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2010-10-2 22:33:37
30# Rousseau
呵呵,哪有啊?孤独的投资者说的很好,很有理论深度,很谢谢他,看了他的很有启发,我说跑题,是指他和TIME 关于凯恩斯要不要人教的争论啦!~~看了每个人的解释都是不同角度的启发!
顺着前Rousseau 前辈的思路,不知是否是这样的意思:
1,在利率既定时,货币的投机需求是固定的(由hr确定),这一块不好动的,否则就把凯恩斯理论搞崩溃了,而从银行借钱要付利率,而投机就是为了套利,不划算。
2,这个问题,想着想着又发现了一个逻辑错误,如果把利率比喻成货币的价格,投机需求看成是对货币这个“商品”的需求,那么利率高时,投机需求减少可以理解;而投机需求减少时,就像是对货币这种“商品"需求少了,那么做为“价格”的利率应该下降才是啊,求教各位大侠,我的此种逻辑错在哪里了?怎么想不通了?
3,顺着前辈的思路去想,我一路顺畅想通直到“为什么呢?”那块,但是在最为关键的“接下来你会怎么做呢?”那块又卡住了
以上是小妹思考所及,望前辈对此给予评点与明示,点破“接下来你会怎么做呢?”那个关键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2 22:46:17
你的第二次提问我已经回答过了,你可能没注意到,我重贴一次!
第一,投机需求不仅仅是利率的函数,还是其他多种经济因素的函数,包括收入、预期收益、风险等等,比如处于经济繁荣期的时候,人们对股票、期货、金融衍生品等的预期收益高,即便利率高他们仍愿意持有更多的货币来捕捉投机收益,也就是说决定是否持有货币进行投机不但由其成本决定也由其预期收益决定。
第二,利率不是货币的价格,而是货币使用权的价格,比如你从银行借1公斤黄金,利率是7%,这7%并不是黄金的价格(黄金也是货币,这个不用我解释吧),而是获得该黄金的使用权的价格。
第三,投机需求减少或增加并不意味着货币总需求减少或增加,货币总需求=交易需求+预防需求+投机需求,如果其他两项的变动方向与投机需求变动方向相反,那么结果就有可能相反。比如经济危机时期,投机需求是减少的,但是预防性需求却大增,货币总需求是增加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2 22:59:42
另外我想重申的是,凯恩斯的通论并非是普及读物,他的写作对象是经济学家,在读它之前请先学习货币银行学和金融市场学,只有掌握了这两项专业知识后才有可能读懂通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 18:14:27
楼主,我已经是很认真地给你解答了你所有的问题,你第二次提出来的问题其实和前面的区别不大,你第二次提出来的问题可以从我对你的三个问题的解答中找出来,而且三楼所写的也就是中央银行的作用。要是你再不明白我劝你多看一下书本理解透彻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 19:57:48
Rousseau 发表于 2010-10-1 14:59
touyun1128 发表于 2010-9-30 12:06
谢谢诸位的参与,不甚感激,这里还真是个释疑解惑的好地方,高手云集,小妹还有好多类似的弱问,有待破解,希望各位前辈继续支持啦!!
下面再来个:

1,又是那个凯恩斯,一提到他我就头晕,学他的理论额头上多出了好多痘痘,比如,还是货币需求那一块,他说:当收入增加时,人们的货币交易需求增加(ky),而此时若货币供给不变,那么人们为了获得交易所需的货币就会卖出有价证券,此时债券价格下跌,利率上升。
我的问题:为什么为了获得交易所需的货币就一定要卖债券呢,货币需求不是还有投机需求那一块吗?可以从那里面抽出一部分资金用于交易需求的嘛?或者,为什么不从银行借钱,而非得出卖“金融资产”呢??

2,由1问延伸出的另一个问题:关于货币的投机需求与利率变化的关系问题。到底是因为货币投机需求减少导致利率上升(货币供给既定且交易需求增加的情况下)还是因为利率上升(hr)导致了货币的投机需求减少从而使货币供求平衡了呢??谁先谁后?

3,小凯说,当利率很低,比如流动偏好陷阱时,债券价格好像说是很高时,人们预计债券价格只会跌不会升,那么为了避免损失,人们就会纷纷卖出债券换回货币,那么小妹我就又想不通了,既然大家都知道债券价格没有上升空间了,那么谁还傻乎乎地去买债券呢,我想知道此时居民都把债券卖给谁了呀?买的人不怕跌啊??居民一定能够顺利地卖出债券换回货币吗??
小妹,我跟你讲,你的问题显示了关键点:你是几乎不思考古典经济学的,而是喜欢“所谓的”西方经济学。其实,如果你有古典经济学的扎实基础,你的这些问题不需要提问,自己就能解答。
我反问你几个问题,你顺着我的思路去摸索,然后试着自己解开答案:
问题1. 广义的钞票是一种财富吗?人们的交易归根到底是交易什么?是花花绿绿的纸片、金片?还是财富本身?
            财富用什么来标志?如果财富是用某种廉价或通用的东西来标志,若这些标志物被占用,你如何腾出这些代表财富的标志物?
           最后,利率是什么?填空:_______________是使用资本的____________。

问题2. 如果你完成了那个填空题,那么请你考虑,你投机需要什么?然后请你考虑最朴素的问题,如果当你需要一件东西而有人手里又有这件东西愿意和你做交换的时候,你的需   要越是表现得迫切,对方越是会怎么做?
如果你打算投机,但手里没有用于投机的交换物,于是你问你父亲借,你父亲会提出什么条件?

问题3. 假设我是上帝,给你一张一年期100元的债权,年利息50%,足够高了吧?因为我是上帝,所以你不担心我的信用,而且我显圣令大家都知道这张债权。但是同期银行利率是年率2.5%。你为了套利会怎么做?你会卖掉套现对吧?但是,有意向买进的人会以150元买入吗?显然不会。为什么呢?接下来你会怎么做呢?现实中发行这张债权的上帝一般是哪些人呢?
touyun1128 发表于 2010-10-2 22:33
30# Rousseau
呵呵,哪有啊?孤独的投资者说的很好,很有理论深度,很谢谢他,看了他的很有启发,我说跑题,是指他和TIME 关于凯恩斯要不要人教的争论啦!~~看了每个人的解释都是不同角度的启发!
顺着前Rousseau 前辈的思路,不知是否是这样的意思:
1,在利率既定时,货币的投机需求是固定的(由hr确定),这一块不好动的,否则就把凯恩斯理论搞崩溃了,而从银行借钱要付利率,而投机就是为了套利,不划算。
2,这个问题,想着想着又发现了一个逻辑错误,如果把利率比喻成货币的价格,投机需求看成是对货币这个“商品”的需求,那么利率高时,投机需求减少可以理解;而投机需求减少时,就像是对货币这种“商品"需求少了,那么做为“价格”的利率应该下降才是啊,求教各位大侠,我的此种逻辑错在哪里了?怎么想不通了?
3,顺着前辈的思路去想,我一路顺畅想通直到“为什么呢?”那块,但是在最为关键的“接下来你会怎么做呢?”那块又卡住了
以上是小妹思考所及,望前辈对此给予评点与明示,点破“接下来你会怎么做呢?”那个关键的问题
这样吧,我们先把那个填空题做完。
利息,是使用资本的价格。记得这一点,一会儿要用的。
前面其实有人搞混了两方面的问题。
人的需求和人的收入。
在经济学中,居民需求只有两部分,对投机的需求和对货币的需求。居民的收入只分为两个方向,储蓄和消费。为什么收入只分为这两部分而没有分流到投机去的理由我在前面讲过了。这里说需求。这个需求其实是欲望的意思。即:人除了必须的生存以外,作为社会市场中的经济人的需求。相对应的,前面的收入,你可以把它看作是生理人的范畴。
但是!这两部分是有重叠的。即作为社会的人,其经济属性可能导致其压缩生理需求。比如,一个月收入只有2000元的人,可能会每天啃馒头而一定要节省出钱来投资股票(这里的理由千万种,我们不展开了)。反之,根据边际储蓄倾向递减和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一个每月收入20万的人可能除了日常开销外,把钱都莫名其妙烧掉或者捐掉了,当然,也可能用来投资或投机了。比如,他去赌博,也是一种投机,但你也可以把这部分挥霍看成娱乐消费。澳门和拉斯维加斯可是赌博中心而从来不归入金融中心的。
在希克斯—汉森模型上,你可以看到,随着收入的增加,作为居民的一个人的需求受制于45度线(为什么?因为前面我们讲过了若这个人是穷人___________,若他是富人,则根据_________和_________递减规律)其投机上所耗费的钱越是多,则相对于收入的增长而言的预防性需求越是少,所以,尽管每个人的收入都增加了,但回到市场里面的钱也少了,因为消费减少了。回到银行的钱也少了,尽管总额还可能增加,但边际回流率减少了。银行会发现居民的收入应该都在增加,但储蓄进来的钱却没有像居民收入增加的那么快,倒是一些人不断要求贷款,贷款去干嘛了,去投机了。于是银行就打算朝央行贴现,但前面条件规定了,央行增发货币量被冻结,即货币总供给不变。于是银行或者贷款人干什么?对了,一方面提高利息率来揽储,另一方面抛售债券来换取货币。是只有银行在抛售证券来换取货币吗?不是,若私人手里有企业债券或者国债债券,为了能够去投机,也会抛售这些利率相对固定的证券去投机,比如炒作楼盘、倒卖大豆等。

当大家都在抛售债券的时候,债券的价格会怎样呢?什么是债券的价格?当你为了融资发行债券的时候,你是为了取得一种资本的使用权。那么债券的利润率就是债券的价格。面值10%的债券可以被卖到12%,当然也可以在被大家都抛售的时候跌到8%。

你想过没有,这里有一个矛盾,就是同为利率,银行利率和债券利率这时候方向运行。为什么?这就是我让你考虑前面政治经济学基础问题的理由。
我相信前面回帖的人正因为没有解释这个为什么,才导致了你的困惑,你的困惑的最深层最潜在的根基在这里。

这个问题我也留给孤独的投资者和其他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 20:04:34
Rousseau
    请问居民买股票是属于储蓄还是属于消费?如果边际储蓄率和边际消费率都递减,请问他们之和如何保持为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 20:07:37
time2090 发表于 2010-10-3 18:14
楼主,我已经是很认真地给你解答了你所有的问题,你第二次提出来的问题其实和前面的区别不大,你第二次提出来的问题可以从我对你的三个问题的解答中找出来,而且三楼所写的也就是中央银行的作用。要是你再不明白我劝你多看一下书本理解透彻吧
你没有看出她不懂的最根本原因,她的困惑正在于她太明白了这当中的数学关系式,而缺乏政治经济学基础。
凯恩斯的书以难懂著称,恐怕也是来自国内80后的说法,因为他们是不看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所以条理清晰地把凯恩斯的货币需求有条理地归结为交易需求+预防需求+投机需求。凯恩斯是这样说的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 20:43:59
孤独的投资者 发表于 2010-10-3 20:04
Rousseau
    请问居民买股票是属于储蓄还是属于消费?如果边际储蓄率和边际消费率都递减,请问他们之和如何保持为1?
居民购买股票的行为必须放到具体环境中去考察而不是抽象地用数学关系式来定义。
在一个居民的总收入中,储蓄以外的都是消费。但是消费可以根据不同的条件来定义。比如,一个人购买住房如何界定为消费还是投资。
如果你定义购买二套房就是投资,那么他说我是为儿子将来结婚准备的。但他儿子若只只有三岁,你会说他属于投资。但他可以再反驳说,他预期房价将长期看涨,于是他的这个行为变成了防通胀保值了。防通胀保值是什么行为?预防动机导致的行为吧?那么预防动机的行为都应该归属储蓄,还是归属交易呢?归属储蓄?那么购买二套房就成了储蓄行为了。(够荒唐吧)但是他到市场上进行了购买二套房,实际发生了交易,那么应该归属交易咯?还是不对呀?如果他的儿子是31岁,急着结婚怎么办?你有权剥夺人家婚配权吗?

所以,你看,随着具体条件变化,一个人的行为的经济属性是不一样的。
购买股票也可以这样推论。我给你一个思路,你别把自己绕晕了就可以。股票购买可以分为价值投资和炒作投机…… 然后你可以自己展开。

关于边际储蓄和边际消费都递减,你应该这样看。这里的消费是除开投资的消费。但因为消费和投资会随个人条件的不同而变化,所以在微观个人层面,边际储蓄率和边际消费率是反向关系,所以之和为1。但是从人作为社会的类存在物,其实富有阶级的两者都是递减的,所以才有经济危机。

对于政治经济学上没有基础的,我这里给个思路:理解为什么我们国家去年几万亿的货币发行,今年还没结束又已经相当于去年的货币发行了,但市场上还是感觉货币匮乏?钱都去哪里了?如果边际储蓄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之和恒等于1,那么应该某些方面叫缺钱的同时,另一方面在喊钱多得没出去才对。问题就出在,没有人喊“我这里钱夺得没出去!” 请思考为什么。

我在以前别处的回帖中曾经猛烈抨击那种把经济学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做法,以及把经济学分成国际、发展、宏观、微观的同时,却另外分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去读过政治经济学的人就知道,西方经济学历程中,书名叫政治经济学的教材真是多得读不胜读,而且里面观点各异,不象今天随便找一本经济学教材一看就和其它经济学教材差不多。

我们今天的经济学教材可以拿来到大公司去做PPT,几张图一画,好像全世界的经济运行都在自己眼睛里了。真要遇到危机了,原本上台白活的全都傻眼。唯独古典政治经学是真正解释原因真正提出药方的。如果你看过政治经济学,你会发现郎咸平讲的东西,没有一句逃出政治经济学的框架。那句拿来炫耀的,汇率是帝国主义拿来××××××的武器,早在西斯蒙第的著作中就有体现。人家那是什么时候1819年。我们今天拿来当新闻吹捧,这不是边际之和等于几的问题,是蠢到没有边际!所以被郎教授骂:“多学习我的节目”!
狂晕in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 21:26:44
边际消费率=边际消费/边际收入,边际储蓄率=边际储蓄/边际收入,如果收入=消费+储蓄,则必有边际收入=边际消费+边际储蓄=》边际消费率+边际储蓄率=1,如果边际消费率和边际储蓄率都是递减的,如何使他们之和恒等于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 21:38:35
关于储蓄和消费的关系,你显然将宏观经济中的收入=储蓄+消费,误用到个人身上。宏观经济中,储蓄的定义与个人储蓄的定义是完全不同的,宏观经济中的储蓄是从实物角度出发做的定义,任何没有被消费的实物都是储蓄。而个人储蓄是指的货币储蓄,这两个概念是不同的,不能混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 21:52:54
呵呵,我终于明白了,是因为网上发帖的缘故,我没有耐心说清楚。
我从来就没有说边际消费率或者边际储蓄率。
边际消费倾向是指每增加一单位的收入中用于消费的增加单位
边际储蓄倾向是指每增加一单位的收入中用于储蓄的增加单位
所以这两者之和在某个个人层面上一定等于1
但是,诚如一棵杨树高度等于14米,胸径2尺,不代表这个世界上所有高度14米,直径2尺的都是杨树。(请你理解一下我为什么不说,并不代表所有的杨树都高14米,胸径2尺)
某些人是消费的,在另一些人那里是投资,某些人是投资的,在另一些人那里是消费。
当我说两者都递减的时候,条件是狭义的消费。即,在任何阶级那里,这都是,而且只是一种纯粹的消费。这种消费倾向是边际上递减的。
但是!
在某些阶级那里,边际消费倾向是可以,并且就是递增的。

你可以观察希克斯-汉森模型那方向完全不同的两条45度线,思考为什么IS综合中,只有消费和储蓄,而LM综合中,只有预防需求和投机需求?如果我们把储蓄一定理解为一种预防性需求,那么消费都是投机需求吗?
如果我们强行规定消费都是投机需求,那么两条45度线不论方向如何规定,至少两者方向应该一致。
问题就出在储蓄不等于预防性需求,投机和消费也是两个层面的概念。

记得如果你一定要深究两个边际率相加一定等于1,那么不妨去理解其条件是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 22:44:00
谢谢各位前辈的热情参与,各位的留言小妹已一一拜读,受益匪浅。谢谢诸位了!~ [biggrin]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 22:56:42
34# time2090 呵呵,每个人的帖子,小妹都如获至宝地仔细研读过了,因为我觉得,每个人的答案里都有真理的成分,都有很多值得借鉴与吸收的信息,每个人的回答都从不同角度启发着我的思考,广泛吸纳然后综合各个答案的精华,就发现自己领悟渐深思路越发明晰了,所以此贴意在抛砖引玉,也谢谢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4 01:02:13
43# touyun1128
呵呵,touyun妹妹的问题还是蛮有深度的,很佩服楼主的求学态度,小弟也有类似的精彩困惑,今想借楼主的人气宝地一用,诚邀各位大侠也替小弟指点指点,大家共勉:
高鸿业书上P523,关于财政政策效果那一节提到了充分就业时的挤出效应问题,他描述的作用机制是这样的:当经济已经实现充分就业(即y为潜在产出,即总供给既定),此时政府支出增加会加剧产品市场上购买商品与劳务的竞争,从而使得物价上涨,在货币名义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实际货币供给(即M/P)因价格上涨而减少,进而使可用于投机目的的货币量减少,结果债券价格下跌,利率上升,等消性地减少私人投资进而消费与收入。。。
然后,在货币政策效果那一节P526,又提到了挤出效应的问题:书上说,LM垂直时,表示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等于0,此时持有货币成本极高,而债券价格极低,人们不会为投机而持有货币,此时政府若推行扩张性财政政策而要向私人部门借钱的话,由于私人部门没有闲置货币,这样只有当私人部门认为将投资支出减少等于政府借款数目是合算的时候,政府才能接到这笔钱,也就是政府必须为此提高利率,这样的结局就是等消性地削减私人投资换的政府借款,即挤出效应为完全。
我的问题,LM垂直时,正是所谓的古典区域,即古典的充分就业时,我的意思,这两节讲的挤出效应应该是同一种情况,即都是充分就业条件下的完全挤出效应问题,它们的传导机制应该是相同的啊,可是这两节讲的表面上好像不太一样,财政政策哪里是从价格—实际货币供给——利率——投资;而下面讲的是从政府借款——利率——投资,没有涉及产品价格问题,谁能替小弟指点一下,怎么将这两个挤出效应统一起来,二者有无内在联系,或是本质是否相同??谢谢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宏观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925566&page=1&from^^uid=193511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4 15:19:05
站位,继续关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4 17:37:53
呵呵,蜗牛的提问其实我早看到了,但是没有回答,是因为你这个问题非常难解,不是几段话能完全说清楚的。我只能说我的结论和高是完全不同的。作为提示你可以思考一下几个问题:政府增加的开支从何而来?到什么地方去?充分就业是不是就是产出最大化了?加班可不可以、要不要考虑?如果已经充分就业,政府又出于什么目的来增加开支?政府增加开支对利率以及投资有何影响?
你这个问题足够写一篇论文,请恕我没有能力简单的给你什么答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4 20:00:16
虽然马歇尔的嫡传弟子是庇古,但马歇尔更喜欢他的关门弟子凯恩斯,所以凯恩斯早期应该是师从马歇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