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10809 101
2010-11-09
科技部回应“科研经费分配”质疑

  称北大清华海归学者质疑科研经费分配“与事实不符”

  郭少峰

  本报讯 (记者郭少峰)科技部发言人昨天回应说,今年9月美国《科学》杂志刊登的“中国的科研文化”一文,涉及我国基础研究科研经费分配问题,“我们认为与事实不相符合”。科技部发言人表示,我国基础科研项目在规划、立项、评审和验收等各个环节,按照国际通常办法,都建立了由各学科领域高层专家所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参与项目全过程的评审和监督管理。

  各环节符合国际通常方法

  科技部发言人解释说,我国基础研究科研项目经费在支持方向上分为两类,一类是以资助科学家自由探索为主的基础研究,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另一类是以国家重大需求为目标的基础研究项目,例如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等。

  该发言人表示,此类项目在规划、立项、评审和验收等各个环节,按照国际通常办法,都建立了由各学科领域高层专家所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参与项目全过程的评审和监督管理。

  发言人还表示,文章的两位作者施一公、饶毅,都被聘为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饶毅教授也是国家863计划项目课题负责人,他们都承担了我国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领域的科研项目,国家对他们在科研经费和条件保障上给予了大力支持。

  向科技部反映问题渠道畅通

  科技部发言人介绍说,科技部作为国家科学技术的行政管理部门,与各科研机构、学术机构、院校、企业、各学术领域科学家、科研人员等联系和反映问题的渠道是畅通的。

  科技部发言人表示,热忱欢迎所有关心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人们,就所关心的问题向科技部了解情况、交换意见、提出建议。“我们重申对任何违反科学道德、科研诚信、违规违纪的不端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有举必查,查实必究,绝不姑息”。

  ■ 背景

  学者称拿项目要凭“关系”

  9月3日,北大海归教授饶毅和清华大学海归教授施一公联合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讨论中国科研基金分配体制及科研文化问题。

  文章认为,“在中国,为了获得重大项目,一个公开的秘密是:做好的研究不如与官员和他们赏识的专家拉关系重要。”饶毅和施一公在文章中表示,尽管近年来中国研究经费持续以20%的比例增长,但这种增长没有对中国的科学和研究起到应有的强大的促进作用,现行的科研基金分配体制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中国创新能力的发展。

  饶毅是北大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归国前是美国西北大学讲习教授,施一公是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归国前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讲习教授。来源:新京报


教授曝光科研经费分配怪现状:搞科研就是捞钱:http://news.sohu.com/20101009/n275486405.shtml

科技界众多潜规则曝光:科研经费分配存四大怪状:http://news.sohu.com/20101008/n275460515_1.s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1-9 09:22:13
反驳个屁啊。从来不会正视自己的问题,别人一说就急,一赞就乐屁。什么**素质,唉,可能也是民族素质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9 09:23:04
哈哈。不反驳还好,一反驳估计就要闹笑话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9 09:27:51
我自嵬然不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9 09:32:33
你质疑有个球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9 09:36:33
5# zhangkai_bj
什么叫睁着眼说瞎话,多少单位和个人在“跑课题”,这是问题失实么,这个失实,还有事实么?多少违反科研道德的啊,简直就是汗牛充栋,看看“人大经济论坛”的“学术道德监督”栏目,怵目惊心!有举必查,谁去举啊?那就是无举就不查,就没有,就形势大好。
      自己不作为,不监督,不自省。靠谁啊?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