可重点关注一些国家的GDP和通胀率数据,以及韩国央行利率决定和央行官员讲话。
**地缘政治紧张提振美元**
美元本周先抑后扬,周初随着各地经济重启以及新冠疫苗乐观进展,市场冒险意愿抬头,美元下跌。但周五风向转变,围绕美国和中国外交关系恶化的担忧支撑对美元的避险需求。
中国人大审议香港维护国家安全立法,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表示,建立健全香港特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外国投资者依法获保障的利益不会受到损害,香港更加安全会增加营商信心。
英国首相约翰逊发言人周五表示,英国希望中国确保这个全球金融中心的高度自治。美国白宫经济顾问哈西特称,华盛顿方面在研究可能采取的应对措施。
中美贸易战后,围绕新冠疫情开始了口水战,再加上美国围堵华为,美国参议院通过了一项法案,可能阻止一些中国公司在美国上市,经历这一切波折后,如今香港问题又成为一个潜在引爆点,两国关系急转直下。
全球第一大和第二大经济体的不和,必然会波及全球市场,打压市场冒险情绪,澳元和新西兰元等亚币应声下挫。
“美国和中美的问题已经由来已久,”大和证券驻东京的外汇策略师Yukio Ishizuki称,“一些极短期投资者每天都在调整头寸,这使得很难看清趋势,但整体而言美元似乎受到支撑。”
美联储本周公布会议记录显示,政策制定者再次承诺将利率维持在接近零的水平,直到他们相信美国经济走上复苏轨迹。
委员们一致表示,他们“将致力于全面使用其工具,并采取适当行动来支持美国经济”。该消息未给美元带来支撑。市场参与者似乎押注于经济将从新冠病毒引发的低迷中强劲复苏的希望。
而与美元走势相对应的是,欧元本周由涨转跌。德法提议设立欧盟复苏基金,助力欧元兑美元一度涨至逾两周最高。但投资者表示,一旦持怀疑态度的北欧国家开始表态,这种效应可能很快就会消失。
**中美摩擦打压人民币汇率**
人民币对美元即期周五收报7.1416,创八个半月新低,多少让市场有些错愕,中美紧张关系进一步恶化加剧推升避险情绪,风险资产遭遇抛售,接下来将重点关注美国方面的相关举措。若美国选择更激烈的对抗,人民币料面临更大考验。
从人民币端看,短期可以观察人民币中间价是否会继续遵守原先定价机制,若下周中间价跟随调整,人民币即期可能还会面临一定调整空间;但若中间价跌幅明显受限,或表明监管层无意人民币大幅下跌,进而对资本流动性形成扰动,后续人民币续跌空间可能会受限。
人民币周五下破3月中旬至今的波动,接下来7.1854元水平是去年9月中美贸易战达到高峰时触及的低点,如果该点位也被突破,则意味着人民币的弹性将恢复,后续表现也会更为市场化。3月中旬美元荒导致美元指数逼近103关口,那时人民币也距离7.1854低点有些许距离。
政府报告指出,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今年中国罕见未设定经济增速的量化目标。
交易员表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没有超出市场预期,目前各方仍聚焦中美摩擦,短期人民币可能跌幅受限,但从风险逆转指标看,人民币贬值预期确实在累积,不排除后续汇率弹性增加以释放压力的可能,继续重点关注中美各自采取的措施。
加拿大丰业银行认为,虽然中美之间的关系紧张可能会短暂打压人民币,但美元充裕的流动性仍会最终支持人民币。
**英镑战战兢兢**
英镑本周以下跌为主,一方面英国脱欧过渡期已近过半,双方有关退欧后贸易协议的谈判陷入僵局;另一方面,市场对于英国央行负利率的传闻甚嚣尘上,再加上经济数据疲弱,让本已遭受双重重压的英镑雪上加霜。英镑兑欧元跌至八周低位。
央行总裁贝利表示,他已经不像之前那么反对负利率,而且其他决策者也持类似开放态度,但路透调查显示,英国正在经历几个世纪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不过新冠病毒大流行造成的破坏并不足以促使英国央行实行负利率。
如果英国央行实施负利率的风险继续上升,英镑有可能进一步走软,而如果这种风险减弱,英镑则有望上涨。
“在不久的将来,英镑遭到进一步抛售的风险似乎相当大,”ING策略师在给客户的一份报告中说。
“我们仍然对英国央行是否会尝试负利率持怀疑态度,但投资者对该话题的高度敏感性可能会为英镑带来额外的近期下行风险。对于英镑,1.20美元似乎是越来越脆弱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