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管考试 九区 经管在职博
31943 88
2010-09-10
今天认真的回答你一回!不是这个社会太浮躁,不是大家都吃饱了撑的去跨专业考金融,这样的选择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中国未来的二十年是金融的二十年!当然这是我的观点,信不信由你!

一、从大的方向来说:这是社会发展趋势决定的。
   
    中国金融渐渐放开管制,刚刚国务院证监会悄悄把股指期货推上前台,表明衍生性金融产品将逐渐被推上舞台,中国金融市场正从趋于保守的监管型市场,放开到鼓励金融创新的开放性市场!

    从中国建国伊始开始工业化进程,到1978年改革开放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到90年代中国的金融起步,到现在基本完成工业化的积累,再到去年制定了将上海建设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国家战略。所有的这一切,尽管时间比较短暂(只有短短的50年,其中有效年限只有30年),但与美国近100多年的发展历程相比,是何其的相似!二十年前的中国,搞制造业的人发财了;十年前的中国,搞计算机的人发财了;十年后的中国搞什么的人会发财呢?

    毫不夸张的说,而今的中国就是20年或者30年前的美国!那20年前的美国是怎样的?20年前的美国,大学生们已经不愿意去做工程师了,沃顿,哈佛,斯坦福等名校TOP5%的顶尖人才都投入到了华尔街的怀抱!(可以举个例子给你听,之前很多的跨国外企,在美国兄弟公司里的工程师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年轻的工程师几乎没有,你说这是为什么呢?都他妈干法律,干金融,差一点的也干计算机了,没有人再愿意去画图了!)

    奥巴马在他的入职演讲中说到,我们(美国)将不会拥有一个缺乏实业支撑的繁荣的华尔街,他呼吁美国的精英们,回归能源、制造等实体行业,但有效吗?尽管金融危机横行,但你看看这两年美国名校的MBA学费怎样?是升还是降?据我所知哈佛的MBA两年下来包括生活费折合人民币是110万左右,其它跟哈佛一个档次的学校(如沃顿,凯洛格,纽约等)也要100来万,这么吓人的费用,可还是有好多人愿意贷款去读!当然银行也愿意贷,只要人哈佛肯要你,因为你出来后,差不多一年就可以把钱给还了!这么高的投资收益,也就不奇怪人老美都不愿去画图了!尽管他们画图的工资相对我们中国人来说也是挺高的!

    再看看中国吧!而今这几年中国所谓的一流梯队的学校如(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长江商学院,清华,北大,复旦等),学费突突的网上窜,上交安泰MBA,去年的学费也噌噌窜到了11.7万,复旦的基金管理学费也高达10万,完了学校发言人还抱怨说,别人清华北大都涨,我们不涨的话对不住这个品牌!这个就是市场竞争和选择的结果!你们也不必惊讶这么高的学费!如若你能从这些学校出来,进个投行、咨询公司啥的,一年都不用就挣回来了!话说有个女,听人讲她来公司之前是在哈工大读工科研的,读了一年,估计觉得没意思不读了,来了我们公司!在上海的分公司干了4年,去年辞职去安泰念MBA了,学费12万吧!好好的名校工科研不读,花这么多钱去读MBA!为什么?这个是趋势,有能力有平台跟的上的,就会越来越吊!



二、从行业性质来看:高利润行业才可能有高薪资待遇,利润代表的就是资本家的剩余价值

    中国的制造业都是低附加值的加工制造,研发这块非常薄弱。大部分的外企也只是把自身制造加工这一个环节放到了中国,像产品开发这样附加值比较高的环节是很少放在中国做的。这就决定了工科的毕业生如学机械的学生,去企业(特别是外企)后很少是真正意义上做研发的,都是干些没什么技术含量的事情,本身你所在的行业的利润就很低,你说老板能给你多少工资呢?这里就不得不提到行业与行业之间的差别了,而今学理工的,计算机、通信、电子这块工资可能要强些,咱们机械的就要差一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如果读研只是为了就业的话,搞核能,航空,能源等专业,由于所在行业的公司,能获得垄断利润,所以其从业者的薪资也会很高!所以上海交大机动院的核能和航空专业尽管师资和科研实力相比机械制造,机械电子等专业而言要差很多,但其毕业生的工资会普遍比机械制造要好很多,这点也是应届毕业生们报考专业时看不到的,一味只是追求什么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了,如果是进公司,没有多少人关心你是不是呆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发了几篇SCI?(当然进研究所搞科研例外),这些是工作了以后才会明白的。
     毋庸置疑的,金融是高端服务业,本身行业利润巨大,其从业者当然也会得到较高的薪酬。

     我说的具体点吧!拿一个上交的机械研究生和一个复旦的金融研究生做比较!(我们不谈报考难度,显然复旦的金融要比上交机械难考的多,去年复旦金融复试线402分

     先说上交的机械毕业生吧!上面有个兄台提到了一些公司诸如振华港机,宝山钢铁,上海汽车,上海通用,上海核工业研究院。比较好的公司就是上海大众,宝钢之类了吧!(我想上交的机械能进五矿的应该很少,五矿这个公司貌似只要清华北大的)。这些公司起薪多少呢?今年的价位是6500左右吧!其它的年终啊什么的,我就不祥说了,就年薪10万吧!当然地点是在上海!这应当是上交机械应届研究生去很好的公司的薪资水平了吧!那机械的去了干什么呢?话说我们都知道机械是个万金油专业,什么公司都能去,就业面那个广啊!找工作的时候看到造汽车的也要我们,炼钢铁的也要我们,造空调的也要我们,造机床的也要我们,反正跟机械沾边的都要我们!我们那个喜啊!!! 。。原来毕业了还挺受欢迎!

     但坏就坏在这里,广而不专,机械的去了汽车厂你搞的过学车辆工程的吗?机械的去了炼钢厂你搞的过冶金专业的吗?机械的去了空调厂你搞的过制冷专业的吗?你的专业决定了你很难进入公司的核心部门核心岗位,进不了公司的核心部门,也就决定了你的工资会比别人少一大截!在此我们再次假设上交的这位研究生能力比较牛逼,做事认真,做人也是如鱼得水,干了3年干到了经理(这个在上海大众这样的公司几乎是不可能的),经理级别的人在上海的工资水平是年薪30万吧!这应该是混的很好的人啦!接下来这位机械的研究生就会慢慢的沿着“经理—各部门经理轮岗—副总—老总(或总监)”的级别慢慢往上走了!

      再来看看复旦的金融研究生吧!复旦的金融毕业了都干嘛呢?他们有几个方向,如基金经理,金融工程,保险等。。毕业了可以去什么公司呢?牛逼的人可以去摩根斯坦利,高盛这样的投行,或者麦肯锡,波士顿,罗兰贝格这样的咨询公司。。当然啦!这是最有能力的人才能去的!去了这样的公司的话,我们下面就没法比了!因为这样的公司话,3年后年薪已经过百万了,把咱机械的丢的太远了!咱换个差点的吧!就选个去基金公司的吧!基金经理是干嘛的呢?说白了就是拿着你买基金的钱进行投资组合,卖点股票,卖点债券啊啥的!这个工作挺累的!压力挺大(话说上个星期深圳就有个基金经理由于末位淘汰被fire了,然后跳楼了。北大汇丰商学院毕业的)。第一年复旦的这位仁兄可能还不能正儿八经的干什么事,先锻炼呗!拿多少钱呢?具体我不是很清楚,不过会比上交的那个兄弟毕业时多点儿。等混个两三年了,业务熟了,挑大梁了,这位兄台的年薪就又可以用百万来算了!


     哥哥,上交机械的毕业生,三年了,你还在干什么呢?

     这个就是差别,机械的和金融的差别,或者说其它的理工科和金融的差别!大家也别骂我,不是哥崇拜金融,只是我们都被金融了!
     哥能力很菜,本科也是读机械的,毕业后进了某500强制造型外企,去年9月辞职考交大机械,还没考上(英语48分),看着版上那么多380+的机械的考生。。哥,只能说你们太强了,哥水平不行,虽然复习还挺努力,可分数却很不努力。

     说哥我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也行!在哥心里,机械,或许只是鸡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9-10 13:01:44
金融一定适合你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10 14:12:39
看完了,不知道你最想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如果觉得金融赚钱多,你也可以选择这个行业啊?
每个行业的薪水是和这个行业的盈利水平相关的,而盈利水平又和这个行业所创造的价值有关,这个我所说的创造的价值并不是所谓的劳动时间,而是产品对于消费者来说的效用水平,虽然金融,咨询行业看似没有实业付出那么多,投入那么多,但从对客户的效用来说,是非常高的,比如协助一个公司上市,对这个公司来讲意义是重大的。
我要说的是,每个社会的发展阶段都有某些行业处于高成长,高回报的位置,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机会会出现在不同的行业,这是客观存在的,不要因为别的行业赚钱多就觉得不公平,别人能赚那么多钱一定是有道理的

当然,我也相信,中国的金融市场会在未来越来越完善,同时所需要的金融人才也会越来越多,这也是国家鼓励金融专硕的一个重要原因,毕竟从西方金融的发展历程来看,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对金融行业来说,其发展离不开数以万计的金融人才。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周期,金融在中国起步不久,又是舶来品,这就决定了,我们的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中,存在诸多的外资寡头,造成了这个寡头市场的缺乏竞争和信息不对称,这也是当前金融业高回报的一个原因所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体制的完善,竞争的激烈,这样的情况会越来越少。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并不一定学金融,就意味着投行,基金,咨询,证券,银行,金融的发展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早些年学金融赶上好时候,现在可以有个高工作,现在学金融的越来越多,好工作越来越难,但从整体趋势来看,金融业高端人才还是很稀缺的,这个就需要我们从自身能力抓起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10 17:56:38
历史告诉我们热不是因为虚火,而是实实在在的情势。
但是,执着,可以让XX捡起LZ所谓的“鸡肋”,呵呵——各有归属!
lz还是多多笑待机械的哥哥吧 哈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10 19:50:52
这篇文章表达的是:

不要怪我们不爱自己的专业,因为社会在把我们往这个方向上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10 20:38:11
LZ说得好啊,我本科是读微电子的,感觉现在读这种工科,在中国根本看不到前途,当然或许在长三角那边还好一点。现在国家虽然一直说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但是多少钱投进去,出来多少所谓的科研成果,只是内行人都知道,很多都是虚的。国人就是喜欢大而空的东西,例如什么博士数量赶上某某国家啦,什么论文发表了多少啦,但是没人愿意真正去做最基础的科学研究,需知发达国家用了几十甚至几百年的时间才奠定的工业基础,我们却老是想着要在今年出多少篇论文,结果就搞出了那么多造假.......中国的高新科技,我看不到未来。
金融这种服务业还好一点,这种行业受硬件的限制比较小,但是对国内的软环境要求比较高,比如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的完善等,这点中国可能也还需要努力好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