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产业经济学
3170 8
2010-08-15
作者考察了60个国家在150年间所经历的177次专利政策变动,发现,国外专利申请对于该国增强的专利政策变动更为敏感,而国内居民的专利申请,无论是在国内申请还是向第三国申请(如英国),均相对不敏感。另外,实证表明,增强的专利政策对于初始专利较弱,或研发能力较强的国度影响更明显,这与经济理论相符。为了克服专利政策的内生性,作者采用了工具变量方法(TRIPS及巴黎公约之前或之后的政策变动),表明上述结果基本稳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8-15 17:50:19
研究动机
专利制度是否会促进研发,是技术变化经济学(economics of technological change)一个重要的话题。Penrose(1951)的论述表明,专利制度存在明显的缺陷,但又有其存在的价值。 If national patent laws did not exist, it would be difficult to make a conclusive case for introducing them; but the fact that they do exist shifts the burden of proof and it is equally difficult to make a really conclusive case for abolishing them. 这种论断在Jaffe(2000)也有体现,即在实证研究中,很少能得到专利制度与创新的稳健的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15 17:50:30
作者想对这一结论进行实证。即,考察60个国家在150年间发生的177次专利政策变动,对本国居民、外国居民在本国申请专利的影响,以及本国居民在第三国,如英国,申请专利的影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15 17:50:44
结论有点出乎意料:一国加强专利保护,会对国外居民在本国专利申请的明显增加,而本国居民在该国以及在第三国申请的数量减少(其内在机制是什么?)。另外,作者得到的结论符合与直觉,加强的专利保护在两种情况下作用很有限:该国已经具备较强的专利保护水平;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很低,研发能力很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15 17:50:58
由于作者考察的是177次专利政策变动,而非一次政策变动,如日本扩大专利保护范围(Sakakibara and Branstetter,2001),美国court of appeals for the federal circuit的设立(Kortum and Lerner,1998; Hall and ziedonis,2001),加强药品专利保护,如加拿大(McFetridge,1999),印度(Lanjouw,1998),意大利(Scherer and weisburst,1995),为了兼顾这177次专利政策变动,作者需要在创新变量做出缩减,只采用专利申请的加总数据,但这有利于减少其它政策因素的影响。与作者要论述的问题相关的研究,如国际贸易文献,如IPR对贸易、FDI及许可生产的影响,但这些研究所涉及的时间范围较短,同时很难解决双向因果关系,或IPR的内生性,即研发较多的国家倾向于更严格的IPR保护。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15 17:51:19
由于每次讨论的同学不是很多。只谈到这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