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632 0
2006-05-02

中央对外经济金融政策需作重大调整

我国对外(连同对内)经济金融政策存在的问题,是由全世界一直以来都没有一套完整的可为我所用的经济学说、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理论导致的。从另一方面讲,它也是那么多年来,这几大学说没有显著进步产生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发生了实质性的进步或飞跃,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很多品种的产品,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量不但居绝对领先地位,而且单项产品按世界人口所用的比例也是极高的。说中国已成为世界廉价物品的“生产工厂”,是一点也不过誉的。现在,外汇储备已跃居世界第一,而由这种超低劳动力价格产品所“赚”回来的外汇,也占了相当的比例。

站在理论的观点,中国很多的经济现象,都是一种“极限经济现象”。正是这种“极限经济现象”,能方便地让我们看出或挖掘出很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国际贸易与金融以及政治经济学等学科里的新原理或新结论。因为现实中的很多现象,要么与现时各学科理论的某些结论产生尖锐冲突,要么反衬出这些理论的极度贫困,需要大力创新发展。

举几个典型例子:

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理论清楚说明了国际贸易的不平等交换实质,发展中国家劳动产品现时处于极不平等的交换地位,我们几十年来都束手无策?

国内十多年来基本不怎么增长的产业工人待遇,从侧面放大了一个问题:经济的高速发展、外贸的快速增长,不但没有使之与发达国家工人收入拉近,反而增大了。产业工人不能享受国内经济增长的回报,难道也一同享受不到对外增长的利益与好处吗?

基本未认识到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绝对相联。国内产业与社会发展政策,包括金融政策、货币供应政策,并未正确认识与考虑到这一点,让国民付出不应有的代价。政府是一个称职的、聪明的“对外商品生产者”吗?

对于汇率,到现在我们仍然“凭着感觉走”。“汇率”或“联系汇率”的实质是什么,我们仍搞不清楚。面对人民币要“升值”,我们到底应如何做,也就莫衷一是。

发展中国家在对外贸易所扮演的角色,是极不明晰和被动的,对外贸易的政策思维也是凌乱的。既看不出新的国际贸易经济秩序的方向,也看不到发展中国家一些有策略的贸易应对措施。相反,发展中国家却常受到来自G7IMF等组织的压力,甚至不可思议地让美国挥舞“特别301条款”,出现了低端产品与劳动密集产品的“倾销”现象!

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呢?在这里先提出一些观点,让大家好好思考下:

一是人民币应逐步并大幅升值,巧妙设计新的方案(充满经济智慧的玄机),同步实现走向国际结算货币(国际货币)的目标;

二是显著地提高农业的投入和大幅度调整提高农民与产业工人的收入,下大力气调整国民财富的分配格局,防止收入差距拉大;

三是显著并大幅度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包括农产品)的出口价格;

四是建立发展中国家产业同盟(类似OPC),显著改善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地位,获得应有的国际分工利益。

(写于06429日)

博客:http://blog.people.com.cn/blog/showblog.jspe?site_id=5389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