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010-8-28 20:13:32
呵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8 20:30:43
只能说这样的人学术道德水准不高!送他(她)一句话:搞不好学术就不要强逼着自己干这行!赶自己上架结果不得而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8 20:39:59
还是要鄙视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8 20:45:57
我觉得这种事是制度逼良为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8 21:00:53
这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因为高校评价环境使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8 21:33:36
很正常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8 21:42:26
是要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8 22:55:01
吃饱了撑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8 23:00:27
理解,这很正常。大家要知道,在学术腐败的今天,一稿多投很有必要。为什么很多垃圾杂志都是CSSCI,这些杂志版面费几千,但就发两到三个版面,两道三个版面能说明说明问题?为什么有些老师一个月就可搞定一篇高档刊物,都是钱搞定。作为大多数弱势群体的博士、教师,不搞一稿多投,何时文章才能刊出。老子在经济研究投了一篇文章,初审四个月后,某天本人在网上查询,结果显示初审,打电话去问,编辑问有没有要我寄电子稿,我说没有,他说你的稿件退稿了,我说我现在查询还是初审,他说你搞错了,已退稿了,你刷新一下。我刷新一下显示退稿,老子当时就发飙了。很多文章二审基本没什么问题,结果还没上终审就给编辑拒了。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不搞一稿多投死定了 1# andrew_chaun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8 23:03:13
只要不是抄袭就可以理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8 23:03:34
唉,现在多了去了,其实大家都知道是被逼的,评职称要那么多文章,不一稿多投就没戏了,体制的弊端。但理解归理解,不赞同。楼主说的对,为自己的长远学术生涯打算,恪守学术道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8 23:14:22
还是海归了,不知道那个很多海归的上财是不是也一样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8 23:16:01
这个怪不了作者,一篇文章审稿期最少半年,多则1年,最后还有可能告诉你退稿。不一稿多投等死啊,而投了就有可能都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9 09:37:49
tanyuanfa 发表于 2010-8-28 16:07
你个傻逼,不懂就别瞎说。这样已经不错了,很多文章重复是只是标题换一下而已。对同一个主题,采用实证和案例研究两种不同的方法完全可以而且必要。
靠,你发过几篇文章啊!!!标题是案例和实证,但内容是完全一样的。这叫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啊!!!!!你真够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