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从经济上讲,居民住房难道不是一种资本么,它是对劳动力商品的一种投入
在高鸿业的宏观教材上,将居民购买住宅算为投资,好象其理由是:住宅是耐用品,是一年年的消耗掉,就象机器设备一样。很多读者并不认同这种解释,我们可以反驳其说,电视机,冰箱和小汽车不也是耐用品吗,那购买这些物品的行为为什么就不是投资了。
我有一种解释,不知对不对,请大家讨论。
企业要生产商品,需要厂房,设备和职工宿舍楼等。企业的职工宿舍楼算做投资可能大家没有异议,但企业也可能不建宿舍楼,如果大部分职工是本地人,他们可以回自己家里住,部分职工不是本地人,他们可以租房子住。如果外面租房的房源不足,租金就会抬高,这样可能居民就会挤出一些房间用来出租,也可能去买商品房出租或者自建房屋出租。所以居民的自有住宅和职工的宿舍房在一定的程度上是一种互补关系,居民自有住宅多了,企业盖的宿舍楼就可减少,企业盖的宿舍楼多了,居民的住宅就可少盖些了。在国外人口流动很自由,住房租赁市场很活跃,这种自有房和宿舍楼互补关系很明显,既然住房是生产必需的物品,所以自购的商品房也算投资了。
根据上面所说的,居民购买住宅应该更多的用于提升物质商品的价值,才属于投资。家电用于提升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才属于消费。什么算是提升物质商品的价值,什么是提升劳动力商品的价值,还不好区分呢!
楼上搞错了。我所说的投资概念有两种。一种概念是传统经济学默认的说法,其等于储蓄,是与消费对立的。而为了提升将来的价值才算是投资,这种说法比较新,比如买房子、读大学等等,都可以算投资。再进一步的话,连生儿育女都可以算投资——有一种说法叫做“养儿防老”。
将住房看作投资,我感觉是计量GDP中的一种需要,没有什么经济理论支持。
因为,我觉得比如电脑和房子,第5楼怎么就知道房子增进了人力资本,而电脑没有呢。
另外,养小孩,教育确实是人力资本投资,这在萨缪尔森的经济学里有说。
不过我不理解他经济学里的GDP数据。支出法里,消费里面住房是9000亿,投资率住房是4000亿,而收入法里,租金(因为住自己的房子,也要算给自己租金)为100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