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本位制
金本位制就是以黄金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在金本位制下,或每单位的货币价值等同于若干重量的黄金(即货币含金量);当不同国家使用金本位时,国家之间的汇率由它们各自货币的含金量之比--金平价(Gold Parity)来决定。金本位制于19世纪中期开始盛行。在历史上,曾有过三种形式的金本位制: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其中金币本位制是最典型的形式,就狭义来说,金本位制即指该种货币制度。
萨伊法则
萨伊法则又称市场法则:在正常情况下,市场上的一种供给会引起对它的需求。布罗代尔提供的一个未具名的解释为:迟早将供应市场的任何产品,在其生产过程中,带动了金钱的分配:必须买原料,付运费和发工资。分发的金钱在正常情况下迟早将以需求的形式,或者说,以购买的形式重新出现。供给与自己订下约会。
货币主义是1960年代形成的一经济学流派,以挑战凯恩斯主义的面貌出现。其领袖人物为米尔顿·弗里德曼。他在1976年10月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货币主义
货币主义的核心命题是货币在经济活动中最重要。政策主张货币发行增长率要保持一个不变的速度,让经济中的个体对通货膨胀有完全的预期,这种货币机制被称为弗里德曼规则。除此,不要对经济活动有任何干预。
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了比较成本贸易理论(后人称为“比较优势贸易理论”)。该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在更普遍的基础上解释了贸易产生的基础和贸易利得,大大发展了绝对优势贸易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建立在严格的理论前提下:
1, 两个国家,两种产品或两种要素;
2, 国家之家存在某种特征差异;
3, 各国的比较利益的静态不变的,不存在规模经济;
4, 自由贸易是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进行的,以物物交换为形式;
5, 生产要素在一国国内可以自由流动,在两国间则不能流动;
6, 不存在技术进步,资本积累和经济发展。
然而,比较优势说许多假设过于苛刻,不符合经济现实。由于完全自由竞争的假设、生产资料在国内自由流动和在国际间完全不能自由流动的假设、资源充分利用和充分就业的假设都不符合经济现实。因此在这种严格条件下论证和理论很难作为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指导原则,这样比较优势说的普遍适用性就值得怀疑。
为什么全球没有一个中央银行执行弗里德曼规则?在新古典内生增长理论的框架内,
建立一个带资本累积的世代交叠模型分析发现, 托宾效应具有可行性, 弗里德曼规则反而是次优的。
其次,使用McCallum规则和扩展的Taylor规则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央行货币政策的重心
仍然是控制货币供应量,通过货币扩张来促进真实和名义 GDP 的增长及应对外来冲击的压力。
金融业多元化与范围经济 当同时生产两种产品的费用低于分别生产每种产品时,所存在的状况就被称为范围经济。
范围经济是一个企业同时生产多种产品形成的经济性。TC(Qx,Qy)<TC(Qx)+TC(Qy)
TC(QX)为企业生产X产品的成本
范围经济的度量: 范围经济节约率s=〔TC(Qx)+TC(Qy)-TC(Qx,Qy)〕/TC(Qx,Qy)
所谓范围经济,是多种金融服务由同一机构提供所产生的
协同效应。范围经济是研究经济组织的生产或经营范围与经济效益关系的一个基本范畴。如果由于经济组织的生产或经营的范围的扩大,导致平均成本降低、经济效益提高,则存在范围经济(EconomiesofScope);如果因经济组织的生产或经营范围的扩大,出现平均成本不变,甚至升高的状况,则存在
范围不经济(DiseconomiesofSco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