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06-6-2 21:57:00

制度决定一切.

中国资源丰富,可以暂时掩盖一些问题,可是 ,一旦中国的资源用完了,问题就会逐渐暴露出来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6-4 17:02:00
印度的金融市场的确是比中国好得多,并且印度的公司竞争力比中国高,全球资本流向印度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6-4 19:32:00
写得太好了.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被你们这样一说,我都不知道我这个金融学的研究生以后出来还能不能找到工作呢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6-7 08:29:00

金融谁好俺不知道,但是一个国家如果制造业不行得话,肯定不是一个强国

我感觉奇怪得是,大家都说印度制度好,哪制度好为什么发展不比中国好啊?按人均资源以及历史发展条件,印度应该遥遥领先才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6-7 09:08:00

制度是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

制度不够完善,不能说有好的基础设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6-7 14:07:00
结论下得太早了。中国有中国的问题,政治体制、财产权利的法治保障、金融系统这些方面确实有严重的缺陷。但印度也有印度的问题,光有金融没有实业是没有意义的,印度的软件产业对解决其国内庞大的人口就业问题来说如同杯水车薪,而且印度社会结构的分裂不容忽视。前不久不是还有印度的医生和医科学生上街游行抗议政府允许来自较低社会阶层的学生入读医学和工科专业么。中国龙和印度象各有千秋,谁能更快发展取决于谁能更好地解决自身的问题。动不动就说50年后谁更好没什么意义,50年前谁能想到现在的中国能这么好地融入全球化呢。环境会变的,制度也会变的,何况我们还处在这样一个变化迅速的时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6-7 15:42:00
分析的很不错,,印度这样的精英教育,,还是很有发展潜力的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6-7 15:44:00
印度的精英教育培养的人才比我们国人的普通教育好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6-8 10:14:00

陈志武:拼命宣传权贵私有化理论

陈志武洋洋万言;但他那华丽的词藻的背后,所出现的只不过是美式民主的陈调滥调而已。所谓“契约执行架构、信息提供架构、权力制衡架构”其实换句话说,就是他前面所说的“法治不健全、新闻媒体信息流通不自由、代议制政府”的同义词。显然,陈志武是用美式民主的政治理念而冒充经济学,企图误导中国民众。

按陈志武的论调,好像中国只有搞了全盘私有化之后,中国的第三产业才会超过印度,才会增长。否则公有化的经济“不能为市场交易提供更可靠的法治架构和信息架构”

用一句话说,这种观点完全是“牛头对不上马嘴”。

一个社会的法制的健全,难道一定取决于私有制吗?这是典型的胡说八道。尽管陈志武用所谓的“架构”的华丽词藻,但仍然掩盖不住他那强词夺理的蛮横。中国有着几千年的私有制的封建社会,旧中国是典型的私有制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旧中国有没有健全的法制?今天南美各国基本上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且都是照搬美式政治体制。结果呢?所有这些国家有健全的法制吗?如果有,为什么会有在基辛格等人支持下的皮诺切特军人独裁统治时期成千上万的无辜民众被暗杀的情形呢?

陈志武言必称印度,但是,这个每每被陈志武赞美不已的印度,却是一个宗教分裂的国度。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徒互相仇视,社会上存在庞大的贫困群体的国度。宗教冲突导致印度自尼赫鲁开始的每一任国大党领导人全都被暗杀;尼赫鲁本人、他女儿英迪拉甘地、其外孙拉吉夫甘地全都死于宗教冲突,国大党精神领袖圣雄甘地也死于源自宗教冲突的暗杀。不仅如此,印度女性经常遭受被活活烧死的私刑;而这完全是起源于印度教。而在这些宗教冲突和宗教恐怖主义的背后,则是普通国民的高度无知和遇味。试问,印度全国几亿人中,有百分之几是从事陈志武所谓“这种高端服务业”呢?又有几人从事先进生产方式的呢?

“具体来说,印度的银行体系中有27家政府银行,25家私人银行,46家外资银行,有47000个非银行金融机构,这些非银行金融机构基本上都是私营的。此外,还有差不多100多家商业银行,其中75%都是外资的或私营的银行。这种情况下,印度为创业者和企业所能够提供的融资手段和渠道以及融资额,就比中国多很多。”

这里有一个问题,银行多,就等于金融业发达吗?数量众多而规模小的银行,能为多少经营者提供服务呢?又能用什么办法向储户保证决不因银行金融企业因破产倒闭而使储户的财产不受损失呢?这本来是一个常识性问题。相信,陈志武这样的人不会这样无知罢?可他为什么要这样误导中国民众呢?试问,美国有几家银行?日本又有几家银行?究竟是银行金融业企业经营规模大而数量少、还是银行金融业企业经营规模小而数量多更能反映出金融业的发达呢?试问,一个只有几家大银行金融业企业但都是规模大竞争能力强、而另一个拥有成千上万家很小的银行金融业企业,谁的金融业更发达呢?


“印度的私有银行体系和资本市场私有化的程度,使印度经济能够为创业者提供比中国高得多的发展资金,印度年轻人自己创业的机会,比中国年轻人好得多。印度有47000个非金融机构,这足以为成千上万的年轻人和中年创业者的事业发展提供金融支持,而在中国金融体系由国家垄断的情况下,100个年轻人里面可能有99个只有打工的份,只能从事制造业或者简单的研究或者其他行业的工资人,而不能变成创业者,即使是孙大午这样的能人,融资也非常艰辛,逼着人们只能打工, 没能创业。”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还会有更多的陷入赤贫的乞丐呢?这些不幸的乞丐、他们为什么不去自己创业呢?不是有成千上万的银行金融系统的支持吗?

神话就是神话。它是经不起人们详细的推敲和思考的。

“过去的几个月,我在纽约等不同地方了解了美国一些投资者的取向。近来,他们有一个非常大的变化,就是基金会和机构投资者对印度投资的热情普遍高于对中国的投资热情,比如卡耐基基金会。就我了解,卡耐基基金会投资委员会所递交的任何一个要投资印度的项目,百分之百都会被轻松批准,大家一致认为印度拥有民主、法治、新闻自由等各方面的制度保证,他们对印度的经济增长一点也不担心。然而,卡耐基基金会投资委员会递交的投资到中国的项目,十个中有八、九个都会被打回来。不仅卡耐基基金会这样,其他很多基金会也都是如此。去年,印度股市长了百分之五十几,前年涨得更多。很多基金的钱已经转向印度的股票市场、私募股权基金、风险投资基金。里昂证券本来非常关注中国,但现在它的相当一部分注意力转移到印度去了,他们无法把注意力大量集中在中国,因为在中国证券业赚不到钱。中国市场上的投资机会很受限制,股市被政府严加管制,这种情况下,中国的股市实际不是一个真正的市场,更多时候是一种行政安排,是行政计划场所而不是市场交易场所,这种情况下,国际资金的流向、投资意向偏好从中国转向印度是必然的。现在国内对这个趋势的反应还迟钝,等中国反应过来时已经太晚了。”

我们是要引进外资,但引进外资的目的,是为了发展本国经济,是为了发展本国的生产力。而不是简单地为引进而引进。不少发展中国家总是犯这个毛病。他们把国际投机资本也当成外资引进,如美国的一些基金,如量子基金等。结果,这些国际游资只能带来毁灭和灾难。显然,如果按陈志武的观点,把游资也当成外资,那无疑于引狼入室了。

一个国家的经济想要正常发展,就一定要限制投机资本。因为投机资本带来的破坏性远远大于效益。中国股市存在的根本问题,就在于投机性过强,股市变成赌市。所以,中国股市存在的问题在于,不是管的过多,而是管得不够,管理手段不够现代化科学化。相信,美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本投资市场也肯定是管得相当好的。所以国际游资不是在美国本国,而是一定要在这方面还不行的发展中国家进行投机。量子基金就是如此。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8 16:03:53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6-9 15:29:00

大家说的都挺好的,就那现在的一点成就下结论也太早了。中国目前的高速发展是经济转轨过程中释放出来的。

印度有一点是我们很难赶上的,印度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其市场化程度比中国深。我国现在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时期,还有很多方面是很难预测的。制度上的不确定,就导致了未来的不确定性。

我也觉得印度的发展潜力比中国好,我们还是主要依靠资源大量投入换来的经济增长!

按理说搞政治的人应该更具有战略的眼光,为什么咱们国家的政府官员就知道比眼前利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6-9 15:57:00

我想这个道理,胡总和温总是知道的,政治局常委都是知道的。

以前改革遇到阻力,邓公一句话就搞定了。有些想念他老人家。在中国,没有这样的人,啥也别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6-13 11:40:00
印度将是中国发展长期要进行比较的国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6-13 13:27:00

看到这些 想到中国的改革

真的是差劲啊 治标不治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6-13 14:41:00
印度在道路交通、市政管理、基础建设等问题上与确实比我们差。但是,印度的金融业、制药业、生物技术、IT业等领域都令中国同行有难以望其项背之感。正是这些领域带动了印度经济的快速稳步发展。比较典型的是,TCS公司和 Infosys公司。 TCS1962年成立,现在是亚洲最大的软件和IT服务公司,是全球网络服务16强之一,在2005年度收入达到29.7亿美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6-14 23:41:00

制度啊制度,一个沉重的话题

好文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6-15 08:22:00
以下是引用haryek在2006-5-5 10:56:00的发言:
yishesu,我觉得文章中所言问题的原因不是教育的“失败”,而是文章所说的种种制度。如果制度没有效,那么就算人才比比皆是也只能奔往他国或者,惶惶一生而不得志,是吗?

 

非常同意,一个国家 制度第一,有了完善、合理的制度,是建立一切东西的基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6-16 01:23:00

说得明白一点啦,大家都说制度啊民主啊等问题,其实就是一党专政的问题,解决的方法是建立第二个真正的党,那么执政党答应吗?看来这个问题是无法解决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6-16 22:26:00
印度的优势是市场经济机制相对中国要完善许多,劣势是基础设施和官员腐败的问题相当严重.印度现在的发展势头很猛,对中国将会产生冲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6-17 13:00:00

读了这篇文章,我觉得应该提早进入中国的股市了,既然中国的股市才处于初级阶段,为什么我们不提早进入列,等着股票去升值吧,现在中国股市低迷的主要原因还是缺乏资金,缺乏资金并不是因为老百姓手中都没钱,而是因为种种制度法律原因人们把钱没有投入股市中,我相信中国的政府金融监管部门会吸收各国经验,使中国股市能够健康发展,那时候我们就等着手中的股票升值吧,毕竟投资股票能为大部分人带来收入在许多国家已得到证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