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1510 0
2010-07-29
关于“哲学之用”问题的反思

    丁匡一


    这个问题根本无法用这样短的内容予以说明,我仅是零散地谈自己的对这个问题的感
想和思考。
     
    我们曾经以为哲学是万能的,现在又以为哲学是无用的?那么哲学到底有什么用?到
底什么叫“用”?我觉得哲学既不是万能的,也不是无用的,说哲学是万能的,这是混淆
了哲学概念范畴与日常生活用语的区别,将哲学降格为粗浅的或精致的经验,于是有什么
“种豆子的辨证法”,“炸油条的辩证法”等等奇谈怪论,艾思奇的哲学水平实际上是很低
的,却影响了许多人,把哲学看作万能的,这样的哲学多半是教条,这样运用哲学只能是
迷信盛行。

    我们通常说理论联系实际,从原则上讲这没有错,但在实际运用中又成了一种简单的
、机械的套公式,将哲学的语词与日常生活语词严重混淆,于是哲学可以成为某种工作(
操作)的原则和理由,这固然也是一种哲学,叫做经验主义,是浩瀚哲学史长河中的落后
一支。理论联系实际,其实稍稍聪明点的理论都可以联系实际,从理论中找事实依据是容
易的,因为一个事实本来可以作出许多方面的理论解释,而且这些方面的理解都可能成立
。(例如:一个地区接连侦破大案,既可以作为“公安机关能力超群”这个观点的实际,
也可以作为“该地治安很差没有安全感”这个观点的实际。)按图索骥是很容易的工夫,
如果这个“图”都大体一致话,则完全可能教条化、单一化,思想解放的首先要点在于多
元化。诚然,人在认识事物之时不可避地被可能的不可琢磨的先入为主的观念引导着,但
多接触实际,全面接触实际再从中抽取理论,而不要简单地从理论中去寻找事实根据。这
样的联系实际只能导致思想迷信,行动僵化。

    哲学没有实际的功用,这样的观点,反映了我国的较低的物质生活水平,过多的物质
生活方面的压力,使得急功近利的盛行,使得精神追求的暂时悬搁(不是“无视”)。哲
学显得不切实际,但这不说明人们不需要哲学,而是因为暂时的物质生活的匮乏严重压抑
了人们对于哲学的需要。在物质生活较低的地区、国家,哲学说到底还只能是一种贵族的
活动。

    哲学有什么用?我认为至少有如下四种作用:开拓思维空间、挑战传统观念、破除传
统价值观、面向未来。哲学使人成为人,使人超越(超出越过)历史。哲学首先可以培养
人的一种自觉(反思)意识,使人过清晰的生活,并且依靠哲学特有的自觉性、反思性引
导人们深切理解历史和自己,最终(逻辑意义上的“最终”)敞开未来的可能。解放思想
是哲学最伟大的任务和哲学的根本精神。所以哲学的巨大变革总是一场社会历史性进展的
前奏,与此相对称,历史上的巨大变迁最后可以概括为、总结为哲学的重大变迁,如近代
法国启蒙思想运动、我国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等。哲学不仅仅是密
涅瓦的黄昏的猫头鹰,哲学还是清晨的启明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