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农业减产或推高中国粮价
(2010-08-10)
(北京讯)全球粮食价格高涨的狂潮也对中国粮价构成了新的压力。中国专家指出,随着中国粮食进口量的增长和国外资本进入中国农产品市场,国际粮价的上涨对中国粮食市场可能产生更大的影响。
据《经济参考报》昨日报道,洪涝灾害带来的早稻减产,目前“农民的卖粮积极性不高”,“现在卖粮的要么是家里没有地方堆放粮食,要么是急于用钱”。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湖南省分行的分析报告显示,部分社会资金和企业盲目看好粮食市场,可能通过多种形式入市收购,加之周边省份企业也有跨区设点、委托收购意向,湖南省收购主体将呈增多趋势。农民惜售、企业惜卖,收购主体很可能盲目看好价格后市。这些因素交织可能导致竞争加剧,局部地区可能出现抢粮现象,重演7月份夏粮收购的“抢粮潮”。
另一方面,因受到特大干旱和小麦大幅减产的影响,俄罗斯于本月5日宣布将从本月15日起暂停谷物出口至今年12月31日,在市场上引发了小麦价格高涨的狂潮。 这轮以小麦为首的农产品上涨格局将继续向玉米、大豆市场传导,农产品在全球范围内都面临着涨价的压力。
报道称,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指出,今年国内外都面临着粮食供给偏紧的局面,国际粮价的上涨可能会传导到中国粮食市场,并进一步推动国内粮价的上涨。
李国祥还说,由于看涨农产品价格,现在的资本纷纷进入农业领域进行炒作,很容易引起价格波动放大。过去每年农产品的价格上涨一般要到9月份才表现出来,现在很多农产品涨价都提前了,这与资本的炒作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