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创业论坛
5543 1
2006-05-12
52286.rar
大小:(7.99 KB)

只需: 2 个论坛币  马上下载

本附件包括:

  • 中小企业中研发人员中容易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oc

<BR>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12-28 09:33:00

中小企业内倾型研发人员容易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中小企业中研发人员中容易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修订稿 

作者:邢曙辉

内倾型研发人员中难道存在很大的问题吗?或许有人会对认为,“这简直是偏见,无知的偏见”,“我们内倾型研发人员的素质没这么低”。但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的确存在着内倾型研发人员容易犯的一些共通的毛病,所谓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或者也可作为一把尺子,“日三省吾身”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思维模式倾向于简单化,这是初级内倾型研发人员中容易犯的一种错误。(就像美国人认为只有他们永远是对的一样,结果恐怖主义来了)这里讲的思维模式简单化并非指内倾型研发人员群体的智商出了问题,有资料表明,作研发的人员的智商大抵至少都在120以上,但从左右脑半球各自的分工的角度而言,左脑发达并不等于右脑同样发达,如果一个人的智商120,而情商(EQ)却只有50,恐怕也是一件不容乐观的事情。而马太效应的原理在我们内倾型研发人员中智商与情商之间也可能出现趋向一边倒的情形。
……


关键词:内倾型、研发人员、团队、思维模式、对策、中小企业



目录1 前言. 1
2 正文. 2
3 研究方法. 2
4 分析与讨论. 3
5 结论与建议. 5
6 致谢. 7
7 参考文献. 8


1前言
鉴于研发型中企业是以技术导向型,故企业一般对内倾型研发人员呵护有加,对其存在的某些不良问题视而不见或表示偏袒,从而助长内倾型研发人员的不良习气,对整个团队发展不利。
2 正文
内倾型研发人员中难道存在很大的问题吗?或许有人会对认为,“这简直是偏见,无知的偏见”,“我们研发人员的素质没这么低”。但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的确存在着内倾型研发人员容易犯的一些共通的毛病,所谓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或者也可作为一把尺子,“日三省吾身”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思维模式倾向于简单化,这是初级内倾型研发人员中容易犯的一种错误。(就像美国人认为只有他们永远是对的一样,结果恐怖主义来了)这里讲的思维模式简单化并非指内倾型研发人员群体的智商出了问题,有资料表明,作研发的人员的智商大抵至少都在120以上,但从左右脑半球各自的分工的角度而言,左脑发达并不等于右脑同样发达,如果一个人的智商120,而情商(EQ)却只有50,恐怕也是一件不容乐观的事情。而马太效应的原理在我们内倾型研发人员中智商与情商之间也可能出现趋向一边倒的情形。
据我们观察,在内倾型研发人员中,有以下几种倾向:其一,轻视管理者的工作,更看不起销售人员,在凡事都讲有无技术含量的今天,过份抬高自身的身价,对公司管理层的一些小小的迁就当作自身了不起的资本,并无所顾忌地放大,最终迷失了真正的自我。
其二,忽视与其他人员的应有交往,所关注的内容过于狭隘局限于某专业的纵深领域,对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也站在研发的思维角度来看待。缺乏应的的系统性和综合思维的能力。
其三,缺乏应有的团队意识,认为只要把工作作好,其他都可以不管,也不大顾及自身言行给周围人员的影响。
以上表现产生的原因,据我们的问卷调查分析,无外乎以下几点:首先,因为工作生活的压力,平时很少看电视新闻或相关经济管理方面的书籍报纸,三点一线的工作生活方式可能是导致简单化思维的一个原因。朋友圈子狭隘,谈论话题单一,聚在一起对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话题本能排斥,表现出过份的冷漠,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并逐步形成自己的相对封闭型的思维定势。
其次,本身性格内向,怕说错话,怕得罪人,凡事三缄其口,是思维模式容易简单化的另一方面原因。认为自己不善言辞,口头表达能力很差,索性懒得说话,甚至在别人主动沟通时还躲躲闪闪。让上级摸不着内倾型工程师的心思,有问题有想法都憋在心里,然后总觉得别人不理解,感到自己怀才不遇,时间久了,很容易莫名其妙地一走了之,弄得部门经理和人力资源经理一头雾水。
再次,想到哪说到哪,认为是一种“直率”的表现。丝毫不顾及对方情感接受与否,认为自己的表述是客观真理,是为别人好,否则我还不会跟内倾型工程师说呢。结果得罪了一大班人,是怎么得罪恶的自己还不明白,到有一天有人向内倾型工程师发火时或故意伤害他时还觉得自己很冤枉,“我平时对某某那么好,某某却还这样的口气对我说话”便是这种“直率”者的表现,须不知,他对别人的“直率”早就对别人构成了极大的伤害,如果被伤害者涵养较深,或许他也不会当场回击,但如果碰上心胸狭隘的但表面“有涵养”的人,哪一天有这种问题的内倾型研发人员可能被莫名其妙地穿双了双小鞋,然后只有。如果内倾型工程师碰到的是一个同他一样“直率”的人,恐怕后果没那么好了,弄不好双方打起来也有可能。如果内倾型工程师的直率表达会伤害别人的自尊的话,这样的直率还不如不要的好。于人于己都有不利的法何必说出口呢?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不得不表达可能会伤害他人自尊的意见时,千万注意三思而后言。不要以“直率”为挡箭牌来掩饰自身的缺点。
最后,认为自身水平在某一领域是公司内独一无二的,或者自认为稀缺资源,便目空一切,自以为是。或者自恃老板或顶头上司看得起,而有恃无恐,不在乎公司的团队建设,不在乎别人的评价,更把公司的规章制度视为种种不应有的约束,然后对公司各部门的工作指手划脚,认为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特别是对本部门工作,在一大堆抱怨之后没有一个象样的解决方案,而似是而非的“好主意”、“好点子”不少,给人一种错觉,这个人真很有本事,但实际上,都只停留在点子、主意阶段。这些从实际操作层面看来,没有解决方案的点子和主意不如不提的好,因为别人也可能已经想到,当一个非正式建议在非正式场合提出来没有给出建设性建议时,在别人看来只能是一种主观发泄而已,没有任何积极的意义,相反,给其他员工中造成一种公司“唯有我最能干,其他人都不行,管理者都是混蛋”的假象。结果会怎样呢?时间久了,公司领导自然不喜欢,必然自身日子不好过。最终只能走人。
我们知道,一旦发现自身真的有以上缺点中的一项,我们就会发现这些不足会有哪些方面的危害:一,过分的关注某一方面而忽略其他方面会导致人格的某种缺陷而完全不自知,这是最为可怕的,因为这种缺陷一旦形成,将很难改变。严重一点,用我们的心态命运理论来解释就是这样的人格缺陷将影响内倾型研发人员事业的成败,并最终影响内倾型研发人员的命运。说得轻一点,也会影响内倾型研发人员的同事关系和他在公司的应有地位。
其次,思维的僵化,难与别人沟通,阻碍自身的进步。一个很浅显的比喻是拿一个苹果与人交换,每个人只能得到一个苹果,拿一个人的思想与人交换,则两人都将得到两种思想。其实有时还远不止两种思想,我们知道,只有相互的沟通,才会产生思想的火花。而思想的火花则是我们灵感受的源泉,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也许有的年轻的内倾型研发人员会说,我年纪轻轻,思想怎么会僵化呢?纯粹是杞人忧天。但人的本性是有很多的惰性因子的,试拿自己现在的状态与过去高考冲刺对比一下,当前你的工作时的用功程度是如何呢?你的意志力还那么坚强吗?你还有那种对待高考一样的近似于信仰的追求吗?你是否开始得过且过了?你是否在一步步走向成熟的同时给自己一些美丽的借口?作为一个惯用的比喻,千万不要做温水里的那只青蛙。故事是这样的,如果我们将一只青蛙放到一个滚开的锅子里而,这只青蛙出于求生的本能一定会跳出去。而如果将一只同样的青蛙放到一个凉水的锅子里面,慢慢加热,其结果可想而知,这只青蛙必死无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局,不是我们要考虑的。而我们,在生活条件稍微有点改善时,很易产生小富即安的意识,自觉不自觉的成了温水里面的青蛙。
思维僵化的可怕之处还在于随着年龄的增长,经验的积累,越来越多的思想包袱(无用的经验)和思想灵光交错的堆积在脑子里,而一般人或者没有时间,或者不会清理,或者根本不想去清理时,这些思想的包袱就会象污垢一样在我们的头脑里沉淀下来,越积越厚,直到挤占了头脑的整个空间,就象电脑硬盘存储了一大堆信息,很难及时找到有用的信息。
那么怎样才能克服以上可能出现的倾向和可能已经存在于内倾型研发人员身上的不足呢?如果单纯讲一大堆问题而无解决问题的任何建议,恐怕也会象前面所提到的满肚子“点子”“主意”的人一样放空炮,有百害而无一利。
针对思维简单化倾向的现象,我们认为,作为内倾型研发人员,其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是不容怀疑的,但正是因为其慎密的逻辑思维,可能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可能在项目研发问题上,也会出现揪住某一问题不放,这个问题不解决,好象其他问题都不能解决一样,结果可能钻进了死胡同。影响了工作的效率。或许,内倾型工程师的思维对他解决工作中的科研问题非常管用,于是内倾型工程师便不自觉地拿来解决与技术丝毫不沾边的社会生活问题,结果差之毫厘,缪以千里,影响内倾型工程师对社会问题的鉴别,不能切换角度思维或不能站在比较高的角度看问题,将会严重地影响的工作效率和人际关系。有人也许会说,我已经买过许多这方面的书籍了,这道理谁不懂,还用别人来板着面孔来说教?
其实,只有活生生的人与人的交往,产生的相互影响力,才是最有效的影响力。那与什么样的人交往最划算呢?我们建议研发人员跟学人文科学或经济管理的人交朋友,这样的交往具有很大的互补性,谈话时可以求同存异,取其精华,剔其糟粕。其实我们与人交谈时,有时只要有一句有用的话或学到一个方法就足够了,不要每次谈话都抱着很高的期望。事实上,我们日常谈话大部分是废话,但我们不能不交流,对外面的政治经济生活完全置之不理,也不能否认哲学世界观与方法论对研发人员的客观存在与深刻影响。
内倾型工程师也许会说哲学对人一定会产生深刻影响是不恰当的,因为有的人压根儿不喜欢哲学。但事实并非如此,不管我们承认与否,只要某个人已有了自己的主见(世界观)时,必然有哲学思想在左右他的思维。而马克思哲学告诉我们,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便会有什么样的方法论。这里说了老半天,绕了一个大弯子,我们还是回到我们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问题上来。
基于世界观与方法论这二者的关系。我们想建议的是,搞研发工作的,一定要懂点哲学,否则,工程师研发了半天,还不知自己在干什么,也不知自己所干的研发有几分成功的可能,更不知有多大的价值。哲学里的方法论不管对基督徒、佛教徒还是没有信仰的普通人,都有是完全管用的。牛顿因为哲学发现了万有引力,也因为最终皈依神学而失去了对宇宙的判断。爱因斯坦亦因为哲学的指引成就了其相对论。
试想想,如果没有系统论,信息论与控制论三大新的哲学理论的提出,我们就不会有今天的信息社会的出现。为什么国家领导人要求大家学会信息筛选?为什么几乎所有的体育比赛都是比速度?为什么现在有的人的知识那么管用,而有的人满腹经纶而英雄无用武之地?为什么有的人那么容易被社会所淘汰?为什么有的人没什么文凭亦无权力而在这个社会左右逢源?当然我们不提倡低水平的竞争,但有一点,大凡成功的人,首先是方法正确。而方法正确的前提是思维没问题。而思维的正确来自于与人交往中汲取了别人成功的有益的智慧。所有这些,都离不开思想观念的改变,离不开必要的诱导与灌输。离不开对权威的某些方面的绝对服从。此所谓“学然后知不足”。因此,我们这时比任何时候更需要自我超越、更需要相互沟通、更需要团队意识。
自我超越要求我们不管何时,不要自负,不再自以为是,更不要自卑,一味地唯唯喏喏,而应在自信的基础上力图每天都有一点小小的进步,经验自我检讨、改进,遵循清理、清洁、整理、整顿、最终而提升素养为原则和方法,清空物质的和精神的垃圾。敢于对自身的不足之处作斗争,不断改善自身的心智模式,即前面所论述的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无论从具体研发工作的角度还是管理者的角度,都能系统的分析问题。加强与同事的交流,建立共同的工作目标,不断提出有益的团队改善建议,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工作中,这其中的乐趣,恐怕是一般人难以体会的。到时工作成为我们的第一需要已经不远了。
3 研究方法
以市场调研为基础,深入某软件企业与相关人员座谈交流。
4 分析与讨论
内倾型研发人员的个性表达与团队整体性需求的冲突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内倾型研发人员如果不注意社会生活良好训练,则容易走极端,容易用科学研究问题的方法来看待遇社会问题。这咱思想其个人有害。
5.2 建议
内倾型研发人员要有意识的改善自己的心智模式,做到即见树木,又见森林,系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6 致谢
本文在完成过程中得到了****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7参考文献
[1]孔子 《论语》
[2]彼得·圣吉  《第五项修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