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6222 4
2010-09-02
吉林泛亚信托公司实际控制人犯5宗罪一审被判无期徒刑。   8月31日,Tom Cliton在法庭上。
  当日,吉林省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吉林泛亚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及Tom Cliton(曾用名范日旭)等6名被告人合同诈骗、欺诈发行债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虚报注册资本、单位行贿一案。被告人Tom Cliton因5宗罪名一审被判处无期徒刑,并处罚金人民币357万元。
  被告人Tom Cliton,1951年出生于长春市,国籍:美国,原系吉林泛亚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实际控制人,住美国洛杉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9-2 17:12:44
补充资料




审判法庭临时改地点

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原定于8月31日10时在第10法庭开庭,但临近开庭时又改到第1法庭,同时将开庭宣判时间向后推延。据称,时间推延是因为提审范日旭等6人的警车在路上遇到了交通堵塞,而改换审判庭是因为当天现场采访的媒体记者众多,所以改到可容纳更多旁听者和记者的第1法庭。

范日旭等6名犯罪嫌疑人的亲属、朋友等也来到法庭,庭审宣判前他们议论纷纷。范日旭的一些亲属旁听了宣判,但却拒绝了记者的采访。

整理后的案件卷宗

堆起后有一人多高

一名办案人员介绍,作为我省历史上知名的经济大案,范日旭一案引起办案人员的格外关注,光是搜集整理后的案件卷宗,堆起后就有一人多高,需要用手推车来搬运。办案人员更是专门成立办案组,跨省区搜集证据,力争将此案办成铁案。

这名办案人员还提到,检方指控范日旭涉嫌集资诈骗、欺诈发行公司企业债券、虚报注册资本、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合同诈骗、单位行贿等6项罪名,法院审理后认定范日旭涉及其中5项罪名,集资诈骗罪因证据不足未定罪。

“这些罪名,几乎涉及到了金融和股市的各个方面,范日旭却玩弄于股掌之间,能量之大令人震惊。”办案人员说。

庭审

范日旭出庭时

面部表情十分平静

11时17分,法警喊了一声“出来了”,现场旁听者和媒体记者的目光都转向了通道口,并且站起身来。第一个从通道里走出来的就是戴着手铐的范日旭。范日旭高1.7米左右,平头,面部表情十分平静,让人很难将他与昔日吉林“首富”、叱咤风云的股市大鳄联系在一起。

紧跟着范日旭走出的,依次是孙健、王丽霞、张诚、沈中民、李延庆。

11时20分,法官开始宣读对范日旭等人的判决。

五宗罪

用虚假合同

套取银行贷款

法院审理查明,1998年7月,范日旭指使北方民航机场设施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法定代表人孙健及王丽霞等人,编造了虚假的财务材料向某银行申请办理承兑汇票。

1998年7月30日,北方民航机场设施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与银行签订银行承兑抵押担保协议,得到银行为其公司开具的6张承兑汇票,每张金额500万元,票款额共计3000万元人民币。1999年2月,承兑汇票到期,该公司仅用汇票保证金归还人民币1000万元,其余2000万元由机场设施公司再次同银行签订担保借款合同,规定贷款2300万元用于归还本金及利息,此笔借款由被告单位吉林泛亚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提供连带责任保证。该笔2300万元贷款一直未偿还,而3000万元承兑汇票被范日旭贴现后,其中的2235.18万元用于垫付到期债券款。

先后4次

欺诈发行债券1.9亿

1999年3月至4月,范日旭和孙健事前商定,用吉林白山航空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名义,虚构债券款用于建设项目投资并虚报该公司前3年盈利情况,向吉林省计划委员会两次提出申请发行企业债券3000万元、5000万元,期限为两年。

2000年5月,范日旭和孙健又合谋,以白山航空公司于1999年发行的人民币8000万元企业债券到期为由,向吉林省计划委员会提出申请发行6000万元企业债券以新还旧,实际发行企业债券人民币5000万元。2001年3月,白山航空公司于1999年发行的8000万元企业债券到期。范日旭又以债券兑付存在资金缺口为由,向省计委提出申请以发新还旧方式批准发行企业债券6800万元,实际发行企业债券6000万元。

1999年3月至2001年4月期间,范日旭、孙健共计欺诈发行债券4次,发行债券总额共计1.9亿元人民币,4笔债券均由吉林泛亚信托投资公司代理发行。

虚报注册资本

达1.81亿元

2001年,中国人民银行调整了信托投资市场,规定重新登记的信托投资公司不能有不良资产,注册资本不少于3亿元人民币。范日旭在明知泛亚信托投资公司不具备重新登记条件、没有出资实力的情况下,仍指使时任海南泰和集团执行主席的沈中民于2002年9月分别借款1.5亿元和7800万元,分别转入其控制的长春创世实业有限公司、长春恒顺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长春洪武实业有限公司人民币1.81亿元作为3家公司向吉林泛亚信托投资出资款。

2002年9月24日,吉林泛亚信托投资公司取得了注册资本为300138003.70元的验资报告。在泛亚信托股东出资及股本金不真实的情况下,沈中民又向工商部门提出增资申请,并于2003年8月8日取得了工商登记。

范日旭、沈中民向工商机关虚报注册资本1.81亿元,虚报比例达60.13%。

合伙非法吸收

资金8739万元

2003年上半年,范日旭为解决其以长顺实业集团、白山航空公司名义在吉林泛亚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发行企业债券的到期兑付资金,在重新注册后,预谋立即发行信托计划获取资金。

2003年9月,范日旭任命张诚为吉林泛亚信托投资公司副总经理,主管信托业务,李延庆被任命为理财中心经理,负责成立理财中心和发行信托计划。

2003年10月至2004年8月期间,范日旭、张诚、李延庆,采取虚构信托资金用途,出具受益人证明等手段,利用吉林泛亚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非法发行信托计划共计8739万元。

其中,范日旭、张诚非法发行信托计划8739万元,被告人李延庆非法发行信托计划2489.5万元。

单位行贿

致“引火上身”

在先后4次欺诈发行债券过程中,原吉林省计划委员会经济政策协调处处长高应坤为范日旭提供了帮助,审批通过了企业债券的发行。

1999年4月,范日旭将价值人民币32.69万元的50920股北方五环公司职工内部股票以3万元价格卖给高应坤,使高应坤获利29.69万元。

案发后高应坤获刑14年,他的落马颇具戏剧性。2002年,吉林省人民检察院在侦办另外一起诈骗发债批文案时,对高应坤及其副手王希义展开侦查。搜查高家时,意外发现了范日旭名下一公司的原始股票交割单,且股金已被高应坤的妻子取走。

恰巧高应坤为范日旭辖下的公司审批过企业债券,遂撬开了高应坤的口,并将范日旭纳入视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2 17:14:56
法院判决书提到,被告单位吉林泛亚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违反信贷管理法律、法规,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巨大,被告人范日旭作为被告单位的实际控制人,系单位犯罪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被告人张诚、李延庆作为被告单位的副总经理和理财中心经理,系单位犯罪的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均应对单位犯罪承担相应刑事责任。

同时,被告人范日旭又伙同孙健、王丽霞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履行合同过程中,采用虚构事实的手段骗取他人财物人民币2300万元,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均已构成合同诈骗罪。

范日旭等6人涉及多项罪名,判决书长达100多页,法官从11时20分开始宣读,直到1个小时后才宣读完毕。

另5名同案人员最多判7年

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被告单位吉林泛亚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犯虚报注册资本罪,执行罚金人民币950万元。

被告人范日旭犯合同诈骗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欺诈发行债券罪、虚报注册资本罪、单位行贿罪,决定合并执行无期徒刑,并处罚金人民币357万元。

被告人孙健犯合同诈骗罪、欺诈发行债券罪,决定合并执行有期徒刑七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70万元。

被告人王丽霞犯合同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0万元。

被告人张诚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0万元。

被告人李延庆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0万元。

被告人沈中民犯虚报注册资本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缓刑三年。

范日旭及前妻表示要上诉

12时20分,法官宣判后,被告人范日旭和孙健当庭表示将进行上诉,王丽霞和张诚则说要考虑考虑,李延庆和沈中民称将不再上诉。在法庭上,范日旭只是在宣读完判决书后说了“我要上诉”,整个审判期间没有再说过其它任何一句话。

当天宣判时,范日旭前妻孙健穿着病号服,在法庭通道处,法警允许其家人同孙健简短对话,一名戴眼镜的年轻男子抱住了她的胳膊,孙健顿时热泪盈眶,周围其他亲属也都围了过来,她向亲属们微微点了下头。“我还好,你们不用惦记。”孙健说完这句话时已经泣不成声。

金融帝国崩塌

虽然范日旭和他的泛亚系一直都在努力构建自己的金融帝国,但事情的发展却显然难遂人愿。

虚假出资

银通证券被停批

2002年8月,中国证监会同意吉林泛亚信托投资有限公司联合其他的信托公司以证券类资产为基础组建一个新的证券公司,即银通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其他的公司指的是北京中兴信托投资有限公司、焦作市信托投资公司,并且新组建的公司总部并不是设在长春而是在上海。

当时,北京中兴信托的证券业务在2001年已经被吉林泛亚信托所托管,而河南焦作信托投资公司下属的两个证券营业部也划归到了吉林泛亚信托的名下,也就是说组建银通证券的主体思想就是要构建范日旭自己的泛亚系。

但是,早在泛亚信托托管中兴信托后,央行承诺将提供一笔再贷款,支持银通证券的重组。2005年证监会发现银通证券股东曾试图虚假出资后,央行再贷款更是没有下文。于是,到了2005年10月,证监会明确表示对筹建中的银通证券停批。

2005年底,随着中兴信托营业部保证金爆仓后,管理层清查发现,筹建中的银通证券旗下营业部涉嫌挪用巨额保证金,便下令银通所有营业部由东海托管。至此,银通证券从2002年筹备以来,直到被托管前还未获批正式成立。

矛盾重重

泛亚系被多次举报

银通证券被托管一年之后,泛亚信托又被银监会责令停业整顿。

2006年11月24日,银监会网站发布公告,由于泛亚信托严重违法违规经营,被中国银监会授权吉林银监局责令其停业整顿。

随后,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的联合工作组进驻泛亚信托,进行强制监管,缘由是泛亚信托旗下银通证券营业部涉嫌挪用巨额保证金。泛亚信托内部矛盾重重,监管部门多次收到关于泛亚信托的举报信,涉及资金挪用、业务违规等多方面问题。

据介绍,银监会将泛亚信托违规的相关资料文件通报给吉林省政府后,政府方面迅速成立工作组,全面接管泛亚信托,公章、财务、档案、资料全部移交,并对有关人员布控,不许出境。

大胆回国

北京一个别墅内落网

信托行业整顿后,考虑到泛亚系公司资金紧缺,范日旭的幕僚建议,卖掉证券业务,收缩资本。一贯以融资、在股票二级市场上扩张为要务的范日旭拒绝了这一提议,安排手下开始了一场新的资本征程。

近3年的谈判后,银通证券重组失败。泛亚系原本紧绷的资金链条彻底断裂。范日旭财富积累过程中无法绕过的长春债券之困终于引爆。2006年年初,出逃美国的范日旭被警方通缉。

2006年底,范日旭与一家媒体的记者见面时,希望媒体能为他写本书,写他的奋斗,写他与官员的勾结,也写写他的金融帝国构想,被对方拒绝。几天后,范日旭再次在菲律宾马尼拉约见另一家媒体的记者,要求澄清自己与相关部门的误会与争斗。这是他第一次在媒体上亮相,也是最后一次。

2007年10月,在北京的一个别墅内,自认“已摆平相关事宜而主动回国”的范日旭被吉林警方带回长春。长春,是范日旭的出生地,是他在资本市场上的发迹地,也成了他在资本市场上的落马地。

范日旭发迹史

“范日旭特别能吃苦,这从他早年发迹的过程中可以看出来,他个头不是很高,口才极好、话语极富煽动力,很擅长搞公关。”一位早年就职泛亚公司的员工说。

据这位员工了解,1999年,全国范围曾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信托公司整顿,政府提出了要保留泛亚信托。2003年7月29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人民银行作出批复,同意其增资扩股并重新登记。

“泛亚信托是在这次清理整顿中惟一能够活下来的民营信托公司,其能量可见一斑。”这位员工说。当记者问及公司现状时,该员工却绝口不提。

开始下海

向30多朋友

借2万开饭店

1951年,范日旭出生在长春市二道区一个普通市民家庭,有一兄一妹。早年的范日旭,初中没毕业就去农村插队。参军退伍后,范日旭进入长春缝纫机厂当翻砂工。离开缝纫机厂后,范日旭向30多个朋友借了2万元开了一个小饭馆。此后,范日旭还开过录像厅,日夜担心因放录像涉黄被查。

第一桶金

海南租民房

改成“办公别墅”

据了解,范日旭掘到的第一桶金是在海南的“房地产”。那时候,海南开发的热潮几乎席卷了那个年代每一个体制之外的人。南下的范日旭,号准了海南的办公热,低价租了一个老太太的民房,一签就是6年,然后出资装修成“办公别墅”,高价转租。期满后,别墅归老太太。依此复制,很多“老太太”乐开了花,范日旭也赚得盆满钵满。

第二桶金

注册两家公司

资本全都过亿

第二桶金,则是1993年的股份制改革以及之后的企业改制上市。这一期间内,他协调自己所认识的各种资源,范日旭先后成立了海南顺丰、海南农租两家注册资本过亿元的股份制公司。

2008年,昔日与范日旭在海南结识,现已成为知名投资专家的王世渝出版了一本名为《曾经德隆》的书。书中提到范日旭:可以称之为2006年以前中国资本市场的第一高手。他过去低调得几乎未被公众所认识,他像一架隐形飞机,平安起飞,平安降落,雁过无痕。

长春发迹

至少控制

3家上市公司

上世纪90年代初,范日旭回到长春发展。公开资料显示,范日旭在这一时期至少控制3家上市公司。

1992年7月,吉林省轻工业进出口公司(吉林轻工前身)进行股份制改造,范日旭旗下的海南顺丰联合总公司成为吉林轻工发起人之一,并通过关联公司持有上市公司控制权;

1996年3月,范日旭旗下的海南农业租赁股份公司、海南华裕达实业有限公司,通过受让方式取得上市公司厦门国泰第一、第二大股东的地位;

1996年7月,范日旭旗下的长春长顺体育综合开发公司发起成立了长春北方五环实业股份公司,上市后筹集资金1.42亿元。

此外,范日旭还至少拥有一家信托投资公司。1997年上半年,国有信托公司转制,范日旭入主长春市农行信托公司,此为泛亚信托的前身。1999年,全国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信托公司整顿,150多家信托机构锐减为58家,泛亚公司是其中为数不多的民营信托公司之一。

成就盛名

泛亚信托发行

约3.7亿元债券

最能成就泛亚系盛名的当属范日旭的旗舰企业——泛亚信托。作为融资平台,泛亚信托为其关联公司发行了大约3.7亿元企业债券,这批债券到期后,已通过重新登记取得信托产品经营资质的泛亚信托,将这些到期未兑付的企业债券转化为信托产品,再次延长了资金链条。凭借这些复杂而精巧的资本布局,范日旭在资本市场上斩获颇丰:范日旭收购厦门国泰的壳资源后,其内只有800万元的资产。2000年,通过运作,范日旭成功脱手,得款8700万元;北方五环的壳资源虽没卖出,最终退市,但通过二级市场运作已圈了一笔大钱,此外,通过抵押公司优质资产等方式,损失也转嫁给了放贷银行;吉轻工的壳资源脱手后,为其减负近1亿元债务。

(来源:东亚经贸新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3 04:03:43
厉害,骗子到处都有,打都打不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6 14:58:41
还是贪心作祟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