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之家App
让优质教育人人可得
立即打开
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
论坛
›
休闲区 十二区
›
跨学科讨论区
›
哲学与心理学版
谁愿意重回乡村
楼主
gongtianyu
1376
4
收藏
2010-08-14
在空虚的乡村,你可能只是一个“抽取者”,只有抽取,没有回报
春天回山东单县乡下,发现村头的小学校大门紧闭,一个学生也没有了。问父母,说是经过这些年的计划生育,学生减少,村校规模太小,被其他小学合并了。说完便摇头连连。
乡村小学的消失,对村民们来说是个大事件。以前,几乎村村都有小学,其功能,一是村民们让后代求学上达、改变命运的惟一窄门,二是乡村繁荣的标志,上对祖宗,下对子孙。乡村小学没有了,整个乡村似乎一下子安静下来,除了鸡鸣狗盗,再无童稚笑语、朗朗书声。那改变命运的火种,也似乎一下子暗淡下来,人心都觉得怪怪的,空落。
我就是从那所村小学校经过层层肉搏,滚出去的。进城以后,就很少回乡下了。最近每次回去,都觉得惭愧不已、悲哀不已。像我这样中举般滚出乡村的,实在算是祖坟上冒了青烟,幸运之极。
其他的同龄人,也大多走出了乡村,但他们是另一种轨迹:打工。打工者,大多是一个人出去,而家依然在乡村,根依然在乡村。往往是过年时回来一趟,播下颗种子,再出去谋生路。那种子生根、发芽,而父母已不在身边。现在的乡村,几乎就是儿童和老人的世界。
每次看到那些光腚游戏的孩子,那些弯腰驼背的白发老人,心中就会有隐痛。谁来教育这些孩子?谁来传承乡村文明?
面对1914-1918的战后一代德国人,本雅明曾慨叹,那些在壁炉前为子孙们讲故事的人彻底消失了,“哪儿还有正经能讲故事的人?哪儿还有临终者可信的话,那种像戒指一样代代相传的话?”本雅明痛感一代人经验的贫乏,并称之为一种“新的无教养”。如本雅明所说的那“在壁炉前讲故事的絮叨者”,如今又在哪里?是那些留守乡村的祖父祖母们吗?他们终日劳碌、奔波与蒙昧,又如何充当一个“讲故事者”?于是,我们这里的“新的无教养”出现了,新的“经验的贫乏”出现了。“我们变得贫乏了。人类遗产被我们一件件交了出去,常常只以百分之一的价值押在当铺,只为了换取‘现实’这一小块铜板。”
为了一小块铜板,那些乡村的打工者甚至抵押上了自己的后代——这惟一的改变命运的窄门也被迫关闭了。而作为从乡村出去的知识分子,我的责任与承担又在哪里呢?我甚至很少回到乡下!在空虚的乡村,我成了一个新的“抽取者”,只有抽取,没有回报。
而古之为士者,对乡村世界是极尽关注的,那时候的乡村不仅有生员、秀才和员外,官员们老了,也还要“告老还乡”。近读罗庸先生的《鸭池十讲》,讲到为士之道。在罗先生眼中,士大夫“实在是中国文化的轴心”。在“礼崩乐坏”的东周时期,所谓王官失守,学在私门,有心的士大夫们以在野之身,积极做文化运动,孔夫子便是一例。战国时,士大夫学商人模样,“挟策求售,曳裾王门”,读书人商业化的结果,造成了游士之风。最好的时期是两汉四百年,特别是东汉,“读书人以居乡教授作处士为荣,东汉的气节,在士的历史上造成了空前的好榜样”。随后,董卓入卫,奸雄当道几百年,“处士一变而为党锢,再变而为文学侍从,三变而为世族的门客。读书人的生活,从居乡教授到运筹决策,再到做劝进表,加九锡文,最后到应诏咏妓,南朝士人的身份降到无可再降”。直至两宋,理学家们于讲学之余,尚能注意到乡村建设,如朱子家礼、吕氏公约之类。而到了明清两代,士子们与胥吏政治相因缘,“出则黩货弄权,处则鱼肉乡里”,士大夫的意义,似甚少有人顾及。
如今,教育成了一项投资,好不容易逃出了乡村,成本尚未收回,谁还愿意再回去呢?于是,一代代乡村士子们继续在掏空乡村,那“成己成物,立己立人”的承担精神,早已弃之如敝屣。乡村败落,势所必然,岂不悲哉!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沙发
8783942
2010-8-14 14:14:11
我的理想是回家半个自动化农场,自给自足,把所有乡亲们找回来当农民,男耕女织,日出而作,日落而栖.........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藤椅
wzncumt
2010-8-14 15:23:24
历史的轨迹会重新证明——
农村——城市——农村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板凳
zly05
2010-8-14 16:58:56
深有同感!经济的发展对社会结构的影响不可低估。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报纸
thlkk
2010-8-14 21:11:38
很有感触
在外求学,每每从家回来便于同学探讨此事
我是极力反感现在农村的生活的
几乎没有一点生气
孩子,妇女还有老人,青壮年人都出去了
谁来繁荣乡村文化?谁来搞好乡村建设?谁来携幼扶老?
我是主张农村的自我发展,只有实现农村的自我经济繁荣、文化的昌盛,才是真正的新农村,
而并非是形式上的……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一本好书改变命运
改变命运的10种方法
《改变命运的10种优质性格》孙颢[PDF]
努力考研啊
传销与恐怖活动
改变命运的不是学校而是教育
心得交流
中国博士产量世界第一,读博还能改变命运吗?
不要拒绝忙碌
勤,改变命运;善,改变人生!
栏目导航
哲学与心理学版
学道会
藏经阁
金融实务版
环境经济学
爱问频道
热门文章
投资人与创始人互坑套路
中国金融生成式AI多模态内容鉴伪与安全防御 ...
全球能源转型展望2025—全球和区域预测至20 ...
海外资管机构赴上海投资指南(2025版)
2031年全球变频抽油烟机市场规模将接近167. ...
understanding climate change perceptions ...
【全美经典】离散数学
世界机器人2025年报告 World Robotics 2025
甲子光年_2025甲子Cool Vendor人形机器人大 ...
全球能源转型展望2025—全球和区域预测至20 ...
推荐文章
AI狂潮席卷学术圈,不会编程也能打造专属智 ...
10月重磅来袭|《打造Coze/Dify专属学术智能 ...
最快1年拿证,学费不足5W!热门美国人工智能 ...
关于如何利用文献的若干建议
关于学术研究和论文发表的一些建议
关于科研中如何学习基础知识的一些建议 (一 ...
一个自编的经济学建模小案例 --写给授课本科 ...
AI智能体赋能教学改革: 全国AI教育教学应用 ...
2025中国AIoT产业全景图谱报告-406页
关于文献求助的一些建议
说点什么
分享
微信
QQ空间
QQ
微博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