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2334 2
2006-05-15
最好的学习是从失败中学习 <br>近几年来,企业界的管理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注重找寻角色模式(Role Model)。汤姆 •彼得(Tom Peter)更是以其与人合写的畅销书《追求卓越》(In Search of Excellence)(Harper & Row,1982),极大推动了这一趋势。 <br>卓越,正书中所言,并不等同于长久;然而,很多角色模式一开始就拥有卓越的特质。 <br>《追求卓越》取材于麦肯锡(McKinsey)的一份对75家世界知名度最高的公司的调查报告,其中有大量结构性访谈,和一本25年的文献回顾。为了追求卓越,每个顶尖公司必须实现长期兼收“增长和经济健康发展”;但是,这本书面世没几年,许多表现上佳的大公司相继陷入困境,在黑名单上,我们发现数码设备、IBM、Data General、科尔玛(Kmart)和柯达(Kodak)。回想起来,这个名字也许更适合这本书:《寻求策略》。 <br>其中的教训可谓老生常谈:贴近消费者;坚持企业家价值;人即生产力;利益驱动;坚持原创设想。我最喜欢的一个废话真理叫“动作偏见”(bias for action)。数码设备公司的一个高级主管说:“每每遇到大问题,我们就把十个高级员工抓进一个房间,关上一个星期。之后,我们就把他们提出的方案拿去执行。”但,这些方案后来被证明行不通。“关在房间里的十人”,这个教训到此为止。 <br>汤姆 • 彼得后来的书也不具太大指导性。正如《财富》(2000年11月13日)的一篇文章指出,“和汤姆 •彼得谈得越多,就越发现,90年代期间,他花了越来越多时间去研究天才式怪胎。他所列举的例子根本没办法仿效。” <br>新近流行的“从例子推导方法”的书是詹姆斯•柯林斯(James Collins)和杰瑞•帕拉斯(Jerry Porras)合著的《基业长青》 (Build to Last)(HarperCollins出版社,1994)。他们在“令人不安的大胆目标”上大泼笔墨,并言称是这个东西使波音、沃尔玛、通用电器、IBM和其它企业成为行业巨人。 <br>他们极力推荐的效仿对象,几乎都成立于1812年(Citicorp成立)到1945年(沃尔玛诞生)间。它们没有经历今日全球经济环境下的密集型竞争。巨人的成功确实有许多借鉴之处,但它们很荣幸能在比今天简单得多的环境中就已成长为巨人。所以说,对今天的企业来说,这些角色模式的作用不是太大。 <br>我有一个更好的方法。 <br>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不仅来得更加容易,而且对有效和无效因素也将得出更透彻的分析。我们从小到大都被教育要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了解超级品牌的盛衰沉浮,我们将更清楚什么是最普遍的错误。从风风光光落到难以度日的企业,最近还真是不乏其数。 <br>熟悉我的读者可能会发现不少眼熟的案例。这一次,我把它们置于显微镜下,点破使之陷入困境的内在原因,并就如何挽救它们提出建议。 <br>在这本书里,我第一次加入了个人经验。当然,它并非万能,但里面客观生动的分析,将向读者展示,一个富有且成功的公司多么容易陷于泥足! <br>而且,大麻烦并不容易解决…… <br><br><br>
52710.rar
大小:(38.09 KB)

 马上下载

本附件包括:

  • 《定位》.doc

<b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15 20:41:15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5-17 09:11:00

值得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22 12:12:00

   最好的学习是从失败中学习

   对,楼主讲得太好了.平时人们都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不完全正确,我觉得我们应该从失败中检讨,反思.记得陈安之说过,检讨是成功之母.所以,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知如何从失败中学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