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还有就是数学,第一年考,我不是数学科班出生,对我影响十分大,前面提到的孙宁在北大花两年学了数学分析,我自学4个月翻完两本书,我还看了不少各校数学专业招生的专业课试题,应该说,后果很严重,差距极其大,在数学专业中十分重要的多元微积分上财基本不考,它考得都是第一本中基本概念,你对概念理解的越透彻,分数绝对越高,事后我算了一下,除了两道送分题,我的数学分析几乎一分没得,不过好在概统和线代也都是送分水平,最后居然比分数线还高十来分。此外上财考数学的另一个重要后果就是彻底打乱我的复习计划,我以为还考计量的,后来计量全丢了,去WISE考全国最难的计量基本就是0分,我算了一下,我计量哪怕刚达线,我比WISE线也能高二十多分,好在上财这边考得还可以。
再有就是英语了,我不想说什么,因为很明显就是考研水平,今年甚至直接把考研真题搬出来,如果你研究生考上了,上财不过线,我很无语,WISE也基本一个水平。
最后要提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就是上财的暑期学校,我去年上过,很明显这是一个具有考博辅导班意味的东西,很苦很累,30天内把上财经院一个学期的东西全部学完,从早上8点上到晚上9点,有作业,有其中期末考试,有助教,而且待遇优厚。以前这只是给各个学校老师进修用的,去年争取到教育部项目,第一次对学生开放,老师们各个学校自己买单,学生们申请上的有饭贴,有住房,中西部学校还有路费,没申请上的也能给你安排个座位,让你合法蹭课(其实非法蹭课也无所谓),今年高宏最后一题的方法去年暑期班就讲过(可惜我还是没证出来),今年还有已经开始招生。应该说这个课程很有参考意义,包括平时的作业,他能清楚得显示经济学考博试题的难度与类型,我个人觉得这个班的资料才是上财考博最好辅导资料,可很明显,许多人都不知道。
我已经把我回忆的上财经济学试题和WISE的挂在了这里,链接我不记得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我发的帖子,不贵就5分钱,不过数据全忘了,见谅。
夜深了该睡了,愿本贴对后来者有所帮助。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
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amp;from^^uid=1772660
上财就是西方模式,虽然残酷了点,但是想和国际接轨就得付出点代价。如果上财扛不住,那些想出国的人就更别想了。
不过,中国的经济学教育应该有自己的东西,我指的不是马克思意识形态的东西。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
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amp;from^^uid=1772660
上财这么做,我想至少包括下面这两点理由:一是上财希望通过高质量的博士生培养树立研究型大学的品牌;另一个是上财希望其培养的博士在学术市场上有较强竞争力。特别是在我国高校规模扩张到一定程度后,高校对经济学教师的需求在一年一年减少。如果学校没有好的口碑,学生的基础又不扎实,将来是很难在学术市场上立足的。面对海外博士大批量的回国和就业市场的变化,本土培养博士的课程体系和质量要求必须进行适应性调整。现在很多考生可能会误会和批评上财,但到3年或4年后找工作时,面对买方就业市场,考上财的学子就会感谢学校所给予的一切。这是上财教育意识超前的表现,这也是上财对学子们负责任的表现,应当肯定都对。按照这种路径发展,在上财读博士是越来越难,但其竞争力将越来越强。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
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amp;from^^uid=1772660
刚发现你是斑竹,决定回你一下,在那里读书很累的,我自己去年暑假去过而且一个同学就是那里的硕博连读生,我去年在那里上课时就住在他的寝室,资格考难到什么程度呢?他们上一届硕博连读加博士在一起四十多人只有2个人一次性通过,不过说句实话,他们学院的博士生毕业标准实在有点扯,我同学就说连老师也未必能行,何况学生?但田国强在那定了,不行也得行。孙宁确实是大牛,去年暑假上他的经济数学,绝绝对对是在听天书,没有数学分析基础的人从第一堂课开始就听不懂,我也是其中之一。其实上财经院还是有不足的,我就知道他们学院的一桩抄袭事件被田压下来了,不过我不能告诉你是谁,一句话,被压在那的桌子旁做了一群不安分的人,这是我个人对上财经院乃至整个上财的看法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
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amp;from^^uid=1772660
楼主道听途说、添油加醋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不了解的还真以为你在上财呆了十年八年,
搞了半天原来只是蹭过几节暑期班外加听了点同学的传闻就在那里大放厥词,
(非常中国式的市井气息!)
等你真的进了上财,再好好到图书馆统计一下吧(我很怀疑你真的把图书馆里每个人的书本都翻了看看)
不可否认上财考证的风气很盛,但主要也是本科生和硕士生,这是国内就业大环境使然,怪不到个人和学校头上
再说了,其实国内很多高校都差不多,
无非是财经院校注重考CPA,CFA,政法学校注重考律师资格证,
请问一般高校又清高到哪里去呢?考托福、雅思、计算机等级难道不是浮躁?!
别人浮躁,你不浮躁不就得了吗?何必老是喜欢抢占道德制高点对别人指手画脚呢?
每个人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世界就均衡了!
说实话,自诩为不浮躁的你,也许混了几年博士以后,还不如一些浮躁的人发的文章多、出的成果多
届时你将如何证明自己的不浮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