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1377 2
2010-10-14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试验。20个人围成一个圈,随机指定其中一人为龙头,由他想一句话,低声转述给左边一人,此人再向左传,以此类推,等这句话再传回龙头耳中时,与他原先说出的那句话早已大相径庭,不知所云了。

    闲话就是这样产生,并逐渐被加工、失真的,二手传播不可信的另一个原因还在于,我们无法确定当事人是怎样说的,这一点很重要,语气神态不同,意思也就大为不同。

    比方说有这样一句话:

    “我”没说她偷了我的钱。

(可是有人这么说)

    我 “没”说她偷了我的钱。

(我确实没有这么说)

    我没 “说”她偷了我的钱。

(可是我是这么暗示的)

    我没说 “她”偷了我的钱。

(可是有人偷了)

    我没说她 “偷了”我的钱。

(可是她对这钱做了某些事)

    我没说她偷了“我的”钱。(她偷了别人的钱)

    我没说她偷了我的“钱”。(她偷了别的东西)

    从头到尾一字不差的一句话,语气、神态、声调不同,就会有如此不同的含义。别人给你传来的一句话,你怎么能轻易下结论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0-14 17:11:54
所以对道听途说的至少要怀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16 17:56:24
闲话,闲传,闲心,闲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