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从一个网页上搜索的几段话:http://www.adultedu.tj.cn/~xfjjx/learn/d8z/d1j.htm
二、国民生产净值
国民生产净值(Net National Product)以NNP表示,是指一国一年内新增加的产值。即从国民生产总值中减去折旧。它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关系可表达如下:
NNP=GNP-折旧
因为折旧是用来补偿已经消耗掉的固定资产的价值,提取折旧是为了保持固定资产在价值上的完整性,以便在其使用寿命结束时进行更新。所以,必须对国民生产总值减去折旧以后才能计算出新创造的最终产品和劳务。
三、国民收入
广义上,国民收入是指国民经济帐户体系中的五大指标。而狭义上,国民收入(National Income)以NI表示,指一国一年内提供各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获得的收入总和,它包括工资、利息、利润和地租的总和,但不包括企业间接税。企业间接税是由企业缴纳但并非由企业负担的税。企业在制定产品价格时要考虑到间接税的缴纳,企业把间接税支出附加在成本上,在产品销售中转移出去。间接税作为产品价格的附加,既不是任何生产要素提供的,也不为任何生产要素所有者获得,因此,必须在计算国民收入时扣除。国民生产净值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可表示如下:
NI=NNP-间接税
国民生产净值是从生产的角度进行计算,而国民收入则是从分配的角度计算。
四、个人收入
个人收入(Personal Income)用PI表示,指个人在一年内从各种来源所得到的收入总和。包括劳动收入、业主收入、租金收入、利息和股息收入、政论的转移支付等。它是从国民收入派生出来的一项指标。从国民收入中减去那些不会成为个人收入的项目(如:公司所得税、公司未分配的利润、社会保险金)再加上那些不是来自个人要素收入的项目(如:政府转移支付等),就是个人收入。一般来说,国民收入大于个人收入,但是,在经济衰退时期,由于公司利润减少,转移支付增加,个人收入也可能大于国民收入。国民收入与个人收入的关系可表示如下:
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利润税-社会保险金+政府的转移支付
五、个人可支配收入
个人可支配收入(Personal Disposable Income)用PDI表示,是指一国所有个人在一年内实际得到的可用于消费和储蓄的收入总和。它是从个人收入派生出来的一项指标。个人收入并不是实际得到的可任意支配的款项,它必须在扣除个人所得税、财产税、房地产税等之后才能归个人自由支配。个人可支配收入用于两个方面:一是个人消费支出;二是个人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与个人收入的关系可表示如下:
PDI=PI-各种个人税=个人消费+个人储蓄
我们用图8-1来表示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各指标的关系:
| 国民生产总值(GNP) |
| 国民生产净值(NNP) | 折旧 |
| 国民收入(NI)= 工资+利润+利息+地租 | 间接税 | |
| 个人收入(PI) | 公司未分配利润等 | |
| 个人可支配收入(PDL) = 个人消费+个人储蓄 | 个人税 | |
| | | | |
图8-1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各指标的相互关系
读后有一个疑问:
1 “折旧是用来补偿已经消耗掉的固定资产的价值,提取折旧是为了保持固定资产在价值上的完整性,以便在其使用寿命结束时进行更新。所以,必须对国民生产总值减去折旧以后才能计算出新创造的最终产品和劳务。”从定义中可以看出,国民收入这个指标中没有包括折旧,但折旧包含在国内生产总值里面。 既然GDP指的是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间内提供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之和并且折旧包括在GDP之中,那么折旧也应该是新创造的一部分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根据收入必等于支出,用于折旧这部分价值的交易也应该应该形成了一部分收入。既然如此,为什么折旧不记入国民收入呢?的确,这个问题可以从国民收入的定义中得到答案:一国一年内提供各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获得的收入总和。但是,当我看到这个式子:GDP=工资+利润+利息+地租+间接税+折旧,我又想起了一个问题:间接税形成了政府的收入,由企业和家庭分担,这应该不是要素收入,但为什么折旧形成的收入不是要素收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