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b56c160100kwge.html
大家看了我的这个标题,是不是非常愤怒?要是我是一个新闻工作者,那恭喜我吧,我的目的达到了。
然而,我的目的是想提请大家注意,倘若你以后看到了类似的标题,比如某某砖家又说了令广大人民群众愤怒的话了之类,不妨先看看人家的全文,好歹也要看下人家的上下文吧?
例如这篇文章,作者说“
中国人历来有道德诉求的传统,却没有事实分析的习惯。”
这句话我看说的很对,如果一开始就认定把人比做牲口是不道德的,忽略了事实分析,那你估计也要臭骂这家伙了。
可是,请看作者最后要表达的观点:
经济人是不会不善待稀缺资产的。我们看到的拖欠农民工工资、农民工工资待遇低的问题,其实是农民工不稀缺的问题。解决之法,在于发展经济,创造就业,增加劳动的稀缺性。当然也是农民工人力资本含量不高的问题。解决之法,在于强化教育,增加农民工人力资办含量。而最有效的增加农民工人力资本含量的办法还是增加就业,给他们一个干中学的机会。
请问大家这观点有什么问题?
何必死死揪住一个无关紧要的类比,而忽略了文章的核心观点呢?
或者,这类比却有不妥,因为这在道德上伤害了很多人的感情,但仅仅因为这样就把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抛诸脑后,大家就不觉得有问题么?
要是这作者还是个名人,估计第二天报纸标题就是“***把农民工比做牲口”,然后就是舆论一片哗然,然后又是痛批“砖家”,这就是现在普遍的逻辑。
所以说,以后大家如果要批判谁,请只批判那该被批判的部分。
例如这篇文章,你实在觉得这类比令你不爽,就批判这个不恰当的类比好了。
一个囚犯做了一件好事,难道就不是好事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