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 lzsb
你也知道要尊重对手啊,从你嘴里看出了有半点尊重的意识么,什么你们西财就是老大哥,别人就是你小弟,你有什么资格当这个老大哥?
关于说到海龟,你讲到西财校长亲自带队去海外招收海龟,并引起了什么模式 什么典范,我要告诉你这并非是好事,而是杯具,为何?因为要搞好学术和人才引进,政 教必须分离,而西财校长亲自出马去招人,实在是有难言的苦衷,因为西财校长与其说是去招人,不如说是去抢人。为什么说是去抢呢?因现在各高校这些年都在疯狂的招收财经类海龟,北大汇丰 光华,清华经管,人大,复旦等等都在招,这也是海归们的首选之地,各高校给出的条件都非常诱人,25-32万的年薪,15万左右安家费,20万左右的住房补贴,若干研究经费等等,三所财经院校上财的年薪给出的年薪25万,西财和中财是28万,并不比北大 清华 给出的条件低,但是大部分一流的海龟首先选择的是清北复交等老牌强校,少部分一流的选择了上财,中财。少部分一流选择上财 中财是奔着田国强和邹heng甫去的,而西财缺乏相关这样的人物,加上学校本身的吸引力有限,只是招了些其他学校选剩下的,还不一定招的到,所以只能校长犯兵 家大忌亲自出马去抢 了,上财和中财都给了田 国 强和邹 heng 甫相当大的自主权,,而老邹是哈佛五 虎之一 哈佛最早的中国留学经济学博士,名气最大的华人经济学家之一,具有相当大的号召力,田 国 强也是华人世界里数得上的经济学家,Konstanz大学终身教授,所以这两位中财 上财“国 宝级”人物以他们的影响力为两校吸纳了不少贤才,而西财正是缺乏相关的有号召力的人物,据说西财和上财招收海龟的时候,上财给出的年薪25万,西财给的年薪28万,按说成都的消费水平比上海低,实际购买力强,西财给出的年薪又高,应该选择西财才是,但是人家还是选择了上财,为何?一是上财的发展前景,二是田 国 强的人品,三是田国强虽然给出的年薪要低,但是第一年没有论文发表的刚性要求。西财只能吃人家的剩饭,引进海龟的质量不如上财和中财,体现在2005-2009年财经类国际学术论文的发表上,前10名财经院校只有上财,中财。当然西财也不惜代价引进了几个不错的海龟,但是整体质量不高。所以你说到西财的斯坦福模式,是财经教育国际化改 革的典范的说法未免太牵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