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1818 0
2010-08-24
《施耐庵墓志》: “耐庵……为至顺辛未进士。曾官钱塘二载,以不合当道权贵,弃官归里,闭门着述,追溯旧闻,郁郁不得志。”“公殁于明洪武庚戌岁,享年七十有五。……其门人罗贯中(说)……先生之着作,有《志余》、《三国演义》、《隋唐志传》、《三遂平妖传》、《江湖豪客传》──即《水浒》。每成一稿,必与门人校对,以正亥鱼,其得力于罗贯中者为尤多。” ——呵呵,网络时代真是好啊!一查就出来。三国也是施老原创。
《中国小说大家施耐庵传》说: “庄子曰:‘哀莫大于心死。’西国之人心,死于罗马以后之宗教家,死守宗教之义,日奉其性命财产,以献于罗马之教。中国之人心,死于南宋以后之理学家(与明代理学有别),死守尊皇之义,日奉其性命财产,以献于胡元之君主。斯时之民,冥冥沈沈,杀之剐之不知痛,犬之马之不知羞。于此而思有以活之之法,非有大慈悲大手笔大魔力不能。吾于西国得一人焉,以沙尔十二之传记,而活已死之人心,曰福禄特尔。吾于中国得一人焉,以宋江百八之传记,活已死之人心,曰施耐庵。” 更重要的是,“相传其书成之日,拍案大叫曰:‘足以亡元矣。’而耐庵之心事,于此一语,跃跃然如见焉。”──这是笔者看到的记述作者心境的唯一文字,如果不是出于杜撰,应该是十分珍贵的文学史料!
  该传记作者认为:“天氤地氲,思想乃发。”中国的思想家不必迎合“西国圣哲”,但又“自无不合,则公理为之”,施耐庵就是一个明证。他说,《水浒》借李逵之口,说出:“晁盖哥哥作大宋皇帝,宋江哥哥作小宋皇帝”;借石秀之口说出:“你这与奴才做奴才的奴才”,是阐发中国古代“人皆可以为尧舜”的思想,是中国的“民约论”。所以,耐庵可比卢梭;《水浒》有民权之思想。   他认为,“元亡于《水浒》”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元末人民大起义的着名头领:韩林儿、张士诚、陈友谅、明玉珍,都是“《水浒》之产儿”,“而朱元璋尤其着者耳。不数十年,淮南豪杰并起而亡元族矣。……施耐庵以百零八之英雄,而产出无量劫无量数之英雄,而朱元璋为魁。”
  他的结论是:“世以耐庵为诲盗,金圣叹氏又从而回护之。余以为不必回护也。耐庵固诲盗,抑知盗固当诲耶?盗而不诲,则……扰乱治平,为天下害。盗而受诲,则必为汉高祖之盗,为朱元璋之盗,为亚历山大之盗,肃清天下。”(原载《新世界小说社报》第八期,据1959年10月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近代文论选》转录。)
  梁启超在《小说丛话》中也说:“施耐庵之着《水浒》,实具有二种主义。”其一“因外族闯入中原,痛切陆沈之祸,……以雄大笔,作壮伟文,鼓吹武德,提振侠风,以为排外之起点。”其二,“即独立自强而倡民主、民权之萌芽也。”“欲倡民主,何以不言‘替民行道’也?不知民,天之子也,故《书》曰:‘天听自我民听,天视自我民视’。”“叛宋而自立,岂得谓之忠乎?不忠矣,岂得谓之义乎?虽然,君知其一,不知其二。有忠君者,有忠民者。忠君者,据乱之时代也;忠民者,大同之时代也;忠其君而不忠其民,又岂得谓之忠乎?”(据阿英《晚清文学丛钞。小说戏曲研究卷》转录)
  王钟麒在《中国三大小说家论赞》中说:“施氏少负异才,自少迄老,未获一伸其志。痛社会之黑暗,而ZF之专横也,乃以一己之理想,构成此书。……其人类皆有非常之材,敢于复大仇,犯大难,独行其志无所于悔。生民以来,未有以百八人组织ZF,而人人平等者,有之惟《水浒传》。使耐庵而生于欧、美也,则其人之着作,当与柏拉图、巴枯宁、托尔斯泰、迭盖司诸氏相抗衡。观其平等级,均财产,则社会主义之小说也;其复仇怨,贼污吏,则虚无党之小说也;其一切组织,无不完备,则政治小说也。”(同上)
     从这些古人观点看,可以更好的理解毛主席的《水浒》情节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