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十一一过,求职就陆陆续续的开始了,那时候,来清华宣讲的单位可多了,好单位琳琅满目,我们眼睛看都不过来,比如垄断央企总部,专指国资委直属的一百多家央企,国家电网、中石油,中石化,移动、五矿、中化,保守估计第一年税后15万以上,又是京户、体制内,我们狂投简历;外资投行、银行、企业、律所等,比如高盛、摩根斯坦利、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更新薪酬后)、SBC,citi group(就是被你们视为神迹的花旗银行), standard charters、麦肯锡、以及大家耳熟能详的外资律所,应届生刚进去保守估计15-20万;国内证券公司,典型如中金、中信、国泰君安、中银国际,不加bonus也能20万以上;股份制银行总行,如浦发、光大、兴业、招商、中信,从浦发的上市公司年报上都可以算出人均33万;比较好的内资所,典型如君合、海问、方达、金杜,收入第一年每月税后8000以上,年终1-4个月工资;而如汇金公司、中投公司、国有四大行总行、交行总行相比上述那些都算是比较差的工作了;中海、保利、金融街控股、中粮地产、招商地产、远洋地产、华润置地等地产公司的法务部门对我们也有很大的吸引力;比较不错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比如基金、信托等也吸引了我们好多同学的眼光;比较特殊的一类,国家公务员,热门的有中纪委、国办、发改委、国资委、财政部、国税总局、人事部、一行三会等也让我们绝大部分人都报考了国家公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