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之家App
让优质教育人人可得
立即打开
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
论坛
›
经济学人 二区
›
高级会员区
›
学者专栏
宇宙其实是这样的!
楼主
fancunhui
1930
2
收藏
2010-09-09
宇宙其实是这样的!
作者:范存会
从佛经里的时空观说起:时空是假象
现代物理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十八世纪初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建立的宏观物理学,适用于三维空间的物体运动,尤其是地球上的慢速物体运动(所谓慢速是指远远小于光速,这是牛顿物理系体系成立的先决条件)。二十世纪初爱因斯坦在提出相对论则认为空间、时间、质量、能量都是相对可变的。这个理论完全改变了现代物理学的方向,为现代宇宙学奠定了理论基础。爱因斯坦本人于1922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被后人尊为“现代科学之父”。
相对论有两个层次的理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狭义相对论适用于匀速运动的物体,而广义相对论适用于加速运动的物体。爱因斯坦和其他几位学者,发现当物体在接近光速运动时,许多物理特性会改变,例如物体的质量、长度、体积等。当物体在做接近光速运动时,在相对静止的观察者眼中,长度会缩减。根据爱因斯坦的公式,当运动速度等于光速时,物体的大小、长短、距离统统消失。所以远近的距离不是绝对的,而是取决于观察者的状态。因此,宏观低速度条件下绝对独立的空间和距离是不存在的,只是人的感觉而已。
在相对静止的观察者眼中,物体处于光速状态时,体积、空间和长短、距离就突破了。佛教讲的深度禅定状态,眼中的空间和距离也突破了。佛与大菩萨们都有这种能力。突破空间、距离完全取决于观察者的状态,用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可以解释。因此佛家讲“此方即净土。净土即此方”,西方极乐世界就在当下,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空间距离是假相,时间也是假相,在物理学的相对论中也有论证。在爱因斯坦物理学中一个关键的假设前提,便是光的速度是宇宙中最高速度,并且是永远不变的。也就是说,光不管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以每秒约30万公里运行,这是物体可以达到的最高速度,这是狭义相对论的前提。在这个前提下产生的时间蔓延现象,就说明了时间是假象。说明这个现象经常被引用的就是爱因斯坦的“孪生兄弟”例子。假设太空飞船以光速离开地球高速运行二十年(按我们地球日历计算),如果有两个孪生兄弟同一天出生后,便分成两种生活方式,一个留在地球上过普通人的生活,另一个被送上这一艘高速运行的太空飞船,二十年之后再返回地球。我们会看到地球上的兄弟变成二十岁的青年了,而从太空飞船上返回的这个孪生兄弟还很年幼(比如说五年),原因就是由于光速在飞船和地球之间传播形成的时间蔓延。因为对于太空高速飞行的孪生兄弟,二十年缩短为五年的时间,而他的身体功能的成长也相对缓慢。对于飞船上的孪生兄弟而言,返回地球实际上是进入了自己的“未来”(即从五岁进入二十岁)。
无量寿经中讲到“如来正觉,其智难量,无有障碍,能于念顷,住无量亿劫,身及诸根,无有增减,所以者何?如来定慧,究畅无极,于一切法而得最胜自在故”。这里超越时间界限的前提条件很明确,那就说要证得如来定慧。
空间与时间是可变的错觉现象。在一定条件下,空间与时间可能会完全变样。根据美国NASA太空物理学家的说法,黑洞中的时间与空间可能互相替换。这意味着空间可能变成时间的样子,时间可能变成空间的形状。
佛经怎么说宇宙的根源?
无中生有
爱因斯坦的质能守恒定律很有意思。这个定律讲,在一定条件下,能量可以凝聚成有质量的物质,物质的质量也可以分解为能量。守恒公式是: E=mc2
这里,c 是光的速度;E是能量;m是质量。能量等于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
反过来,质量也可以从纯能量中产生。我们只要将这个公式倒装一下,变成:
m=E∕c2
也就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能量可以形成物质。
无中可生有,有也可归于无。正是心经所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宇宙之起源:唯心所现,唯识所生
美国NASA的奥敦沃博士说:当物理学家讲到这个“空”字,他们是在搞一个文字谜,因为我们平常观念中以为真空便是“空”,便是什么都没有,而实际上,物理学家很清楚,真空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空”。而宇宙形成以前的这个状态,既没有时间,也没有空间,连真空都没有。这个状态,并非我们一般心目当中所思量的空无状态。
佛家讲:宇宙本来的状态,在佛经上用“自性”或“佛性”或“心性”来表达。它并无形相,但确实存在,不得已才称之为“空”。佛家用“八不”来表达这种状态“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佛家认为这种空灵能现妙有,能现宇宙万物之相。佛在三千年前就指出这种空灵是我们的心性。《首楞严经》云“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这里讲的“心”,就是自性,就是本来面目。日本东京的科学工作者江本胜博士经过八年对水的微观观察,发现水的结晶体的形状能随着人的思想语言而变化。善心善言对水,水的结晶体形状就很美丽。恶意恶语对水,水的结晶体形状就很丑陋。证明佛经上所讲的万法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净空法师在中峰三时系念讲记中有比较详细的描述,感兴趣者可以进一步参阅。
目前比较公认的宇宙起源大爆炸理论表明:宇宙原本是“空”,在“空”中忽然产生了一个微粒,微粒在瞬间形成了宇宙,而从此便开始不断的向无限推展。由宇宙原点变成大千世界。对于这个原点,现代科学只有一个数学的描述,并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而佛经中说明,这个微粒的属性就是“无明”。十二因缘中讲到,无名缘行,于是本来清净无一物,忽起妄想,生幻相,从而由细的幻相进入粗的幻相,世界宇宙随之展开。而整个宇宙是本来无所有,实际不可得,当下毕竟空。
释迦牟尼佛在《华严经》里介绍,存在不同的宇宙,宇宙与宇宙重重无尽,之所以不能看到其它宇宙,是由于妄想执着形成了物质性的阻碍。如果能将妄想执着放下,便能洞穿所有的宇宙。释迦牟尼修证到佛的境界以后,就具有了这种能力, “净极光通达”,“此方即极乐世界,极乐世界即此方”。现代天文学的研究应该增加禅定修炼的内容,才有可能体验到宇宙的奥秘(注意是体验到而不是观察到)。
应该怎样认识自我?
认识到时空的虚假,宇宙的根源,作为芸芸众生之一的人身,首先应该如佛法中所说的,珍惜人身,"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不要辜负这宝贵的人身。要达到能够突破时空限制,圆满成佛的境界,做一个真正的人是基础。最根本的是先要做个好人,遵守人类社会基本的道德规范,“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完成了人格的修养。
正是由于时空的虚假,宇宙的根源是唯心所现,唯识所生,所以作为一个为六根所缚,六尘所染的凡夫,最基本的是不要执着于名色,需要生出离心,放下万缘。才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为人的烦恼,为证悟为人和宇宙的根本做好准备。
要认识到学佛是摆脱时空束缚的唯一渠道。通过“信、解、行、证”, 信佛说,解
佛
意,
行佛
愿,
证
佛道,当然只有最终证佛道,才能真正理解、体验到佛经中讲述的内容,才能把握自己,自度度人,不被生死苦海轮回淹没,证得菩萨六波罗蜜,最终离生死轮回。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沙发
fancunhui
2010-9-10 08:11:11
多谢。我会继续努力。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藤椅
非主流书生
2010-9-11 16:22:15
一个现实的问题是:那些佛啊神啊的都到哪儿去了?他们需不需要吃饭?吃了饭会不会排泄?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无人涉足的地方
《道纪》——李航
十五 【原创】光速不变假设的广义相对论误区
老子与量子场论、相对论、科学宇宙模型
爱因斯坦的划时代论文之狭义相对论
学术大师可以制造出来么?
质能方程后传
史上物理学最强的科普!(中)
相对论的根源(上)
古人把月球叫做广寒宫,古人是怎么知道月球上很冷的?一起来看看
栏目导航
学者专栏
金融类
环境经济学
互联网金融与Fintech版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爱问频道
热门文章
海外资管机构赴上海投资指南(2025版)
世界机器人2025年报告 World Robotics 2025
甲子光年_2025甲子Cool Vendor人形机器人大 ...
understanding climate change perceptions ...
【全美经典】离散数学
全球能源转型展望2025—全球和区域预测至20 ...
AOM:The Boundaries of Trust in a New Era
气象学-山东大学
Gain or pain The double‐edged sword eff ...
全国数智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4-2025)
推荐文章
AI狂潮席卷学术圈,不会编程也能打造专属智 ...
10月重磅来袭|《打造Coze/Dify专属学术智能 ...
最快1年拿证,学费不足5W!热门美国人工智能 ...
关于如何利用文献的若干建议
关于学术研究和论文发表的一些建议
关于科研中如何学习基础知识的一些建议 (一 ...
一个自编的经济学建模小案例 --写给授课本科 ...
AI智能体赋能教学改革: 全国AI教育教学应用 ...
2025中国AIoT产业全景图谱报告-406页
关于文献求助的一些建议
说点什么
分享
微信
QQ空间
QQ
微博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