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站务区 十一区 站务与外事
2010-10-31 18:56:04
1,联合其它经济学论坛。
2,言论要适当宽松一点。
3,对于管理员的自身素质要求要严格,要德才兼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1 18:59:11
可以做互动来吸引更多的人群,其实这里还有很多对经济还是刚刚起步阶段的人,更有些是不怎么懂的,可以通过什么方式对这些人辅导和学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1 19:03:30
多表扬 多鼓励 简化长传资料的程序 精华帖多提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1 19:07:01
感觉要多鼓励原创,请一些很热情很有学术水平的坛友做版主,一可以不断更新新的学术信息,二营造很好的学术氛围。这些要从论坛制度上保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1 19:16:12

论坛为您而精彩,
论坛因您而精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1 19:19:27
我觉得论坛增加人气高的学术板块,是大家共同期待的。我觉得可以分阶段来完成。如果只是要求短期增加人气,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但是可能会面临着内容乏味,很难增加大家的兴趣。论坛活动的大多数人都是想获取有用的资料或信息的。所以,我建议大体分两步走:一,建精华团队,求精华。二,增加人气。第二步是容易的。主要是第一步比较艰难,是需要规划设计的。1.发起者可以招募有水平比较高的有共同努力方向的人,组建团队。2.就比较感兴趣的问题,可以发帖出来,创办板块的精髓,这是非常重要的。是扩建团队的“资本”。最好是某个具体问题的思考或者经验或者教训。3.团队是重要的,一个板块不能靠一个人去撑着。对于上传的资料或者好贴需要分类整理。4.把好的帖子标出来,最好能有类似于检索的功能,让有相关问题的人能较快的找到所需要的。好贴好资源一定要集中可供查询。有个比较成功的学习型论坛---中文matlab论坛。比如,我想找系统仿真。它就能提供文字性的帖子和视频资源。点击视频下载,就会出现很多相关的视频资料了,一目了然。好的板块是需要很艰辛的付出的,祝愿人大经济论坛与办越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1 19:21:16
1.我建议建立一个讨论区,专门对一些经济热点进行讨论。因为我水平不高,发表不了高水平的、高学术的帖子,也看不懂学术性的东西(像我这样的人我估计还是有的),所以每次上论坛就是看看有没有新的资源,没有的话,没事干就下线。但是建立个讨论区我们可以了解一些经济时事,也可以发表讨论,增加我们上论坛积极性。
2.还可以设立一个每周鲜花版,把一些高学术的帖子放在上面,使那些发帖人有很强的荣誉感,增强他们的积极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1 19:23:42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启发大家思考,据我观察真实世界的经济学是论坛里一直比较火的板块,但是没有把这个版块的作用发挥出来,往往是大家一窝蜂的去赞美或者批评某个热点事件,很少人会静下心来思考时间中蕴含的经济学道理。而真正的经济学不仅在模型和数据之中,更在生活中,真正的大师也是能够慧眼看世界的人。
建议版主和中坚力量们经常发一些悬赏贴,大家用经济学方法、理论或者仅仅是思维方式来分析身边的事情。
我刚刚在区域经济学板块发了个帖子,说镇域经济的,但是其中蕴含着很多的经济学问题,甚至可以说随便拿出几点来都可以做几篇不错的论文。我就经常这样训练自己的经济学视角和思维方法。附链接,感兴趣的可以看看(http://www.pinggu.org/bbs/thread-949033-1-1.html)。我是很想发成悬赏贴,可惜怕财力不支,反而对不住大家。
总之,真正的经济学在生活之中,我们缺乏的是发现经济学乐趣的眼睛和思考问题需要的宁静的内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1 19:27:55
充分运用激励机制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1.对于及时解决别人的问题的,除了获得应有的奖赏,可以再根据贡献大小适当、适度奖励,而回答次数多的可以弄个“论坛热心公民”。
2.对于发表、发布、共享非常有价值、稀缺的资料的,进行学术积分奖赏。
……
总之,各方面的奖励机制都要做起来,但不能分得太开,比如说阅读文章时可以花论坛币,或者增加阅读权限,但是不要再弄个什么学术或者威望达到多少才能看,因为我们的目的是共享。

还有就是增加对前沿事实什么的深度讨论,并对好的发帖和回帖奖励,鼓励大家、激励大家、带动大家参与,让大家从论坛获取变为由论坛学习,再到有所学、有所用,学以致用,活学活用。

又想到一点,补充一下:
其实我觉得,论坛可以找一些学术方面的牛人,作为特邀嘉宾,定期不定期的来个访谈,或者几个小时的在线活动什么的,可以叫“有问必答”,但是每期规定不同的专题~~~可以几周一期。

另外就是鼓励论坛币少的人多领每日红包,这样的好处在于大家会习惯性的上论坛看看。而第二个赚论坛币的方法,是去爱问专版(不要直接进悬赏专区),让新人赚币,鼓励新人赚论坛币。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发现在我帮别人找资料的同时,能发现很多个好的网站,对自己也很好,很有收获!!

最后这一点,我不知道说的对不对,就是我发现,当一个人的“热心指数、学术指数、信用指数”从零变为有时,他的积极性会提高很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1 19:29:01
第一,论坛的资料虽然多,但比较杂和无序,能否做一个目录,比如电子书,就做一个书名链接的目录,方便大家一目了然。
第二,论坛的视频类资源较少,比如说国外名牌大学的公开课视频,论坛就可以做一个专题,供大家下载讨论。
第三,论坛可以考虑与其他网站建立合作关系,比如人人网。
先提这三点吧,从08年注册到现在,论坛还是给了我很多帮助的,希望论坛越来越好,早日登上创业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1 19:30:15
1.加大线下活动,不一定非要论坛组织,鼓励坛内朋友组织,稳定现有朋友并可以扩大影响
2.线上交流的平台予以引导,论坛可以没有工具,比如用免费网络电话的视频活动等,加强交流。
3.论坛邀请一些高端人才在论坛活动,讲座,访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1 19:44:03
论坛要有全球视角 不能只局限国内一角  多吸引些国外朋友  可以开创点全英文版  支持论坛做大做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1 19:45:35
我的一点小建议:
1、对于刚上传的最新资料,要给发帖之人高度的奖励,同时,鼓励其立马降价,提高资料的分享性。有很多时候,人大这边的确是第一手得到资料的,但是定价太高,比如一本最新统计年鉴一般要定价2000以上,但是版主奖励以后也不见降价,因而很多人会到其他论坛上搜索相同的资源,久而久之,难免流失会员。
2、对学术讨论帖加大幅度奖励,鼓励发帖和回帖。鼓励一些有价值的帖子,同时,相应版块版主也应该积极参与讨论和奖励,而不只是保持沉默,版主要活跃讨论气氛。
3、定期举办一些学术讨论的活动,给予发帖和回帖一定奖励。
4、提高论坛新帖更新速度,有一些新帖子第一时间发出来后,在论坛却看不见也搜索不出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1 19:50:47
最好有回复提醒功能,这样大家交流起来比较方便,不然自己的帖子别人回复了也不知道,个人愚见,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1 19:56:05
个人认为这论坛里面有水平高的学者,也有水平一般的学生,也有参加工作的金融人士,最重要的是让大家在这个论坛里面能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可能作为学生他会多需要一些好的建议好的教程,作为学者需要同水平或更高水平的交流,作为金融人士可能需要再特定的交流的资料。我建议可以从用户的角色来作为出发点 来规整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1 20:00:18
细分人群,细分讨论专题。其实主要还是讨论的内容,注意整合到一起,不然大家从一页翻到一页,有精品也有糟粕,时间就浪费了。这就需要斑竹努力了,挑些精华。论坛可以一周就做一个精品,其余的就让大家泛泛的讨论就行,好的话题相信一周都讨论不完。斑竹也可以从那些泛泛的讨论话题中寻找精品,总之是打造精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1 20:06:31
希望论坛能够定期搞一些专题性讨论,比如理论问题和热点问题什么的,活跃气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1 20:09:15
第一点  就是 好资源  太贵 ,导致 一般人 都无法 获取 ,  不应该    (论坛 自己想办法 奖励 就是的
第二点  的确 ,我来这 一班 也就下点东西   根本 没有 粘性可谈  , 资源 吧  而已  没有交流
     感觉  看过之后 不交流    就和 现在国内的 教育一样  ,  国外 是看过 后  课堂 就要交流 的
第三点  发帖  不规范 ,重复贴 , 资源 很烂帖    (大家可以做的 ,给一小小奖励 ,不给 我也愿意做  
第四点  学术性  不敢乱讲  等待 大牛 建议  
   衷心希望人大论坛  做出  学术  论坛的  范 来 ,不做泛泛之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1 20:13:48
二日最佳人气栏目不仅是论坛的门面,也是大家一般经常关顾的地方,要保证其质量。应该限制投稿相关的话题数量,或者要保证至少有几篇是学术范围内的讨论,具体数量你们协商。不知道技术上是不是很难执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1 20:15:07
希望论坛能够有些专门的导师来引导讨论,增强论坛的交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1 20:17:42
我在想;在论坛的发展过程中,是否可以为其他非经济学科的同学提供一个平台,毕竟现在的学科多为交叉性的,通过这样的方式。我想我们不仅可以增加本学科的知识,同时我们也能纵深了解相关的科学。另外,论坛可否就经济学科进一步细化。能否通过这个平台,进行前沿学术的同步发展,缩小由于区域等原因而带来的许多不一致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1 20:17:56
鬼才 发表于 2010-10-31 19:21
1.我建议建立一个讨论区,专门对一些经济热点进行讨论。因为我水平不高,发表不了高水平的、高学术的帖子,也看不懂学术性的东西(像我这样的人我估计还是有的),所以每次上论坛就是看看有没有新的资源,没有的话,没事干就下线。但是建立个讨论区我们可以了解一些经济时事,也可以发表讨论,增加我们上论坛积极性。
2.还可以设立一个每周鲜花版,把一些高学术的帖子放在上面,使那些发帖人有很强的荣誉感,增强他们的积极性
我也很赞同,谈论时事,以我们的角度   当然 事实  基本 不是与 八卦 相关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1 20:24:10
提升论坛的学术氛围和水平,应该从一下进行规范和建设
一、放宽论坛等级制度。因为刚入门的新手在操作和专业知识方面存在极大的欠缺,而对于一些级别高的,由于论坛币的限制及思想上的高高在上,对新手不屑,导致积极性和自信心的下降,从而导致论坛的低效。
二、对于上传和下载的文献。如基本理论文献之类可以采取免费的方式,这样给更多的人提供便利。但对于一些具有稀缺性的物品可以通过定价,进行出售,使定价在一定时段或一定范围内可以实现大众化,实行二部定价法。
三、在论坛中隐藏着众多大家,各专业的知名人士,可以定期在论坛举办讲座或BBS讨论,这样就可以增进学术氛围
四、对于各地区的学校或同一学校的学生可以实行资源共享或优惠方式,这样会促进地区的优化配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1 20:31:25
个人认为,论坛虽然名为“人大”经济论坛,但事实上已经变成了国内众高校知名度很高的、经济学子们非常乐意去的公共交流平台了。所以,我觉得,更应该跳出“人大”这个框框,设立一些板块比如“华北区”、“华中区”、“华南区”“华东区”等等,将这些区域的高校进行规划,更加方便信息交流、资料共享和彼此的联系。此外,还可以举办一些有奖励竞赛,更广泛拓宽论坛的覆盖和知名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1 20:39:43
看了大家的建议。都很不错。就着A4的帖子说几点:


1.在“最新帖子”和“二日人气”之间是否可以增加“最新回复”一栏,体现最新帖子动态。


2.勋章激励
       论坛的勋章相对较少,而且达到的要求比较高,一般会员很难得到,绝大部分都是由版主把持着。体现不了激励网友的精神。建议:增加一些激励性的勋章,如新人奖、精彩回复奖等等;或者降低部分勋章的申请条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1 20:46:22
论坛反应有点慢,简易回复不易操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1 20:46:51
定期的发起有针对性的问题,这样集中的讨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1 20:53:09
建立更加有效的沟通渠道  在现实中也可以达到有效沟通  
建立互相学习和进步的运作机制   

各个专业和各个行业的紧密联系  以提供更加广阔的互助平台

资源专利的有效保护  促进资源价值的深层次挖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1 20:53:42
论坛币的设置很好,但是我曾经在读书评书区发贴,内容是部分杂志的附送书籍,居然审核了两个月之久,希望在这方面提高效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1 21:11:19
我个人认为:1、集中主题,进行主专题式讨论,不要泛泛而谈;2、版主或主持人随时控制讨论的方向与重点;
            3、发展小团队式的组织结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