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10-10-3 10:54:41
市场经济和市场调控是不同的,所以泡沫的戳破要有人去做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 10:55:43
我也希望房价能下来,也希望房地产市场能回归理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 10:59:21
谢国忠是标准的唱衰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 11:09:48
在调侃大家吗?房价掉一半以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 11:09:54
那得看地方政府愿不愿意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 11:10:47
同意楼上的观点。Real estate占GDP增长中3-4%,可见重要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 11:15:15
等房价降一半的时候,不知道是穷人买的房多,还是富人买的房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 11:15:46
每次他说破裂的时候,都是涨价的时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 11:16:00
路过看看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 11:21:14
其实,跌不跌,谁说了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 11:21:45
经济有其规律和周期。
没有只涨不跌的商品就如同没有只涨不跌的股票。
最早的海南房地产泡沫、然后北海房地产泡沫、然后97香港房地产崩盘、继而云南普洱茶神话破灭、最近的A股6000点洗盘,泡沫从来离中国人并不遥远,那些有关泡沫破灭的言论在当时都是天方夜谭。但是规律就是规律,在社会科学领域,这些不断重演的历史,原因是因为人性从来都不会改变。

和谐社会里衡量房价的货币数值单位下跌可能性在当前确实不大。
但是通过货币贬值缓慢注水对冲稀释房价,无论是可能性还是可操作性都相当可行。
A股6000点距今不远,当前楼市在二三线城市看起来也还存在最后一波,但是在顶部不可能长期持久。
以后的情况有两种:
如果大环境不好,ZF找富裕阶级埋单,国内的富人觉得环境不安全,如97香港回归一样,抛售资产出国移民成为热潮,那么大陆的房产市场结果会如当年香港和北海(北海是由于朱的打压泡沫的政策原因),突然死亡;
如果情况稍好,在可控范围内,那么大陆会通过提高收入政策性转移支付的方法缓慢贬值通货,通过这种货币贬值的方法,房价不变的情况下,货币贬值使房价贬值,就像作者所说,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每年8%的贬值是在可承受范围内的,这期间有能力的人会通过用脚投票的方式逐渐选择移民,但不会来的那么猛烈而是循序渐进,因而房地产不会以崩盘的形式收场,而是完成软着陆,这也是ZF努力奋斗的目标。

买房子自己住的人不用担心,房价和咱的关系的确不大,涨了不能卖,跌了一定是经济整体受损,房产应该是中国最安全的保值品,房产崩则物价体系乱,但是给疯狂的房地产一个合理体面地谢幕是一个趋势,也是ZF的首要课题。所以真正审判来临时,投机者和炒房者们会比较难受的。(其实归根结底,房价的暴涨的确既不怪炒房者也不怨开发商,这一切的根源都是ZF,可最后的买单者却是百姓。)

话说回来,一个城市的物价水平高了确实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事情。宜昌的房价和物价水平这么高,很多人窃喜认为这是迈入大城市发展道路的象征,但是脱节的收入水平和背离的消费水准,这其实就是局部地区的结构流动性过剩。两极分化的收入阶层,高收入者的高消费水准带动大宗商品诸如房价的提前快速上涨,大宗注入通货的高档商品蓄水池一旦外溢,带动的生活成本提高日常消费指数上涨会非常明显。同时收入分配另一极的低收入者为了弥补大宗商品的高价以及高额的生活成本也会提高自身从事的行业价格,每一步骤都是看似微小,但是形成的合力就是这个通货膨胀。通胀存在于任何经济体,但是宜昌的通胀水平显然高于湖北和全国的水平。

这种趋势一点也不好,就像海南的三亚,房价看齐大城市收入停滞不前,为生活成本被太高而沾沾自喜,这实在没什么可骄傲的。一个经济体这样,其实只是在玩一种货币的数字游戏罢了。现在回头看,你会发现中国从来都不是一个市场经济的国家,2006到2007,主要一线城市的房地产都有大幅下降,当时中国体制内工资普涨,经济所谓“过热”对房地产原本打压之态度的ZF,在随后的美国次贷冲击下又和地产商们站在同一阵营里。本已下跌的房价迅速反弹,接着股市楼市都疯狂创新高。这是违反经济规律的,就像对一个病人注入兴奋剂,短期内成效显著,但是长期副作用极大。

如何收场,的确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希望能够成功软着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 11:25:37
对,主要看政府的态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 11:29:59
他的结论的局限性在于:传统的经济理论不适用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 11:38:48
丁小鸣 发表于 2010-10-3 11:21
经济有其规律和周期。
没有只涨不跌的商品就如同没有只涨不跌的股票。
最早的海南房地产泡沫、然后北海房地产泡沫、然后97香港房地产崩盘、继而云南普洱茶神话破灭、最近的A股6000点洗盘,泡沫从来离中国人并不遥远,那些有关泡沫破灭的言论在当时都是天方夜谭。但是规律就是规律,在社会科学领域,这些不断重演的历史,原因是因为人性从来都不会改变。

和谐社会里衡量房价的货币数值单位下跌可能性在当前确实不大。
但是通过货币贬值缓慢注水对冲稀释房价,无论是可能性还是可操作性都相当可行。
A股6000点距今不远,当前楼市在二三线城市看起来也还存在最后一波,但是在顶部不可能长期持久。
以后的情况有两种:
如果大环境不好,ZF找富裕阶级埋单,国内的富人觉得环境不安全,如97香港回归一样,抛售资产出国移民成为热潮,那么大陆的房产市场结果会如当年香港和北海(北海是由于朱的打压泡沫的政策原因),突然死亡;
如果情况稍好,在可控范围内,那么大陆会通过提高收入政策性转移支付的方法缓慢贬值通货,就像作者所说,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每年8%的贬值是在可承受范围内的,这期间有能力的人会通过用脚投票的方式逐渐选择移民,但不会来的那么猛烈而是循序渐进,因而房地产不会以崩盘的形式收场,而是完成软着陆,这也是ZF努力奋斗的目标。

买房子自己住的人不用担心,房价和咱的关系的确不大,涨了不能卖,跌了一定是经济整体受损,房产应该是中国最安全的保值品,房产崩则物价体系乱,但是给疯狂的房地产一个合理体面地谢幕是一个趋势,也是ZF的首要课题。所以真正审判来临时,投机者和炒房者们会比较难受的。(其实归根结底,房价的暴涨的确既不怪炒房者也不怨开发商,这一切的根源都是ZF,可最后的买单者却是百姓。)

话说回来,一个城市的物价水平高了确实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事情。宜昌的房价和物价水平这么高,很多人窃喜认为这是迈入大城市发展道路的象征,但是脱节的收入水平和背离的消费水准,这其实就是局部地区的结构流动性过剩。两极分化的收入阶层,高收入者的高消费水准带动大宗商品诸如房价的提前快速上涨,大宗注入通货的高档商品蓄水池一旦外溢,带动的生活成本提高日常消费指数上涨会非常明显。同时收入分配另一极的低收入者为了弥补大宗商品的高价以及高额的生活成本也会提高自身从事的行业价格,每一步骤都是看似微小,但是形成的合力就是这个通货膨胀。通胀存在于任何经济体,但是宜昌的通胀水平显然高于湖北和全国的水平。

这种趋势一点也不好,就像海南的三亚,房价看齐大城市收入停滞不前,为生活成本被太高而沾沾自喜,这实在没什么可骄傲的。一个经济体这样,其实只是在玩一种货币的数字游戏罢了。现在回头看,你会发现中国从来都不是一个市场经济的国家,2006到2007,主要一线城市的房地产都有大幅下降,当时中国体制内工资普涨,经济所谓“过热”对房地产原本打压之态度的ZF,在随后的美国次贷冲击下又和地产商们站在同一阵营里。本已下跌的房价迅速反弹,接着股市楼市都疯狂创新高。这是违反经济规律的,就像对一个病人注入兴奋剂,短期内成效显著,但是长期副作用极大。

如何收场,的确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希望能够成功软着陆。
赞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 11:51:30
希望他是对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 11:55:45
降价确实有绝对和相对两种。绝对下降就是房子的绝对价格下降。相对下降就是房子的价格基本不动,但物价及工资上涨,期间房租也会上涨。个人觉得泡沫以房价相对下降的方式来结束的可能性会大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 11:56:48
我的看法是房价是不可能下降的。为什么?因为我们的房价从很大程度上不是被炒上去的,实际上是需求拉动的。这个需求不是现实有效需求,而是信贷基础上的需求,政府正是在扩大信贷上,激活了疲软的房地产需求。“安得广厦千万间”,这是一千多年前的人就有的想法,今天的人想有个房子、有个家不算什么稀奇,说的肯定些,这是合理的,只是怎样才能买得起房的问题。以住房按揭贷款为形式的信用扩张,是从国外学来的,但是很有效,信贷基础上的有效需求马上就激活了,虽然是寅吃卯粮的做法,但是中国的普通百姓在有一定经济条件的前提下还是愿意满足当前的住房需求,尤其是在婚姻倒逼现象普遍存在的背景下更是如此。次贷危机不太可能会在中国出现,因为中国的普通百姓很善良,不是被逼上梁山,一般不会做对不起政府的事情。百姓所抱怨的,不是房价增长,而是增长得太快,这个增速超出了持久预期收入的增速,这样现在还买不起房的人就永远无力买房,已经买过房的,收入中去掉首付加房贷,余力不足以买太多的房。炒房的是什么人呢,高收入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 11:59:39
赶紧降价吧,承受不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 12:00:54
楼市的投机者们就像冷水锅中的大闸蟹,正在挨煮。但是,趁着现在火小、水温低,聪明人还有时间逃出生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 12:02:48
跟某某像是在双簧,反正我等只有任人摆布的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 12:04:44
中国的房价是个悲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 12:07:10
一家之言,听听罢了,走着瞧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 12:09:06
至少 这也算是一个好的愿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 12:09:46
五年内房价会降下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 12:27:08
不可能!道理很简单.人们只要有点钱,就想买房.买房就能升值,而存入银行就贬值.傻瓜才不买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 12:28:10
跌吧跌吧,赶紧跌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 12:34:21
不太敢相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 12:36:20
希望是真的,但是事实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 12:38:13
下跌80%,几乎不可能的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 12:47:01
又在乱说话,千万别急降啊,不然的受苦的又是我们老百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