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 hj58
问题在于:亚当斯密是在建立经济学理论,他不应该以这种“懵懂”的“感觉”为依据。
这是我说他不及格的原因。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
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950769&page=6&from^^uid=1123236
斯密并非仅仅以这种懵懂的感觉为“依据”,只是以此为“起点”罢了;另外还有一个“起点”——“水和钻石”也很平常。……不象有些大师一上来就是高深莫测的哲学逻辑一大套。
其实斯密学说真正的敌人并不是供需论、效用论、货币论……等等;因为所有这些观点都并不能脱离劳动论的基础,而独立存在。……例如在你的《资本异论》中,也仅仅是要说明劳动不是决定价值的“唯一”因素而已!
其实斯密学说真正的敌人是他自己从未搞明白:在从最低等级直到最高等级的一系列不同等级的劳动中,究竟哪一等级的劳动可以成为决定产品价格的——必要劳动?
正是因为存在这个致命的漏洞,所以斯密在面临工资和利润——这个现代社会最重要的问题时,陷入了困境。
也正是因为存在这个致命的漏洞,所以马克思才能够有机会建立一套新的剩余价值理论。
你所提出的重要观点:产品的市场价格并非由较高等级,而是由较低等级的劳动来决定!——在你说来可能只是一种批判的策略,可在我看来则是钻石在闪光。……相形之下,在《资本异论》中闪闪发光的其它观点,就未必都是钻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