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农林经济学
4905 2
2010-11-06
摘要:合理配置农村金融资源,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对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定西市为例,从农村金融资源的投入、产出两个方面设计指标,建立金融资源投入、户出模型及配置效率模型,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甘肃省各地市州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进行测算比较,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一、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分析

  (一)模型的建立。依据指标体系法来建立资源配置效率计算的模型,以农业贷款、金融机构密度、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密度作为投入指标,恩格尔系数、人均农业GDP、人均纯收入等作为产出指标,建立模型进行投入产出比较,分析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

  金融资源投入模型:

  其中TI为i地区农村金融资源投入综合指标;

  Tij表示为i地区农村金融资源的第j种投入指标;δj表示第j种投入指标对综合投入效果影响的重要程度,即权重;m表示投入指标的个数总和。

  产出模型为:

  其中CI为i地区产出综合指标;Cij表示为i地区的第j种产出指标;λj表示第j种产出指标对产出综合效果影响的重要程度,也即权重;n表示产出指标的个数总和。

  分别计算出投入综合指标和产出综合指标后,进而得出各地区的农村金融资源投入产出比,即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模型:

  根据Ei值的大小可以比较得出本地区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情况,EI值越大,表明资源的配置效果越好。

  (二)样本选择及指标确定。选取甘肃省14个地市、州作为研究样本,根据指标评价体系对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进行评价。考虑到人口基数的差异,选取人均投入、产出指标进行分析,农业信贷=农村贷款余额/每万农村人口,机构密度=农村金融机构数/每万农村人口,从业人员密度=农村金融机构从业人员/每万农业人口。由于恩格尔系数与产出指标显著负相关,所以选取恩格尔系数为分析数据。

  (三)数据标准化处理及主成分分析检验。首先需要把原始数据转化为标准Z分布,变换公式为:

    Xj’=


  其中:Xij表示标准化数据,表示变量j的均值,Sj耳表示变量j的标准差,

  即:

  经过标准化变换后的数据矩阵式的每列数据的平均值为0,方差为1。使用标准化变换处理后,消除了数据计量单位不同的影响,而且主成份处理结果不受影响。

  对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作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KMO检验用于检验变量间的偏相关系数是否过小,一般情况下,当KMO小于0.5时不适宜做因子分析,本例中KMO检验结果为0.685,可以做主成分分析。Bartlett球形检验用于检验相关系数矩阵是否是单位阵,如果结论是不拒绝该假设,表示各个变量都是各自独立的,本例中Bartlett球形检验的Sig.取值0.000,表示拒绝该假设。

  (四)确定投入产出指标的权重。用SPSS
Statistics 17.0对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建立变量的相关系数阵,求其特征值值及相应的单位特征向量。结果显示,第一主成份的方差贡献率已达97.33%,选用第一主成分作进一步分析,可以得出投入指标的第一主成分的表达式如下:F1=0.976*T1+0.988*T2+0.995*T3进一步计算得到投入指标T1、T2、T3的权重δ分别为0.329、0.334、0.337。同样方法可以计算产出指标C1、C2:、C3,的权重入分别为0.315、0.335、0.35。


  (五)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计算。根据金融资源投入模型、产出模型、配置效率模型,使用主成分分析得出的权重来计算各指数时,为了全面使投入、产出指数更全面的反映我们选取的各原始指标的情况,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规格化处理。规格化变换又称为极差正规比变换。它是从数据矩阵中的每一个变量中找出其最大值和最小值,并用最大值减去最小值得出极差(Range)。然后以每一个原始数据减去该变量中的最小值,再除以极差,即得规格化数据。经过规格化变换后,将每列的最大数据变为1,最小数据变为0,其余数据取值在0到1之间。对处理后的数据使用投入模型、产出模型、配置效率模型计算,结果等到的效率指数E从高到低,亦即配置效率排名从第1到第14名分别是武威、临夏、白银、庆阳、张掖、平凉、陇南、金昌、酒泉、定西、天水、兰州、嘉峪关、甘南。

  二、结论

  服务三农的金融机构主体明显不足。经过分析,定西市的综合投入指数为0.0046,在甘肃省处于最低水平。主要是由于投入指标中每万名农村人口享有的金融机构数量和人均金融机构工作人员数两项指标在全省都最低。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信贷力度不够。以上分析表明,定西市的农户平均信贷水平明显低于其他地区。这与农村金融资源价格整体偏高影响农民的信贷需求有关。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模型计算结果显示,定西市农村金融资源不仅投入绝对水平低,而且配置效率指数值也低于省内其他绝大部分地市、州,反映当前农村金融基础设施、金融体制以及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三、政策建议

  完善农村金融主体功能,开发县域金融机构合作支农的新模式。完善农村金融体制,优化金融资源配置。致力于消除“所有制歧视”,推进农村金融机构多元化格局的形成与发展,促进金融机构积极开展合理、有序的充分竞争。创新担保方式,完善农村风险分散补偿机制。农村金融需求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特质,相应的贷款担保应实行分类管理、突出实效,巩固和完善“多户联保”的担保方式,创新农地担保制度,解决农村中小企业贷款抵押难问题。完善农村信贷风险补偿机制,强化对农村金融机构及担保机构在支农中的风险弥补,通过货款贴息、信贷损失弥补、税费减免等手段,增强农村担保创新动力,加快建立健全农业再保险体系,形成农业巨灾风险分担机制。

  参考文献:

  [1]吴晓松,《以“金融功能观”构建农村金融体系》,《金融经济》,2007年第24期

  [2]余跃泉,《优化欠发达地区县域金融资源配置的思路》,《中国金融》,2007年第4期

  [3]唐青生、周明怡,《西部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实证分析—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4]周夏沛,《金融资源供给主导下的农村金融体系选择》,《西部金融》,2009年第12期

  [5]孙浩,《我国农业金融资源配置问题的分析及对策》,《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第3期。



作者:中国人民银行定西市中心支行 纪永瑞 张欢 来源:《西部金融》2010年第9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1-10 20:10:06
鼓励发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9 21:26:46
有点意思 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