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鼎鼎的大摩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任何一个大学生来说都是神一般的存在,在nova小朋友把我要去Morgan Stanley笔试的消息告诉财大的同学时,她只是感叹我怎么敢投的。其实Morgan Stanley是网投最开始的几家,只是觉得机会不能错过,又想感受感受,就投了。IT也不是他家主业吧,应该容易些。
原先把我安排在交大,考虑到早上的百度在复旦,打听到财大也有考场后我要求调过去,成功了。笔试完百度后,中午什么都吃不下,随意在财大门口买了个汉堡一杯奶茶,在财大里的草坪上坐了很久,脑子里全是东西。是的,我紧张的不是大摩,但感觉应该有机会。
Morgan Stanley的试卷是以箱子搬的,黑板上写满了考试须知,犹如高考。“请把答案写在第47页”,大概如此吧,试卷就是一本书。与一般考试不同的,第一页有你给自己的打分,包含计算机的各个领域知识的掌握程度,还有做完卷子后对自己的估分,这让我感觉很厉害,很能看出一个人的能力。内容方面,我记不太清了,涵盖相当广,基础知识、网络什么的都能做做吧,Java自然是不能放过,还有编程题,数据库。交卷后我给自己评了3分还是4分的(十分制),各个知识领域我给自己的评分也不是很高。
Morgan Stanley的笔试后完全忘记,大概是两到三个星期后,接近晚上六点,我在公司正准备下班,突然有个+19开头的电话,记不清了,我第一反应是广告。接通后半天没人说话,我感觉可能对面录音机要开始放了,以前接到过。突然hello一声,吓得我不轻。然后就说他是Morgan Stanley的,要电面我,我顿时一阵眩晕,英语都不会说了。时间安排在第二天的早上,他问我有没有座机,我说没,会保证信号和安静的。电话挂了后和QQ上的nova小朋友说了句脏话,表示爽,她怪了好久。
晚上随便看了看面经,第二天早上十点电话准时响起了。完全没有问什么计算机的细节专业知识,只是让我介绍了下在SAP的实习情况,说他是香港那边负责IT的,感觉好像主要负责运维,对我的网络知识很感兴趣。还问我,中国有很多软件工程的同学,这和计算机专业有什么不同。我感觉整体而言自己准备的并不好,比如上一个问题,比如他问我想去什么样的公司,都没有用英语很好的表达出来,感觉到了一定的障碍。大概半个小时的电面,得出的最后结论竟然是我不够学术,虽然是客观,但也够打击人的。好在对Morgan Stanley本来就没抱对大希望,若是通过最后还有一个AC,耗时耗力,还要穿正装(当时我还没有),感觉也无所谓了。
现在回头想想,其实真的不是很难,但是在漫长的压力巨大的求职过程中时刻保证充分的准备真的是很难的一件事情。最近听说今年Morgan Stanley IT的薪水是18w。发展,有人说并不好,也许吧。
回答1:(我有学长进去了IT部,就是年薪22-24W之间.)
回答2:(MS HK那边给的薪水可能是40K HKD,国内一般就是20W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