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09-7-26 23:13:32
建国后应该是科技发展的快把,虽然都是copy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8 08:16:59
百家争鸣,百花齐开的春秋战国时代是个伟大的时代。
明清已降,话无可说,万马齐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8 11:16:39
可能我们看的古典太多了吧,都选了春秋战国,想回到那时看看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9 09:27:28
中国学术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应该是唐宋时期,而选项里没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9 13:09:17
北宋 北宋 北宋 北宋 北宋 北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9 13:31:20
春秋战国时代打下了中华文化根基,从此各朝各代或是用法家,或是用道家,或是儒家。之后传进中国的佛教也发展成为中国特有的禅宗,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也证明了中国文化的生命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9 14:24:53
你无法从后视镜里看到未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30 11:01:14
真正能和世界学术互相切磋、沟通的时期,笔者觉得还是在晚期以降到建国之初。此段时间学术巨匠、大家辈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30 20:31:04
学术?中国有什么学术思想,大部分都是皇权思想,即使有自己的想法,也或者被扼杀了,或者隐晦其词,比如红楼梦,西游记,什么唐宋诗词歌赋呀,有歌颂盛世的,有伤怀的,大多也都是隐晦的很,我觉得古代人只所以用文言,用风雅颂,赋比兴呀,可能主要是想把思想说隐晦点,否则的话就很容易被杀头,历代的文字狱不就如此吗?中国人只要一写东西就跑到春秋战国去了,什么孔子,孟子,老子,追根溯源,其他社会有什么思想,没什么思想,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制造的大部分是垃圾,人们没有自己的思想,现在虽然放开了,我觉得也是不充分的,大学里剽窃,抄袭现象非常普遍,中国共产党大部分情况下也只是想听一家之言,比如现在的“五四精神”,本来是德先生,赛先生,民主和科学,现在只提爱国主义,民主科学都不提了,学生好好待学校,别瞎折腾,不听话,收拾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31 10:30:17
3# xianghua005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5 18:46:28
所见略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6 12:24:29
中国春秋战国时代与西方文艺复兴可有一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6 16:25:29
晚生个人认为是春秋战国时期,因为那时中国并未统一,天下年年战乱.但正是由于战乱,锻造了一大批优秀的军事家,政治家,这些人才不仅大大的帮助了他们的国家飞速的发展壮大,也在不知不觉中推动了当时的人文,学术高速发展.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from^^uid=981336
我有个疑问想问楼主,五胡乱华十九国时期也是乱世,为什么那个历史时期学术发展的速度很慢,能解答小生这个问题吗?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from^^uid=981336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6 16:56:38
我有个疑问想问楼主,五胡乱华十九国时期也是乱世,为什么那个历史时期学术发展的速度很慢,能解答小生这个问题吗?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from^^uid=981336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from^^uid=102605
就当时的情况,我说的是当时的情况,一个是内战,一个是外战。前者各国都重视人才,后者只知道杀戮。前者的统治者文明程度高,后者的统治者就是一群蛮人。前者战乱时间长,后者战乱时间短。前者的生产关系已不是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处于制度的变化期,后者的生产力没有达到,需要改变制度的时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7 10:01:32
请大家注意看看历史,明朝真是一个百花齐放的时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7 13:24:26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际上已经限制了中国的学术发展,各种思想只是在儒家(儒家思想最可恶的是主张师承)的那个小圈子里打转转,直到鸦片战争敲开中国大门,中国的学术发展才真正驶入了快车道。西汉武帝--------晚清末年这段时期中国的学术是被禁锢儒家所划定的圈子里的,所谓的发展只不过是死水潭里的的几圈涟漪。
44# manshiron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7 14:55:47
乱世出英雄,这句话就能说明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7 19:45:54
建议把晚清到抗日战争之前独立的提出来。
这个时期乃是学术发展的一个高潮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9 09:44:44
其实宋朝的时候发展也很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1 07:43:00
最近一直在学习春秋战国的历史,这是一部思想的碰撞史,是一个经济,文化,思想大发展的时期,春秋战国没有意识形态的限制,所有的思想,所有的观点在这个时期都能得到表达,得到发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5 22:14:03
战争年代都很快,和平年代学术都不自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 16:43:25
乱世出英雄,也出学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5 09:11:59
就是需要有很多的思想流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6 03:50:21
中华传统文化个头,在汉朝之前,中国处于家天下阶段,而中国的实际领导者不过姜姬二姓,而春秋战国这段过渡期。相对形成的权力真空,使得不同的国家的地域文化,传统文化和周王室所谓的礼乐文化相融合。吾以老子为中华文化继姬旦之后的第一位相对的独立的思想家,而周王室的地位摇摇欲坠,各种阶层开始自谋其身,隐世者若荀子,以工而为世者墨子,对权力有欲望却对现实绝望的老子,齐国治国的贤相的管子,出世者若孔孟孙吴之徒,已经以利益为导向而失去了一些。只知道周朝立国的信义,但是却忘了周朝亦亡于信义。而最令人眼前一亮的姬非,似乎短命,但是集各家之所长,论及治国论,首推姬非,但是忘了先祖关于信义的教诲,所以不算太厉害。姬王室能够苟延,以其为天子,而德行高也,也得到了秦朝和汉朝的尊重,子孙百世不衰,虽然没落也只是最近几十年的事情安知不能再起。题外话。而自姬非之后中国的思想者,除了玄学的邓玄之外就再没有什么出彩的了。不外是拾人牙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6 12:59:47
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奠定了封建王朝2000年的思想基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7 16:07:04
时代的选择,天命不可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7 16:40:07
中国抗日时期后到新中国成立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7 20:13:06
为什么没有唐朝这个选项?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之一,思想自由,经济繁荣,如此来说,文化亦是异常繁荣活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7 20:17:54
39楼的说得太过了!你把中国古典文化的美全都否定了,这样做是很没有内涵的。知道吗,自出生那一刻起,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深入了我们所有中国人的骨髓,不论你如何外化,都改变不了,那是文化给予人一生的烙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8 16:04:54
中国的思想可谓早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