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银行现在面对的最大风险就是信用风险。信用风险管理不是怎么不是风险管理呢?全面风险管理不只包括技术,还包括政策,体系,文化等方方面面的东西,在一个银行建立一套有效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是是非常巨大的工程。贷款清收其实已经算不上风险管理了。银行的贷款清收是放在资产保全部门的,而不是风险管理部。
利率和汇率的波动是在加大的。从市场风险说,对银行债券操作敞口的风险是各行非常重视的事情,如果有外汇自营交易,对其敞口使用各自不同的限额管理也是有效的管理手段。从资产负债管理的角度说,对缺口的管理也是银行最重要的管理内容之一。
风险管理不止是管理利率,汇率波动的风险,很重要的也是管理好操作风险、道德风险、声誉风险等等,这些都是需要在银行建立整套的系统的风险管理体系。而这种体系的构建,本身就是风险管理必不可少的过程。
没有金融衍生工具的市场,你只是缺乏对冲的工具,但并不意味着你不能管理风险。没有一套有效的信用风险管理系统,银行只会叫坏帐拖垮。没有一套有效的缺口及敞口限额系统管理利率风险,当利率大幅度波动时候,你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银行的损失超过自己的预期。
现在各行买的债券,相信都有含结构性的固定收益产品。开发的理财产品,很多就是采用与外资行做的结构性衍生品,或者有的已经自己建立投资组合。各行其实都可以做衍生产品,这里面当然也都是有风险的。
很多已经建立的,看上去很简单的理论,应用到我国其实在细节上要面临很多的困难。所以当我们在做新产品时,要解决很多问题。比如掉期的定价,当你缺乏一条公认的收益率曲线时,怎样对其进行定价和有效的管理?你是使用红顶,alpha,bloomberg,reuters的收益率曲线,还是用他们市场份额的加权,或是采用复制现金流的方式来定价?
理论是随着实践发展的,我们国家的利率,汇率波动已经越来越大,银行开始涉足很多新产品,这些都是不仅需要参考国外理论的,也要根据我们市场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实践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