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LZ。

理由1:如LZ的很多看法——我理解小周和小马之间的争端其实是“50步和100步”的关系,与所谓客户价值无本质关系。。。
理由2:大多数网友其实并不懂得所谓IT产业的内幕,尤其是安全类软件的黑幕。。。
理由3;更多网友更不懂得当年周鸿一([lol])和传统平面媒体的诸多编辑记者们复杂、纠葛、紧密缠绕的“说不得”的关系;自然更不明白网易这种水很深但影响力很巨大的网络媒体对这类事件的深刻影响了。。。
理由4:我们中国人普遍对FREE的东西总是更有“心理倾向”和情感倾向的,深层次不解释。。。
理由5:好在之前就卸载了360,并且很久不用QQ了;因此,自以为也算是有机会旁观,看法算是“比较公允”——个人觉得,中国真是到了“媒治”的时代了,即使QQ的行为真地可恶,大概也不至于那么多人如丧考妣、毫无底线地痛骂小马和他家企鹅,何况此次小周和小马的“私人矛盾”都惊动了工信部和公/安/部来“调解矛盾”;实在太夸张了哈。。。
 
P。S。 补充个经验或见闻:多年前,初混IT圈时,有段时间就是依靠给安全软件和杀毒软件们做“帮闲文人”,爬格子,过日子,买房子的,一个重要的经验是:网络安全,桌面安全,稳定的、持久的IT客户价值,不可能“长期、免费”提供!!!几乎所有的眼前的“免费”都是有商业预谋,或不长久的;IT不相信“理想主义”,商业也不相信“某个业界事件爆发的短期内的激动、疯狂、唾沫和眼泪”!普通人纠缠到其中,除了沾染一堆不太环保的义/和/团/思想和流氓无/产/者/心态以外,其实几乎没有好处——看看当年公/安/部金辰公司的KILL杀毒软件,美国CA公司的茉莉花,金山,江民KV,瑞星,以及舶来的卡巴,诺顿,等等,都是怎样的生存经历!当然,有些好容易活到了现在,也是“大费周章”的,比如,2000年前后,国内第二次信息化建设浪潮(也就是**信息化、教育信息化、金融电子化那个阶段)时,随着第一波“电脑家庭化”,“制造电脑病毒 ”的、“消杀电脑病毒”的都开始有了“铁饭碗”;因为“制造”和“消杀”往往是这些专业人士的工作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可能因为了解这些其实没什么含量的所谓“内/幕/”,对所有所谓“安全软件”的厂商们都没有什么好感,至少要保持一份相对公允、冷静、理性的警惕心吧;如同在诉讼中对自己聘请的律师的那种理性和警惕心理——因为,太多的现实经验告诉我们:只要利益足够大,您自己聘请的律师(比如认可或信任的安全软件)到底站在谁那边,其实也不一定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