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16918 7
2006-05-26

在看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时,老觉得论述的S=I,s=i让人费解——不知道各位前辈/朋友初学时有没有这种感觉,顺便把自己的理解写出来,希望大家讨论一下。

在国民收入的核算中S=I这么理解:

在两部门经济中,收入=支出为Y;定义储蓄为S是收入中用于消费的剩余部分,也就是S=Y-C;而定义投资为支出中用于消费之外的部分也就是I=Y-C,从而有S=I。

S=I是个恒等式,因为定义收入恒等于支出;着就好比会计记账的贷方与借方一样,永远恒等。

在经济均衡产出时的s=i这么理解:

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产出是指总产出恰好等于总需求的产出,而产出本身是可以任意的(比如说大于或者小于总需求),只有产出正好等于总需求时,企业所有产出全部销售从而没有非计划的存货投资。

社会总需求=社会总支出E=c+i;社会总收入=c+s。c+i>c+s,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产出,社会有非计划的负投资;反之小于,有非计划的正投资;只有c+i=c+s即i=s时,达到均衡产出。

希望大家谈谈你的理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9-2 22:23:00
不愧是博士生,理解够深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9-3 15:30:00

初学的我也在疑惑中,我学的是曼昆的宏观

收入=产出=Y 由生产函数给定(只取决于劳动力与资本等),Y=C+I+G,I=Y-C-G=S,由于Y给定,C是Y-T(收入减税的函数),T,G也给定,因此S是给定的。

然后教材又说合意的I是利率(r)的函数,通过均衡条件给定的S=I得出,均衡利率r。这个均衡条件的I与恒等式里面的I是什么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9-3 19:34:00

经济中每一期生产出来的东西,除掉在这一期用掉的,其余的就用于下一期的生产中,这一期生产出来的东西就是Y,用掉的就是一般说的C啊,或C+G啊等,其余的就是S,或称为I。S与I本身就应该是同一个东东,这个与平时人们所说的储蓄与投资不同,平时人们认为存起来不用的叫储蓄,拿出去赚钱的叫投资,经济学中认为人们把钱存在银行里,银行再把钱贷出去去投资,所以在经济学中,储蓄与投资不过是同一个硬币的两面而已。

S=I(r),这个I(r)与S=I的I是一个东东。人们总是希望自己的总效用变的最大,人们愿意存钱是因为人们认为将自己的一部分钱到将来再用,会让自己这一期的效用与将来的效用之和变大。所以当r提高时人们更愿意去存钱来提高自己的总效用。S=I但S或I本身的值不是固定的,是会随r而变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9-3 20:36:00

楼上的朋友说 :“S=I但S或I本身的值不是固定的,是会随r而变的”

那根据核算公式,产出Y出现增长之后,I=Y-G-C,I也会出现增长,(当然不是等比例的,因为消费也是Y的函数),那I的增长就不是随利率变化,而是通过产出而变化了......?那怎么说明是随利率变化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9-4 21:28:00

注:“S=I但S或I本身的值不是固定的,是会随r而变的。”是指r是影响S或I的一个因素但并不是唯一因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