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之家App
让优质教育人人可得
立即打开
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
论坛
›
经济学人 二区
›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中国成“博士生产大国” 最牛导师同时带47博士
楼主
lijunhua
2666
10
收藏
2010-08-25
武汉专家推出《中国博士质量调查》一个导师最多同时带47名博士生
本报讯(记者朱建华)昨日,华中科技大学教科院教授周光礼新书《中国博士质量调查》在武汉面世。该书通过调查披露了我国当前博士生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该调查回收到有效问卷1392份,调查对象涉及在校博士生、博士生导师、博士培养单位负责人和毕业博士生。
统计显示,46%的博导同时指导的学生超过7名,最多的高达47名。大部分博导认为自己适合指导的学生不超过6名。周光礼昨日称,调查中所指的学生仅为博士生,不包括硕士生。
调查表明,近13%的博士生每月与导师交流不到1次,甚至还有3%的博士生反映未与导师交流过。
2008年,我国博士学位授予数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学位授予国家。2009年,全国在学博士生24.63万名;2010年,全国博士招生计划为6.2万人。
周光礼认为,我国博士生数量迅速增长,一方面说明高等教育事业大发展,另一方面也造成博士生教育水平下降和学术质量滑坡。博士生的培养质量已引起国家相关部门关注。
调查显示,50%的用人单位认为我国博士培养质量10年来整体上没有进步,“甚至还有下降趋势”。在对新进博士创新能力的评价上,用人单位认为“一般”和“差”的占68%。
周光礼介绍,国外一流大学博士淘汰率高的可达40%,而我国采取的是“严进宽出”政策。他说,没有淘汰机制,质量也就没有保障。
在读学生10年增加19万四大因素制约博士培养质量
本报讯(记者朱建华)我国在读博士生人数由1999年的5.4万人增加至2009年的24.63万人,10年间增加了4.56倍。昨日,周光礼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从4个方面对影响我国博士培养质量的因素进行了解析。
一是博士生指导教师。在博导增长人数跟不上博士生扩招速度的背景下,高校评聘博导的门槛有所下降。有些博导本身水平就不怎么样,也很难带出高质量的博士。博导指导的学生多,也直接影响到博士培养质量。
二是国家的科研体制。国外有的明确规定导师课题经费中1/3要用来培养学生,而我国在政策层面完全把博导的教学和科研分开了。
导师要支付学生各种费用,只能去拉很多简单的直接服务社会的课题,多由博士生完成。博士生水平因而难以提高。
三是博士生的自身追求。一些人读博士完全是为了拿张文凭,读博士的动机很功利化。一些人把“博士”比喻为“搏仕”,意思就是说读博是为了将来能做官。
四是整个社会的浮躁心态。一个人一旦有了“博士”这层金,就会赢得更多的社会认可和尊重,甚至会谋得更多的社会资源和财富。这助长了博士生的急功近利。
学生成廉价高级劳动力博士生大多喊导师“老板”
本报讯(记者朱建华)《中国博士质量调查》披露,大多数博士生称导师为“老板”,有的导师把博士生当作廉价的高级劳动力。
周光礼昨日表示,现在我国的“博导制”既不同于欧洲的“导师制”,也不同于北美的“老板制”,是一个“不伦不类”的模式。
调查显示,60%的学生认为,他们承担了导师课题一半以上的任务。有些导师的横向课题100%由学生完成。把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成为一些博导为何愿意多招生的原因所在。
由于考核制度不健全,博导指导学生质量的高低并不影响他们的利益。相反,博导多招学生却能为个人带来各种好处。
一位博导在接受访谈时说:“现在有的博导连学生的论文都不看,纯粹就是老板。喊老板是一种极其贬义的称呼。”
周光礼认为,在学生需要导师提供项目和经费、导师需要学生参与课题的“利益驱使”和“彼此回报”下,师生关系变成了一种“雇佣关系”。
对于发表论文要把导师列为第一作者的“潜规则”,很多博士生都表示不满。但在“雇佣关系”之下,导师在很多方面对学生发展具有决定权,学生又不得不接受。
声音刘道玉:我国研究生教育已变味
本来,研究生教育是为了培养少而精的理论型和研究型人才,以充实到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部门,这是世界博士研究生教育的通则。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也依然恪守着这个宗旨。
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研究生人数急剧膨胀,官员和老板也拥进校园争戴博士帽。有不少老板只有高中甚至初中学历,可见我国博士学位的含水量多么大!
博士学位是为了培养少而精的理论型和研究型人才,但是许多大学和攻读博士学位的人并不明白这个道理,只把它当作一种荣誉和身份,当作升官或求职的砝码。现在,研究生教育已经变味,以至出现了烹饪博士。
——摘自刘道玉《彻底整顿高等教育十意见书》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沙发
gzgysr
2010-8-25 07:59:04
国家投了多少钱在培养博士身上,没有调查下博士的生存环境,不要将博士水平下降怪罪到导师和学生的身上。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藤椅
铁树
2010-8-25 08:04:47
标准化生产出的标准化产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板凳
nathanlin7
2010-8-25 08:09:51
在经济学这方面,可以查阅近两年的博士论文水平,与十年前相比,看看水平上升还是下降?再看看十年前的经济研究发的文章,对比现在的文章,看看就知道。不要一棍子打死,博士质量下降。如果自然科学按照能拿诺贝尔奖的水平来对比,似乎100年都没进步,难道说博士的培养水平一直下降吗?你做调查研究,先排除官员类的在职博士,看应届生的似乎更具可比性。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报纸
李铁宁
2010-8-25 08:15:45
说的太好了,揭示中国学术腐败。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地板
iscenduan
2010-8-25 08:27:42
研究生教育把关确实不太严,批量生产一般都会以牺牲质量为代价!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7楼
sunjinshuai
2010-8-25 08:27:54
差不多这种情况吧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8楼
sunwin
2010-8-25 08:34:47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9楼
litaogzl
2010-8-25 08:49:15
中国发展的规律,先数量,再质量!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0楼
davidbeckham23
2010-8-25 09:49:15
litaogzl 发表于 2010-8-25 08:49
中国发展的规律,先数量,再质量!
平均质量急剧下降是一件很难办的事情,已经降到这种程度再来提高质量就更加难得多啊。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1楼
Gowhson
2010-8-25 11:20:31
中国的博士没质量啊
数量是没什么用的
而且很多都是混文凭的
这种机制需要改革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博士生入学考试金融学试题
呼吁国家提高博士生待遇
中国成“博士生产大国” 最牛导师同时带47博士
一个导师最多同时带47名博士生
中国成“博士生产大国” 最牛导师同时带47博士
我国在读博士10年增19万 1个导师最多带47人(转载)
中国成“博士生产大国” 最牛导师同时带47博士
我国在读博士10年增19万 1个导师最多带47人
zt:一个文科博士生的心声:学术怎么了?
博士生的春天?
栏目导航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会计与财务管理
爱问频道
Stata专版
EViews专版
经管文库(原现金交易版)
热门文章
Nature点赞!哈佛MIT最新作:AI科学家时代来 ...
CDA 认证考试大纲 2025 重磅更新:一二级考 ...
达富发投资关于中百集团行情数据操作分析与 ...
2025秋季大摩宏观团队闭门会议纪要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数据
建筑的想象之整理补充笔记
英文书籍
超越普里瓦洛夫无穷乘积与它对解析函数的应 ...
超越普里瓦洛夫数项级数卷
国家级都市圈谁在领跑:2025华高莱斯产城瞭 ...
推荐文章
10月重磅来袭|《打造Coze/Dify专属学术智能 ...
高校老师和学生都在偷偷上的智能体课,到底 ...
最快1年拿证,学费不足5W!热门美国人工智能 ...
关于如何利用文献的若干建议
关于学术研究和论文发表的一些建议
关于科研中如何学习基础知识的一些建议 (一 ...
一个自编的经济学建模小案例 --写给授课本科 ...
AI智能体赋能教学改革: 全国AI教育教学应用 ...
2025中国AIoT产业全景图谱报告-406页
关于文献求助的一些建议
说点什么
分享
微信
QQ空间
QQ
微博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