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004 0
2010-11-11
     
      一谈起教育,人往往都觉得此实在是应该供在烛台上的圣物。“百年大计,重在教育”,教育关乎民族兴亡也!因此,之前若看到关于弱势群体无力让子女接受同龄人教育的报道,便会自下感慨叹息一番。不过,若放松心情换个角度,大部分人认为的教育和一个风险性投资项目差不了几分,都是期望现在砸进去的本儿将来能翻出几个跟头来。这样一看,教育其实和“路桥建设”“强生控股”等等沪深上市公司,本质是一样的,或者是一样俗的,如果认为炒股是一件很俗的事情。当然,教育这个风险投资也有与众不同之处,除了收益期长之外,其次就是持有量收益很大部分受到别人持有量影响。具体言之,花500大洋持有50股和花1000大洋持100股的总收益很可能是一样的,如果别人的持有量都是你的两倍。这样子,如果将来“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博士满街跑”时,服务生也会个个身揣一张硕士学位服照片,张口来一段“核动力原理”在果汁吸管设计上的分析。这个和证券恰恰相反,因为如果别人持有的股份越多,往往会拉动股价上扬。

     教育这个股票的另外一大特色,就是市场限制严格,选择范围比较有限,你有买和不买的权利,但是很少有买哪个的自由,纵使面对的是一个“ST XX教育”或者“PT XX教育”。当然,要申购那些高收益的优质新股,不管是“饭锅教育”还是“米锅教育”,重金在握是很必要的,牛顿他老人家说过,打到新股的概率和资金拥有量是成正比的。有了资金保证,下面的操作也非常重要,毕竟好东西的竞争也会更激烈。不过,大部分中小散户能够申购到优质新股的难度是很大的,如此只能将资金暂时投入到ST或者PT上,等经历数载考验仍能屹立不倒后,再把鸡儿鸭儿兔儿都烤得香喷喷的,向那些蓝筹股公司证明其是优良资产而未沦为呆账坏账后,才能让后者敞开大门欢迎。这样一来,如果投资收益不佳,再加上市场也并非完全有效率,一些投资者放弃投资,也就不用过于痛惜了。

    侃完教育,再侃侃教师。现今学生对教师的不满情绪似有高涨走向,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不断下滑。学生说,为人师表,自当是人之楷模也,需要品德高洁,目中无金。对待学生要像春天般温暖,对待功名利禄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淡然。怎能如某些,教学敷衍,学术欺诈,论文剽窃,而视学生如廉价劳工也。老师言,学生者,自当专注学习,一心科研。怎能如此浮躁,学习只为求职也。愚看来,老师和学生间的关系,实在和中日关系有几丝相像。中国人说,当年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我河山,如今不但无痛改思过之心,反而频频挑衅,实在让人生气!日本人说,中国乃文明古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如今的中国人却毫无公民素质可言,不守交通规则,视红灯为无物,随地吐痰,从不排队,礼仪之心皆无也!上两对关系的共同处,大家都对方要求过高也。对中国而言,日本印象基本还停留在军国主义阶段,而对日本民众和过去的日本军国主义**,没有客观区别视之。对日本而言,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经历长时间的战争和社会动荡,如今又处于转型期,有那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怎能一蹴即成乎?





    说回来,师生之间也如此。教师者,传授知识即可,如果把太多的道德责任加在身上,反而不堪重负。当然这并非认同学术欺诈,而是不要将教师定位在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楷模上。学生们,来自社会的压力大,尤其是经济压力,为求得一份好工作而学习,人各有志可以理解,顺其自然即可也。




   
      顺便带一句,美国的教师,只教书不育人也。他们相信个人的人生哲学和宗教流派不一样,不能用自己的想法和道德观加于学生,那是学生的自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